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深入,長時熏修

一條龍師資培訓班-第21集

一條龍師資培訓班-第21集

  成德法師:阿彌陀佛,陳校長、諸位大德同修,大家吉祥,阿彌陀佛。

  陳校長: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很高興跟大家又可以見面一起學習。我們一見就是一個禮拜又過去了。自己的感覺好像步入中年之後時間過得愈來愈快,讀小學的時候覺得時間比較慢,因為都在等著要拿紅包,就覺得怎麼這麼慢,但現在日子愈過愈快。但畢竟我們已經聽聞佛法,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知道輪迴的恐怖了,它無有出期,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真為生死發菩提心,以深信願持佛名號」,深信願當中,也是深信現在只能靠萬德洪名的加持我們帶業往生,要靠自己的能力斷見思煩惱,幾乎已經依我們的能力不大可能。

  黃念祖老居士慈悲提到,不管修哪一個法門,只要不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一生要脫離輪迴,他老人家說不可能,這個話是大慈悲。修行是需要時間的,假如學了一個法門,十年、十五年過去了,覺得不得力,但時間也已經過去了。等於是慈悲護念我們末法的眾生,末法時期,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而且要「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欲何待乎」,趁現在身體康健要老實念佛,這是正修。處事待人接物我們還是用真心、用佛心,依照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來做,依照就像老人家在二O一六年香港佛陀教育協會冬至祭祖法會的開示,我們依不貪、不瞋、不痴、不慢、不疑、溫良恭儉讓來教學,來處事待人接物,所做一切都是積功累德,這是助修。正助雙修,我們就功夫到滯塞通,水到渠成。

  已經聞佛法,我們所考慮的跟一般沒有聞佛法的人不一樣。而且是輪迴路險,不能再搞了,隨緣消舊業,不能再造新殃了,不能輪迴心又造輪迴業。況且我們還有因緣福報從事教學、從事服務,甚至於是做義工,這都是很殊勝的功德事。孔子辦教育,積累了廣大的福德,庇蔭子孫二千五百多年,因為影響一個學生就影響了他的後代子孫。包含我們在道場服務,跟廣大的大眾結法緣,這都是殊勝的因緣,我們用真心都能成就無量功德。但假如我們在這麼寶貴的因緣,我們還是隨順了習氣,那真是太冤枉了。

  我們在境界當中依照老法師這一段開示,我們護念我們自己的心念、言行,哪怕有相違背的地方,我們也不怕念起,只怕覺遲,所以這一段開示我們也得深入。我們也看到老人家抓住每一次跟大眾交流的機會,這是應機說法,應病與藥,發現很多情況的時候一定來護念大眾。當然老人家不會常常在想誰有問題、誰有問題,老人家的心是清淨的,但是真的有了解情況,那提醒我們是慈悲,不能不講。父母、老師講我們都是愛護我們,哪怕話我們聽起來不是很舒服,所謂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這一篇相信我們可能不止學過一次,可能也都有幾次,所以假如我們談的某一段,諸位老師你們感覺特別有感悟的,也可以分享你們寶貴的體悟,我們相觀而善之謂摩,《禮記.學記》裡面講的觀摩法。像我們上一節課跟大家談到《村學究語》這部書,我們也在觀摩,我們也在向我們私塾的前輩學習。也有老師很認真看這部書,他很有收穫。

  為什麼老法師說要跟古人交朋友?古人心清淨,古人德行根基扎得深,而且古人沒有「版權所有,翻印必究」,他都是成就我們的心。甚至於是古人自己寫的東西不用自己的名,用別人的名字,他只希望後人受用,不要說一定要他自己的名字。這些存心處是我們的學處。

  我們看老人家提到了,祭祖的目的是緬懷祖德、提倡孝敬、知恩報恩。假如我們的學生時時都想著他的祖先的德行,心裡都有孝敬的心,知恩報恩,這個學生這一生不用擔心,他應該是個幸福的人生。其實幸不幸福不是外在物質的多寡,而是內在的素養決定的。我們整個成長的環境還是特別強調經濟的發展,所以有時候我們自己也不知不覺受物質化影響,看事情就會表面,解決問題也不能是從根本去解決。只要是症狀解決問題,副作用都不少。

