| 序號 | 內容 | |
|---|---|---|
| 1 | 太上感應篇-第1集 | |
| 2 | 太上感應篇-第2集 | |
| 3 | 太上感應篇-第3集 | |
| 4 | 太上感應篇-第4集 | |
| 5 | 太上感應篇-第5集 | |
| 6 | 太上感應篇-第6集 | |
| 7 | 太上感應篇-第7集 | |
| 8 | 太上感應篇-第8集 | |
| 9 | 太上感應篇-第9集 | |
| 10 | 太上感應篇-第10集 | |
| 11 | 太上感應篇-第11集 | |
| 12 | 太上感應篇-第12集 | |
| 13 | 太上感應篇-第13集 | |
| 14 | 太上感應篇-第14集 | |
| 15 | 太上感應篇-第15集 | |
| 16 | 太上感應篇-第16集 | |
| 17 | 太上感應篇-第17集 | |
| 18 | 太上感應篇-第18集 | |
| 19 | 太上感應篇-第19集 | |
| 20 | 太上感應篇-第20集 | |
| 21 | 太上感應篇-第21集 | |
| 22 | 太上感應篇-第22集 | |
| 23 | 太上感應篇-第23集 | |
| 24 | 太上感應篇-第24集 | |
| 25 | 太上感應篇-第25集 | |
| 26 | 太上感應篇-第26集 | |
| 27 | 太上感應篇-第27集 | |
| 28 | 太上感應篇-第28集 | |
| 29 | 太上感應篇-第29集 | |
| 30 | 太上感應篇-第30集 | |
| 31 | 太上感應篇-第31集 | |
| 32 | 太上感應篇-第32集 | |
| 33 | 太上感應篇-第33集 | |
| 34 | 太上感應篇-第34集 | |
| 35 | 太上感應篇-第35集 | |
| 36 | 太上感應篇-第36集 | |
| 37 | 太上感應篇-第37集 | |
| 38 | 太上感應篇-第38集 | |
| 39 | 太上感應篇-第39集 | |
| 40 | 太上感應篇-第40集 | |
| 41 | 太上感應篇-第41集 | |
| 42 | 太上感應篇-第42集 | |
| 43 | 太上感應篇-第43集 | |
| 44 | 太上感應篇-第44集 | |
| 45 | 太上感應篇-第45集 | |
| 46 | 太上感應篇-第46集 | |
| 47 | 太上感應篇-第47集 | |
| 48 | 太上感應篇-第48集 | |
| 49 | 太上感應篇-第49集 | |
| 50 | 太上感應篇-第50集 | |
| 51 | 太上感應篇-第51集 | |
| 52 | 太上感應篇-第52集 | |
| 53 | 太上感應篇-第53集 | |
| 54 | 太上感應篇-第54集 | |
| 55 | 太上感應篇-第55集 | |
| 56 | 太上感應篇-第56集 | |
| 57 | 太上感應篇-第57集 | |
| 58 | 太上感應篇-第58集 | |
| 59 | 太上感應篇-第59集 | |
| 60 | 太上感應篇-第60集 | |
| 61 | 太上感應篇-第61集 | |
| 62 | 太上感應篇-第62集 | |
| 63 | 太上感應篇-第63集 | |
| 64 | 太上感應篇-第64集 | |
| 65 | 太上感應篇-第65集 | |
| 66 | 太上感應篇-第66集 | |
| 67 | 太上感應篇-第67集 | |
| 68 | 太上感應篇-第68集 | |
| 69 | 太上感應篇-第69集 | |
| 70 | 太上感應篇-第70集 | |
| 71 | 太上感應篇-第71集 | |
| 72 | 太上感應篇-第72集 | |
| 73 | 太上感應篇-第73集 | |
| 74 | 太上感應篇-第74集 | |
| 75 | 太上感應篇-第75集 | |
| 76 | 太上感應篇-第76集 | |
| 77 | 太上感應篇-第77集 | |
| 78 | 太上感應篇-第78集 | |
