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深入,長時熏修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第31集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第31集

  【一不積財。二不結怨。睡也安然。走也方便。】

  這個地方「積財」,這是指的積聚錢財。這是首先教導我們,不要去為自己積聚太多的錢財。第二是不要「結怨」,這個結怨是廣結民怨。譬如說在朝做官的時候,趁著自己的威勢橫徵暴斂,去廣結民怨。這是呂先生在這條課文裡面所談到的兩點:第一個是不能夠積聚錢財,要藏富於民,我們有錢財的時候,要想到更多的老百姓,而不要只是想到自己去享用、去揮霍;然後另外就是不要去橫徵暴斂、廣結民怨。特別是當一個人他學而優則仕,能夠做官,有機會為國家老百姓做事情的時候,這兩個原則就非常的重要。能夠這樣做,他的結果是『睡也安然,走也方便』。你看他自己不積累財富,也不會去跟人家結怨,做官的人他每天睡覺都能睡得很安穩,走路也會走得很自在,「走也方便」。

  我們看到,司馬光先生在家訓當中也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說「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你看我們想要把錢財多多的積累下來,留給自己的子孫,但是很多的古今中外的例子都可以看出來,子孫如果沒有教育好,祖輩留給他的錢財他不一定能夠守得住。更慘的是,如果家裡是出了敗家子,可能幾天的時間能把父母親一生的積蓄都敗光了,這種例子特別在現代社會是常常發生的。

  而「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你看家裡藏了很多聖賢書給子孫,子孫如果受到好的教育,他肯受教還好;如果有的子孫他比較頑劣,不聽話,也不願意讀書,這些書留給他們又有什麼用?司馬光先生最重要要強調的是第三句話,是什麼?「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如果我們把陰德積累下來,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我們把陰德積累下來,把這種德行留給子孫於冥冥之中,這個是子孫決定能夠享受得到的。

  所以我們看到在歷史上真正有遠見的這些聖賢人、這些父母,都念念的希望家道能夠維繫得長久不衰,最重要的就是要積累德行,而不是積累錢財,也不是積累怨恨。

  所以我們看到在宋朝時期,有一位非常賢德之人,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范仲淹先生,他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所以他能夠把這個家庭維繫經營到子孫個個都那麼賢德,而且能夠家道維繫八百年不衰,這個是非常值得我們效法學習的。范仲淹先生他的謚號叫文正,所以也有稱為范文正公,他是生活在北宋的時代,是蘇州人,就是在我們現在的江蘇蘇州。范仲淹先生他小時候在讀書的時候是非常艱苦的,因為他父親去世得很早,他跟母親,謝氏撫養孩子。後來范仲淹他在讀書的時候,當時因為很貧窮,沒有什麼飯吃,他每天就從早到晚只有一碗稀飯可以吃。冬天非常冷,讀書讀到很疲憊的時候,他就拿水來洗一下臉。別人都覺得他的生活太清苦了,每天就這一碗粥,把它劃成四塊,早晚吃兩塊,配一點鹹菜,每天都是這樣的一種生活。

  後來他讀書考學做官了之後,他就顯示出了非常好的才幹。在宋朝景祐年間,當時西夏發生了叛亂,范仲淹跟韓琦共同在陝西這個地方任官,他採取了一個屯田久守的方針,來協助朝廷平定了西夏的叛亂,而且後來他又提出了十項的改革建議。所以我們從這裡看到,他在做官的時候,為國家百姓做了很多的好事。我們在〈岳陽樓記〉當中曾經讀到這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先生是真正落實了他在文章當中所寫的這句話,這是體現出他一種憂國憂民的崇高的品德。

  而我們看范仲淹,他做官做了這麼多年,甚至晚年是當到了參知政事,參知政事就是副宰相這樣的一個職位。可是他身在這個位置上,生活特別儉樸,而且對於家裡的孩子要求也是非常的嚴格。家庭能夠代代出好兒孫,這都是范仲淹的家道跟家風,他教導兒女的時候,他是以身作則,所以代代都能夠出賢才。

  他當了宰相之後,國家就會給他很多俸祿,可是他拿這些俸祿並不是拿來享受的,他認識到家庭子女教育的重要性,所以他把自己的俸祿都拿出來購買義田,給這些貧窮沒有土地的人來耕種。

  有一次他在蘇州看到一個地方,結果一個風水先生就讚歎說:「這個地方風水非常的好,後代一定會出人才。」范仲淹先生就想,這個地方既然風水這麼好,我不如就把它改成學堂,也就是說在這個地方我來辦學,讓蘇州的這些百姓他們的子弟都能夠讀書,讀聖賢書,將來都能夠讀書進學、做官來造福百姓。本來其實這個地方他是要買給自己家的族人,自己家人來住的,可是他一看到這個地方風水那麼好,將來可以出人才,所以他就決定把這個地方改成了學校。你看他在窮苦的時候,他就是念念想要利益眾生,等到他真的有一天做了宰相發達了之後,他還是實踐了小時候的志向跟願望。所以我們在蘇州現在還能夠看到范氏的義莊、義田,這都是范仲淹先生當時有深謀遠慮,要注重家庭子女的教育,留給後人的這樣的一個表率。

  我們在〈義田記〉這篇文章裡面就有看到,范仲淹先生他在富貴的時候,他買了很多的土地,買了一千畝的良田做為義田。這個義田它的作用是什麼?它的作用是可以來贍養和救濟家族的族人。因為一個大家庭裡面,每個人他的收入、他的福報總是不相等,如果家族有一個公共的財產的話,族人的生活就沒有問題。所以他們每天不但可以靠這個穿衣吃飯得到保障,包括家族中有婚喪嫁娶的這些事情的時候,家庭都有一筆公共的基金,可以來補助家人的這些急需要的錢財。同時他選擇了家族當中年長而且很有德行的人,來主管家庭的資金調配,然後財務的收支也都管理得非常的清楚、非常的好。家族的人每天都可以得到一升的糧食,每年可以得到一匹絹。嫁女兒還有娶媳婦,同樣都在家族的這個錢財裡面可以得到一些補助。同樣,婚喪嫁娶這些都是有一定的規矩的。

  家族的人當時聚集在一起有九十個人,這個義田的收入每年就可以供應給家族的族人,一年可以給他們八百斛的稻穀,就是吃的方面就沒問題了;而義田的收入,供給將近一百人每天的生活是綽綽有餘,用之不盡。

  從這裡我們看到,古人做官,他真的是考慮得非常的長遠,他首先是把自己家族的人,他們的生活可以讓他們得到保障。在培養人才方面,不僅是自己的子弟可以讀書,而且讓整個地區的這些老百姓他們的孩子也可以來到學堂讀書。范仲淹先生確實積了很深厚的德行,所以這個家庭才能夠維繫,一直到現在,范家的後人都還代代不衰、代代不絕,而且都非常的賢德,在現代的社會當中,也都在不同的領域、不同的職業去利益百姓、利益眾生。所以你看,他的德範就如同司馬光先生所說的,確實是積了陰德在冥冥之中,子孫才能夠這麼長久的保持這個家道而不衰,所以范仲淹先生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榜樣。

  恭錄自《聖學根之根·續小兒語》第1集

  開吉法師主講

  2019/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