  我們跟老祖宗學要標本兼治,不管是治病還是處理人事問題,我們每一次處理的時候能不能想到怎樣標本兼治。有佛法就有辦法,有經典就有辦法,經典就是法藥,這個法藥是治心理的病,心有煩惱這個法藥都能夠治。所以我們讀經書要開出對治自己身心的法藥,也可以開出護念親戚朋友的法藥。尤其現在身心不安,心理問題的人不少,見義要勇為,不能看著親戚朋友內心這麼掙扎、這麼痛苦,我們也不能視若無睹。但是要先解決自己的問題,自己笑得出來,才能帶著別人迎向陽光;不然我們自己都笑不出來,我們要去勸人家笑也比較困難。我們真是有信心,世間好話聖賢、佛菩薩說盡了。

  假如請教大家一個問題,最近你跟親戚朋友談話,這個過程當中你有沒有感覺他心上的煩惱?我們談的時候知不知道用哪一段經典的教誨可以護念他煩惱成菩提?因為理得心安,人會有煩惱就是他道理不明白,他在思惟的時候是順著自己的慣性,不是順著理智、真理在思考。假如真的順著真理,《華嚴經》談的都是真理,事事無礙。有煩惱就會覺得這個人我看了也不順眼,那一件事我覺得很難處理,他就很多煩惱了。

  不知道我們有沒有留心這一點?大家這一個禮拜跟親戚朋友談話,或者是我們自己這一個禮拜產生了哪些煩惱,然後我們有沒有用經典來以理折情,用理智折服了我們的情識,分別執著都是情識。這叫自愛,不然每天我們被煩惱控制住了,而且是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那都是輪迴心造輪迴業。我們自己不願意這樣,我們也不願意親戚朋友這樣。假如我們沒有留心到親戚朋友的煩惱,那就是我們鈕仔無良心,有一點不夠良心,沒有關心親戚朋友。為什麼沒有關心?自己也頭昏腦脹,人家一談煩惱,我跟你一樣,那就麻煩了,互相吐苦水了。不過吐一吐也好,不然悶在心裡面會生病。吐一下,但是不要吐成了是非人我,很麻煩的。古人提醒,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你圖個痛快罵出去了,結果這句話透過微信傳出去了,還在微信群組裡面啪出去了,引起多少波動?然後事後你冷靜下來,這怎麼收拾、怎麼去處理,你可能好多天遇到人還要在那裡解釋半天。

  這好像也是《增廣賢文》的話,「忍得一時之氣,免得百日之憂」。而且現在網路時代,有時候一句話出去,不是一個人知道,全世界都知道了,所以這也是提醒我們謹言慎行。古人很強調言語的修養,甚至於自己的一個行為都要能考慮到不給別人不好的影響。《中庸》講的,「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他有這樣的責任心,我做的是要帶動風氣的,不是逞一時之氣的。

  尤其位置愈高愈要慎重。一個老師在教室裡面,他的位置最高,你有十幾個、二十幾個,甚至三十幾個學生,你一句話講錯了,孩子學到不對的,可能都會影響他的人生。《了凡四訓》講的,「發一言,行一事,全不為自己起念,全是為物立則」,為了在學生心裡樹立好的榜樣,甚至於是帶動整個團體好的風氣。風氣好,人和,無形的一種磁場。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能不能很穩定,跟言語的修養還是很有關係。

  老人家這每一段其實都是法藥,老師們你們假如有體會,有自己去落實了這一段的感悟,歡迎大家都可以分享出來。

  老人家說到,對於我們這一代而言,最重要的使命是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承傳下去,這是報答祖宗恩德的最佳方法。《論語》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君子要知道自己這一生的使命,我們不能白白來這人間走一趟,那就只有把福報給享了,享福的過程很難不造業。

  成德記得初學佛,老法師比喻三善道是觀光旅遊,三惡道是老家。當時候剛聽印象很深,我們人壽八十歲,平均壽命一般是七十多,可是三惡道都是萬歲萬歲萬萬歲,那可不好玩,黃老說「三途一墮五千劫」。誰都不願意墮三惡道,可是不是不願意我們就不會墮,是我們要不造那個因我們才不會墮。不造什麼因?不造貪瞋痴。我們一造貪瞋痴那就是個種子,種子一下,它只要緣具足它就要結果。為什麼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他要戰戰兢兢,因為那一個念頭、一個言行它是很有力量的,它會帶我們去受報的。