| 79 | 太上感應篇-第79集 | |
| 80 | 太上感應篇-第80集 | |
| 81 | 太上感應篇-第81集 | |
| 82 | 太上感應篇-第82集 | |
| 83 | 太上感應篇-第83集 | |
| 84 | 太上感應篇-第84集 | |
| 85 | 太上感應篇-第85集 | |
| 86 | 太上感應篇-第86集 | |
| 87 | 太上感應篇-第87集 | |
| 88 | 太上感應篇-第88集 | |
| 89 | 太上感應篇-第89集 | |
| 90 | 太上感應篇-第90集 | |
| 91 | 太上感應篇-第91集 | |
| 92 | 太上感應篇-第92集 | |
| 93 | 太上感應篇-第93集 | |
| 94 | 太上感應篇-第94集 | |
| 95 | 太上感應篇-第95集 | |
| 96 | 太上感應篇-第96集 | |
| 97 | 太上感應篇-第97集 | |
| 98 | 太上感應篇-第98集 | |
| 99 | 太上感應篇-第99集 | |
| 100 | 太上感應篇-第100集 | |
| 101 | 太上感應篇-第101集 | |
| 102 | 太上感應篇-第102集 | |
| 103 | 太上感應篇-第103集 | |
| 104 | 太上感應篇-第104集 | |
| 105 | 太上感應篇-第105集 | |
| 106 | 太上感應篇-第106集 | |
| 107 | 太上感應篇-第107集 | |
| 108 | 太上感應篇-第108集 | |
| 109 | 太上感應篇-第109集 | |
| 110 | 太上感應篇-第110集 | |
| 111 | 太上感應篇-第111集 | |
| 112 | 太上感應篇-第112集 | |
| 113 | 太上感應篇-第113集 | |
| 114 | 太上感應篇-第114集 | |
| 115 | 太上感應篇-第115集 | |
| 116 | 太上感應篇-第116集 | |
| 117 | 太上感應篇-第117集 | |
| 118 | 太上感應篇-第118集 | |
| 119 | 太上感應篇-第119集 | |
| 120 | 太上感應篇-第120集 | |
| 121 | 太上感應篇-第121集 | |
| 122 | 太上感應篇-第122集 | |
| 123 | 太上感應篇-第123集 | |
| 124 | 太上感應篇-第124集 | |
| 125 | 太上感應篇-第125集 | |
| 126 | 太上感應篇-第126集 | |
| 127 | 太上感應篇-第127集 | |
| 128 | 太上感應篇-第128集 | |
| 129 | 太上感應篇-第129集 | |
| 130 | 太上感應篇-第130集 | |
| 131 | 太上感應篇-第131集 | |
| 132 | 太上感應篇-第132集 | |
| 133 | 太上感應篇-第133集 | |
| 134 | 太上感應篇-第134集 | |
| 135 | 太上感應篇-第135集 | |
| 136 | 太上感應篇-第136集 | |
| 137 | 太上感應篇-第137集 | |
| 138 | 太上感應篇-第138集 | |
| 139 | 太上感應篇-第139集 | |
| 140 | 太上感應篇-第140集 | |
| 141 | 太上感應篇-第141集 | |
| 142 | 太上感應篇-第142集 | |
| 143 | 太上感應篇-第143集 | |
| 144 | 太上感應篇-第144集 | |
| 145 | 太上感應篇-第145集 | |
| 146 | 太上感應篇-第146集 | |
| 147 | 太上感應篇-第147集 | |
| 148 | 太上感應篇-第148集 | |
| 149 | 太上感應篇-第149集 | |
| 150 | 太上感應篇-第150集 | |
| 151 | 太上感應篇-第151集 | |
