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深入,長時熏修

學佛,要把這些障礙放下-第157集

學佛,要把這些障礙放下-第91集

  

  凡夫成佛需要多少時間?一念,念頭一轉,凡夫就成佛,問題是你能不能轉得過來,你是不是真肯放下。這種人叫上上根人,他一下就明白了;上中下三根不行,那慢慢來,慢慢的放。像我們這種根性,佛教給我們先放下執著,從這兒開始,再放下分別,最後放下妄想。

  無量壽經菁華(第21集) 2010/1/14

  

  我在這麼多年常常勸勉同學,我講放下十六個字,這是最嚴重的障礙。這十六個字是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只要有這十六個字,無論你怎樣精進努力去修學都不能成就。你可以成就佛學,在佛門裡面做一個現在人講的專家學者,確實你在大學裡面可以拿到一個佛學博士,你可以做個教授,你也能說得天花亂墜,你的貪瞋痴慢還有,不但有,還很嚴重。所以你搞的是佛學,你不是學佛。你要跟一個鄉下念佛的老太婆比,你不如她,為什麼?她將來能往生,能到極樂世界,你將來還搞六道輪迴,你出不去,道理在此地。

  無量壽經菁華(第21集) 2010/1/14

  

  我們今天最嚴重的障礙,就是第一關不容易突破,第一關能突破往後就方便了。入門很難,第一關是什麼?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十六個字,這頭一關。頭一關突破之後,就是我們這個經上講,你已經入門了,初信位,初信位的菩薩,你入門了。這一關不能突破,你沒入門。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431集) 2005/9/10

  

  《華嚴經》縱然念上三千遍,自私自利、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瞋痴慢都還在,三千遍念了還是在門外,沒入門。修行在哪裡修?就在這裡修,對一切人、對一切事、對一切物恭恭敬敬,把這些無始劫以來的錯誤的知見、錯誤的行為放下。自私自利錯誤的,名聞利養、五欲六塵,它自性裡統統沒有,這些東西迷失自性才發生的,所以它是迷的現象。我們今天要破迷開悟,離苦得樂,有這些相,苦!捨掉之後,你才知道自在,樂。你要有勇氣,你要有智慧,有智慧把這個事情真相看清楚了,有勇氣是什麼?敢捨。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431集) 2005/9/10

  

  這十六個字是最大的障礙,你不能夠不突破。你突破,你的前途一片光明,你要不突破,你是寸步難進。把這十六個字突破,就是儒家的「格物」,我們佛法常講斷煩惱,斷煩惱要從最粗、最重的,最嚴重的障礙從這裡下手。所以自私自利是頭一關,我們要把這個放棄,起心動念替別人想,把念頭轉過來。我們今天住在這個地球上,起心動念為整個地球來著想,慢慢的再把你的心量擴大,擴大到遍法界虛空界,菩提心就現前。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373集) 2005/3/24

  

  自私自利是假的,自性裡頭沒有。一定要曉得,這個世界也沒有,也都不是真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觀世音用法眼,般若觀照,照見五蘊皆空,這就告訴你不是真的,你在這裡面起妄想分別執著,錯了!妄想我們無法控制,只要把執著放下,就能成就我們往生淨土;妄想、分別到極樂世界再斷,可以。這是最聰明的做法,這才是真正世間第一等的聰明人,無量劫來的生死輪迴這一生了了。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669集) 2006/11/27

  

  我們能不能成佛?能,回頭就成佛了,放下就成佛了。放下什麼?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分別執著,放下起心動念,你就成佛了,你本來是佛。佛跟眾生沒有差別,差別在哪裡?差別是一個覺悟、一個迷惑。覺悟是明瞭全宇宙的事實真相,迷人不知道,知道就成佛了。成佛是真正得大自在。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518集) 2013/11/28

  

  佛跟凡夫沒有別的,差別就在此地,佛是徹底放下,凡夫不肯放下。菩薩雖然放下,不徹底、不究竟。一般菩薩執著放下了,分別放下了,起心動念沒放下,所以他還沒成佛,起心動念放下就成佛了。沒有別的,放下而已!世間學問也不例外,孟夫子教人,「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也是講放下。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355集) 2005/2/15

  

  你能把這四句十六個字,你真的看清楚,搞通了,真的放下,你就得大自在。然後你才知道佛法不深、佛法不難,佛法顯得那麼深、顯得那麼難,就是這十六個字把你障礙住了。再說個真實的話,佛菩薩跟凡夫的差別就在此地。凡夫有自私自利、有名聞利養、有貪瞋痴慢、有五欲六塵,凡夫,六道凡夫;佛菩薩完全沒有,生活在這個世間隨緣自在。

  大乘無量壽經(第102集) 2000/10/14

  

  隨緣,決定不染著。順境、善緣,絕不生貪戀之心;逆境、惡緣,絕不生絲毫煩惱,沒有怨恨不平之心。不管是什麼境界,物質環境、人事環境,永遠保持真誠、清淨、平等,這就是佛菩薩。凡夫哪有不能成佛的?成佛需要多少時間?一念之間。你轉過來,凡夫就成佛了;轉不過來,還是做凡夫。

  大乘無量壽經(第102集) 2000/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