  曾經跟大家舉過,《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的翻譯祖師安世高大師,他前世也是出家人,他有一個師兄弟明經好施,去托缽,結果那一天的飯菜不滿意,瞋恨心伏不住了,那一世就墮到畜生道當龍王。一餐飯瞋恨心,下輩子墮下去了。幸好他有善緣,安世高大師去度化他,讓他從畜生道脫離。與其想我有沒有這樣的善緣,像安世高大師這樣的同參道友,那很難預料,更重要的我們不造那個因就好。菩薩畏因,菩薩是覺悟的有情眾生,他很敬畏不要種因;眾生畏果,眾生怕的是他果報現前,比方說生病很苦,人世間病苦真的是滿折磨的。

  成德曾經得過登革熱,在馬來西亞叫蚊症,在台灣叫登革熱,發燒都燒到三十九、四十度,想念佛念不住,頭昏腦脹,好幾天,而且毒素在你身上會停留好一陣子,體力都很難馬上恢復回來。當然想起來覺得那段時間很苦,可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身體健康跟無畏布施有關,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但是我們假如過去今生有傷害眾生,鐵定很難避免這種果報。就想到小時候很喜歡打蚊子,所以受的時候還要感恩心受,感謝佛菩薩加持,感謝蚊子菩薩手下留情,算是重罪輕報,不然你傷了不少命。學佛之後不敢傷害眾生。我們不造業因就對了,時時觀心為要,不能起貪瞋痴三毒。

  老人家有提到,我們這一代人,其實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歷史使命,可是我們自己有沒有靜下心來觀察,有沒有提起這種責任。你看老和尚說的,我犧牲生命都要把傳統文化傳下去。老人家受到傳統文化的恩德,他知恩報恩。同樣的,依成德來講,假如不是傳統文化,那現在還有沒有在世間都是個問號,業造得太多,祿盡人亡,福報花得太快,福祿花完壽命就沒有了。所以也感祖先恩、感師父上人的恩,尤其老人家又這麼全心全意在復興文化。我們說《弟子規》教「父母呼,應勿緩」,師父上人呼我們也應勿緩,師父上人命我們也要行勿懶,盡我們一個炎黃子孫的本分。文化是要承傳的,斷了後面就沒機會了,這不是開玩笑的,一定再難都要把它承傳下來。

  師父講到了,欣見國內外各地興起了學習傳統文化的熱潮,這是很好的現象。然而有些傳統文化學習班出現一些令人憂心的狀況,影響到一般人對傳統文化的觀感和信心,不能不加以關注。

  我們自己在學的過程也會接觸不少人事物,我們所接觸到的人事物,有沒有影響我們對傳統文化的觀感和信心?這首先我們要問自己。假如我們都受影響了,那我們在言語之間也會把沒有信心或者對什麼人事產生了看法,不知不覺就會流露出去了。我們冷靜看這個世間,還是有點這個味道,好話不出門,壞事傳千里。所以我們也得依三教聖人的提醒,在言談上,《太上感應篇》說「遏惡揚善」;佛家講斷惡修善;儒家也是強調隱惡揚善,《弟子規》說的,「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

  我們真的要把問題指出來,像老法師藉由一個法會的機會,對事不對人,講出來,講清楚,這樣的行為不符合傳統文化,這要修正。因為人的信心要建立不容易,信心要影響,二三句話就可以影響了,所以我們在言語當中也要有一種敏感度,不是想講什麼來個痛快,還是要講自利利他的言語,能夠護持到別人的信心,能夠護持到人家的心地,聽完之後不要產生人我的對立。我們話講完之後,對方產生人我對立,那對他有什麼幫助?能夠藉這個事讓他經一事長一智,讓他提起忠恕之道,別人錯的也是對的,我對的也是錯的。為什麼別人錯的也是對的?正常,因為這些出問題的首先他也不是從小學的。

  我們有時候面對我們氣憤的事情,我們首先先拉回來我們自身的修行,氣憤就會稍微下降了。為什麼?因為修行不容易,比方說我們修行了三年、五年、十年,我們把還沒學佛以前的習慣改過來沒有?我們可以自己列列看,我貪吃我改了沒有?貪名、好面子我改了沒有?我的瞋,我脾氣少了沒有?列一下,不簡單。現在這些錯誤的行為出來了,那它變成也是提醒我們見人惡即內省。所以不是從小學的,現在的誘惑比古人多多了,財色名利可能比一百年前不知道多多少倍了。