| 152 | 太上感應篇-第152集 | |
| 153 | 太上感應篇-第153集 | |
| 154 | 太上感應篇-第154集 | |
| 155 | 太上感應篇-第155集 | |
| 156 | 太上感應篇-第156集 | |
| 157 | 太上感應篇-第157集 | |
| 158 | 太上感應篇-第158集 | |
| 159 | 太上感應篇-第159集 | |
| 160 | 太上感應篇-第160集 | |
| 161 | 太上感應篇-第161集 | |
| 162 | 太上感應篇-第162集 | |
| 163 | 太上感應篇-第163集 | |
| 164 | 太上感應篇-第164集 | |
| 165 | 太上感應篇-第165集 | |
| 166 | 太上感應篇-第166集 | |
| 167 | 太上感應篇-第167集 | |
| 168 | 太上感應篇-第168集 | |
| 169 | 太上感應篇-第169集 | |
| 170 | 太上感應篇-第170集 | |
| 171 | 太上感應篇-第171集 | |
| 172 | 太上感應篇-第172集 | |
| 173 | 太上感應篇-第173集 | |
| 174 | 太上感應篇-第174集 | |
| 175 | 太上感應篇-第175集 | |
| 176 | 太上感應篇-第176集 | |
| 177 | 太上感應篇-第177集 | |
| 178 | 太上感應篇-第178集 | |
| 179 | 太上感應篇-第179集 | |
| 180 | 太上感應篇-第180集 | |
| 181 | 太上感應篇-第181集 | |
| 182 | 太上感應篇-第182集 | |
| 183 | 太上感應篇-第183集 | |
| 184 | 太上感應篇-第184集 | |
| 185 | 太上感應篇-第185集 | |
| 186 | 太上感應篇-第186集 | |
| 187 | 太上感應篇-第187集 | |
| 188 | 太上感應篇-第188集 | |
| 189 | 太上感應篇-第189集 | |
| 190 | 太上感應篇-第190集 | |
| 191 | 太上感應篇-第191集 | |
| 192 | 太上感應篇-第192集 | |
| 193 | 太上感應篇-第193集 | |
| 194 | 太上感應篇-第194集 | |
| 195 | 太上感應篇-第195集 |
各位同學,大家好!最近有些同修要求我將《太上感應篇》再講一遍,希望送到電視台去播放,這是一樁好事情。可是再講一遍也要相當長的時間,最近我們在此地開講的是《華嚴經》、《無量壽經》與《地藏經》,這三部經同時講已經就夠多了,再加上一種,感覺到分量太重。所以想來想去,利用早晨半個小時的時間,我們預訂兩個月到三個月將這個課程講圓滿。
這一門課程,實在說是非常重要。清末民初,印光大師特別提倡這個法門。清朝末年的時候,印光大師住在普陀山,當時定海的知縣(清朝稱知縣)到山上禮請印光大師到定海縣來講經弘法。大師因為家鄉的口音很重,他是陝西人,在當時語言上有隔閡,他就派了一位法師到定海縣去講經。去講什麼經?好像是講《文昌帝君陰騭文》。我們在文獻上看到這些資料都非常驚訝,地方上的長官請法師講經,法師不講佛經,去講道教的經典。尤其一生極力提倡,《了凡四訓》、《感應篇》這一類的書籍,所以惹到當時以及後人對祖師很多的批評,這都是凡夫知見。
在佛法裡面,我想很多同修都知道有這麼一句話,「圓人說法,無法不圓」;也許有人又聽過另外一句話,「哪一法不是佛法」,你們想想這兩句話是什麼意思?實在講,所謂世法跟佛法從哪裡分?從你心上分,法上沒有什麼世間法、出世間法,是從你心上分。如果你的心有妄想分別執著,那就叫世間法,你就是學《大方廣佛華嚴經》也是世間法。為什麼?出不了三界。如果離開妄想分別執著,給諸位說,所有一切法都能夠了生死、出三界,所以哪一法不是佛法?我們要明白這個道理。