  而且有可能,比方說某個人出問題了,我們假如說菩提道有八十一關,《西遊記》講九九八十一關,比方說我們看到他出問題了,可是他可能是在第六十關出問題,我們可能只走到第三關,那他在提醒我們,我們大可不用去對立、去批評,引以為戒最重要。而且修行人有前後眼,他現在做這個事情會影響傳統文化的形象,那都是墮地獄的業,斷人慧命。他一開始來也是要為了傳統文化好,靡不有初,鮮克有終,要保持初發心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會跟人生氣是我們前後眼還不夠,因為對方引起你的瞋恨當然不能怪他,是我們自己有脾氣伏不住,不能說你讓我生氣,別人只是個緣,我們生氣或者不生氣是我們決定的。我們「都是你讓我生氣的」,那就把責任都推給別人了,那也是自己的一個思惟慣性,習慣把責任推給外在的境界。所以跟別人沒有關,境界沒有問題,問題在我們自己的心念上。

  他這個行為要墮地獄的,那我還會跟他生氣嗎?他必墮地獄,那我跟他生氣幹啥?假如我們還真的受持《無量壽經》,「於諸眾生,視若自己」,那我就要想,我要怎麼做才能讓他趕快回頭,別真的墮地獄了。我們在思惟的時候,總要依老法師、依《無量壽經》這些經典教我們的來思惟。

  老法師提到,跟我十幾年、二十幾年,在財色名利面前過不了關,不能怪他們,因為他們不是從小學的。我們看老人家的言語當中都是一種恕道。而對我們來講,這句話也不是講別人的,我們也得要很慎重對待。這跟十幾年、二十幾年,有可能比成德的年齡還大,我的基礎沒他好。我們冷靜觀察我們這二三代人的水平,當然不是說每一個人,普遍上我們的德行根基是一直在往下的。萬法因緣生,每一個時代它有它的家庭背景、社會環境,都會影響我們。當然也有一些人因緣特殊,共業中有別業,他的父母很重視這一塊,一直護持他,那他是共業當中的別業,不然怎麼可能不受到這個時代的染污?

  古人這一首詩提到的,「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我們對老和尚這句話不引以為戒,我們很難不落入財色名利的染污裡面去。能不染污的人都是有高度的警覺,那個警覺來自哪裡?「見人惡,即內省。」只要我們這個態度沒有很強,也很難真的是引以為戒。當然我們這個信心還是不會因為任何事而動搖,這是我們要建立起來的。我們自己也要會觀察,可是這也不容易。清末民初很多讀書人,他讀古書的,可是他說整個民族為什麼腐敗?因為傳統文化害的。所以還有不少學者要全盤西化、要推翻文化,他也讀過這些書的,你看他在觀察事物也隨順他的習氣。

  真正要建立起正知見,不是說每天看傳統文化的書就建立得起來,要從明師受戒。這四個字就很有意境了,第一個,我們要跟著過來人,明師,像老和尚他是有傳統文化基礎的最後一代了。而且跟著明師更重要的我們自己要受戒,要接受他的教誡,我們才會用他老人家教的這些教誨來正思惟。不然我們仔細觀察自己、觀察別人,真正遇到事情,還是隨順我們的個性、隨順我們的脾氣在處理事,也不是順著老和尚教的在做事。我們是打著老和尚的旗號,卻用自己的習氣在做事情,這就情何以堪!老人家這個旗號大家很信任,我們又用我們的習氣,那會讓大家對傳統文化、對老和尚沒信心。

  我們不忍心影響別人的信心,也不忍心影響傳統文化跟老法師的形象。一個善知識在弟子心中的信心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信為道元功德母」。我們弟子跟著老法師去做他老人家強調的這些事情,當然這也都是這個時代迫切要做的事情。我們跟老人家同台演出做好了,讓大眾愈來愈有信心。我們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來做。

  老人家提到,這些問題往往跟傳統文化的老師素質有關,所以想藉這個機會談談傳統文化老師應當具備的素質。俗話講名符其實,所以老師這個角色也要有他相符的一個德行的要求。這個身分是尊貴的,尊貴不是因為有這個身分而尊貴,是因為行為而尊貴,天地君親師。我們一講到老師,我們腦海裡會浮現很多句子,「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那我每天在教學,我有沒有在傳道、授業、解惑,這要告訴我自己、要問自己。《了凡四訓》說「名亦福也」,名、身分也是福報。