昨天我們訪問天主教,有一位先生向我提出一個問題,他說:「天主教裡面所講的靈魂,跟佛法所講的法性,差別在哪裡?」我很簡單的告訴他:「有分別執著的叫靈魂,沒有妄想分別執著的叫法性。」他立刻就能懂得、能體會到。是不是一樁事情?是一樁事情,但是一個裡頭有分別執著,一個是離分別執著。有分別執著,法法都有障礙;離分別執著,萬法圓融。所以要曉得,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一個法性,《華嚴經》上講一個法身。「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這一句話諸位也聽得耳熟。既然共同一法身,你想想看哪一法不是佛法?《感應篇》怎麼能例外,也是佛法。
何況《感應篇》、《陰騭文》,自始至終,每一句、每一個字都是發明五戒十善。五戒十善在佛家是根本法,離開五戒十善,這個人就行邪道了。無論你修學哪個法門,無論你是初學,還是羅漢、還是等覺菩薩,你要是離開五戒十善,你就是邪道,那哪裡叫佛法?五戒十善要講得圓滿、講得實在,《感應篇》跟《陰騭文》是好教材。尤其是在我們現前這個階段,印光法師非常清楚,這個世間有動亂、有災難,要想挽救這個災難,只有一個方法,喚醒一切眾生真正的覺悟,斷惡修善。這個災難縱然不能夠完全化解,將這些災難減輕、災難的時間縮短,這是肯定可以做得到的。
台灣的同修來問我,在大劫難當中台灣能不能夠免過?我告訴他,這是肯定的。台灣人造的罪業很重,可是你要想想,台灣人造罪業從什麼時候開始?也不過是最近二十年。你們想想看二十年前的台灣,台灣人很規矩,很守法。如果再退到三十年前,台灣的風氣可以說是東南亞最好的,人心淳厚、善良。台灣造罪業,也就是最近這二十年,社會風氣完全變了。縱然造罪業,造罪業的人不算太多,時間不算太長。何況台灣念佛的人很多,善心的人很多,所以縱然有劫難,不會太大。日本人造的罪業就重,可以說是非常非常之重,將來在這個大難當中所受的果報,超過台灣十倍都不止。我們從感應這個道理上講,種善因得善果,造惡因一定得惡報,這是感應的真理。所以印祖極力提倡這三本書,這是真實智慧,挽救世界的劫難。他老人家一生提倡,真正懂得的人並不多;印祖往生了,能夠繼續發揚光大的更少。
我是在一九七七年第一次接受香港同修的邀請,到香港講《楞嚴經》。那一次在香港住的時間長,住了四個月。前面兩個月,住在倓虛老法師的「中華佛教圖書館」,在九龍;後面兩個月,住在壽冶老和尚的道場,藍塘道的「光明講堂」。我在圖書館看到印光大師「弘化社」出版的一些書籍,那個地方蒐集得很多。我跟印祖的關係非常密切,我們有師承的關係,我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是印祖的學生。因此,我對於印祖的教誨,「弘化社」出版的書,就自然有一份很深的感情。這個小圖書館裡面所收藏「弘化社」的書,我全部都看過。發現《感應篇彙編》、《安士全書》、《了凡四訓》這三種書,「弘化社」印得最多,本子也印得最好。「中華佛教圖書館」收藏的分量也不少,我就一樣拿一本帶回台灣。我看到這三種書後面的版權頁,每一版數量最少的是一萬冊,數量多的是五萬冊。印了多少版?幾十版。我概略的統計了一下,這三種書的數量超過三百萬冊。這使我非常驚訝!「弘化社」印其他的書籍,每一版都是一千本、兩千本,為什麼這三種書印這麼多?這引起我的注意。我冷靜仔細思惟,印祖苦心要救這個災難、救這個劫難,這三種書是好。
今天諸位同學們在各個地區許多的書店裡,都可以看到《西方古老的預言》,而且種類非常之多。我看過的就有十幾種,都說一九九九年是世界末日,有毀滅性的大災難;而且這個災難的時間很長,大概要延續二十多年。書中說從一九九0年開始,大概要到兩千十幾年,這個災難才算完全度過。可是西方這些書只說明有這些災難,而這個災難是眾生造惡業,上帝發脾氣了要懲罰世人,要把這個世界從頭再來改造。這是宿命論,遠遠不如《了凡四訓》跟《感應篇》這些書籍,這些書籍裡有挽救的方法。他們只提出劫難,沒有挽救的辦法。西方預言裡面,還有一種叫《聖經密碼》,這個比一些預言要高明,裡面最後的結論說這在人心,如果人心能回頭,人心能向善,這個劫難可以化解。但是也只有籠統說了這麼一句,怎麼回頭,怎樣斷惡修善,沒有具體的說明。還是遠遠不如這三種東西說得透徹,無論說理,無論說事,都說得很透徹。
實在講,我們覺悟太遲了,也是這個世界眾生福報差了一點。怎麼說我們覺悟太遲?沒有把這幾種書翻成外國文字,流通到全世界,不曉得這個重要性。如果這三種書大量譯成世界各種文字,大量流通全世界,對整個世界都有好處。這是我們沒有能覺悟到,現在才知道,真的已經來不及了。可是亡羊補牢,我們還是要做,希望大家發心,我們帶頭來做,盡可能的把它翻成外國文字向全世界流通,能夠有緣讀到這個書的人有福。而且我們有責任、有使命,勸導大家讀誦受持,依教奉行,不但能夠轉變自己的業報,也能夠安定社會,幫助這個世間一切眾生消災免難。
所以我那一年從香港回來之後,我就在台灣提倡,這是我第一次印《感應篇彙編》,總共印過好幾版,當時大概印了總共將近十萬冊的樣子,我們能力很有限。《感應篇彙編》、《安士全書》跟《了凡四訓》,我在台灣提倡、翻印、流通,而且這三種書也都講過好幾遍。這個是我從前講《感應篇》所用的本子,書上寫了一些眉註,重要地方都畫出來了,我講解的時候無需要再做準備。希望同修們能夠重視這樁事情,真正要斷一切惡,修一切善。
印祖用這三樣東西來彌補我們戒行之不足。念佛法門,祖師大德常常教誨我們「持戒念佛」,念佛不持戒、不行善,不能往生,古人所謂「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所以最重要的是善心、善語、善行,《感應篇》最後也是結論到此地。你的心善、言善、行善,《感應篇》裡面說你得善神保佑,在淨宗裡面講你念佛才決定能往生。
現在這個世間災難很多,如果我們遇到災難,不必恐懼。昨天我們訪問老人院,我們看到有二十幾位得癌症末期的這些老人。我告訴這些修女們,對這些老人要給他們希望,不要給他們悲傷,要以宗教教育去開導他。人沒有死,所謂生死是平常事,是我們轉換一個環境,讓他把這個觀念轉過來,他對於生死看淡,心就平靜了,這是個轉捩點,我們會轉入一個更好的環境,我們會得到更好的生活,所以宗教教育非常重要。
他們照顧兒童,殘障兒童個別輔導,對於老人也要個別輔導,這怎麼能疏忽?老人各別的開示,要常常跟他談談話、慰問,跟教導小孩一樣重要。這些老人常常有人跟他講講話,常常有人給他講這些大道理,幫助他脫離生死的痛苦。他是學佛的人,我們一定勸導他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他是天主教徒、基督教徒,你也勸導他一定要求升天堂,天道比人道殊勝太多了。這是教育,不僅僅是在物質生活上幫助,精神生活上決定不能夠缺少,娛樂方面也要加強。
昨天有修女告訴我娛樂的部分,也有些年輕人到這邊來唱歌,來義務給他們表演,但是這些老人不愛聽。我說,他們當然不喜歡,老年人聽到現在這種音樂厭煩,他怎麼會聽得進去?你要懂得老人的心情,如果你播放三十年前的那些音樂,他就喜歡聽了;四十年前的老歌,他一聽是他年輕時候唱的,他心裡就會受感動,就不一樣。現在這些歌舞表演,老人不喜歡看,給他們看潮州戲、看老戲,這些東西拿去他們就歡喜了。我們要想到,他是那一個時代的人,你要用那個時代的東西,他就能適應。我說你要找這些東西才對,他們這才想到。
我們常常跟老人交談,他們喜歡什麼東西,希望什麼東西,我們來替他準備,這是真正照顧老人,讓老人開心,讓老人活得很自在,你們才盡到責任。昨天我也跟李木源居士說了這些事情,李居士說他們裡面中國人很多,我們盡量去找這些老歌、這些戲劇,找這些錄像帶,找到了就送給他們。這些作法,可以說都是斷惡修善的落實。
我看今天《太上感應篇》這個小本子很多,我們大家都用這個小本子好了。剛才我看這個小本只印了一千冊,印得太少了。這個小本子讀誦很好,攜帶很方便;後面還有《文昌帝君陰騭文》,兩篇東西都在裡頭,常常去念,是很理想的小本子。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