  成德第一次覺得「老師」兩個字很尊貴,是我第一年做班主任。我們那個學校叫觀音國小,在高雄大社,我還記得當時候有一個家長還提了一包芭樂(他們家自己種的)來送我。有一天我剛好在教室門口,突然來了一個老奶奶,也應該有七十歲左右,因為六年級都是最高,都是在四層樓,三層、四層,結果這個老奶奶就爬上來,爬到第四層。她一轉出樓梯就看到我了,我教室剛好是第一間。她一看到我還在喘,然後她就又喘著氣、又鞠著躬,然後又說老師好。我當下那個真的是頭皮都發麻,一個老人家,她都喘成這樣了,一看到老師就馬上「老師好」,還鞠躬。當時候心裡想,我們假如不認真教她的孫子,罪過罪過,對不起人家這分心、這分尊重了。

  後來又看到《了凡四訓》講到「名亦福也……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人沒有過失還被人家毀謗批評,子孫會驟發。諸位同修,今天有人無緣無故罵你,好事還是壞事?他送福報讓你的子孫驟發,好不好?你把這些理都搞清楚了,事事是好事,沒有壞事。把心用對了,事事是好事;但是心不會用,好事都變壞事,福報一來開始貪著,開始作威作福,那就麻煩了。

  其實這句話對我常常提醒,就是享盛名實不符多有奇禍。因為跟大眾分享,認識自己的人就有,但是假如我們自己不好好進德修業,福就折掉了。代表自己進德修業還差得很遠,所以一直吃不胖,因為福報都消掉了,不然有福報的人臉都會愈來愈圓,相由心生。名不見得是好的東西,不要去求名,但是真有名了也不要去貪,甚至是藉由名位能夠去表好法,能夠去利益人。都要珍惜名分、珍惜因緣。

  老法師接著說了,傳統文化的教學,老法師說一直在講,最關鍵的在於老師,老師必須自己先做到,然後才能教學生。老法師這句最關鍵的在於老師,每一件事情有輕重緩急。成德的觀察,我們現在要去成就一件事,輕重緩急、本末先後要先考慮。我們往往先考慮外在的,我要有房子,我要有多少資金,都是考慮比較外在的東西,但是最核心的東西忽略了。其實辦學只要有一個好老師,學慢慢就辦起來,而且有時候還不怎麼花錢。我們現在是花很多錢,但是沒有把最重要的關鍵趕快具備。我們冷靜去想一想,古代一個私塾老師教幾個學生?花多少錢?沒有花很多錢。孩子用我們老祖宗傳承幾千年的方法教,先求根本智、心清淨,讀經,每天心都安在聖賢教誨的磁場當中。

  老法師也說多少人做多少事。其實這些都是很重要做事的原理原則,我們不要緣鋪得太快了,最後疲於奔命。我們這一生已經知道要念佛求生淨土,有緣做一些事,也不要影響自己的清淨心。我們發展因緣太快了,完全陷到事情裡面去了。自己的心假如不能保持清淨,我們哪怕每天從早忙到晚,我們的心不清淨去處理的事情,也很難處理得很適中。為什麼要度德量力?自己的身心要保持很平穩去處理事情。夏蓮居老居士說念佛處事都要用第一念,不能用第二念。這個開示很精彩,用第一念,工作就是道場,就是積功累德;用第二念,工作就是造業了。「處事時廓然而大公」,大公無私,平等無私,「物來而順應」,事已過勿留滯,事未至勿將迎。等於是沒有過去的懊惱,也沒有未來的擔憂,用心像鏡子一樣,人事來了,真誠恭敬面對;這個事情走了,也不放在心裡面煩惱,「坦坦蕩蕩,鑑空衡平」。這是第一念。

  假如我們一處理事情計較人我,捲到誰對誰錯、人我是非去了。古人說「必有容,德乃大」,要能包容,大家也都不是從小學的,有一些不妥不要借題發揮。「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忍得住脾氣,不然脾氣一忍不住發出來了,大家心跟心之間都有隔閡、都有距離了,這公眾的事怎麼很好的去發揮?我們看以前大家族有沒有事?幾百個人住在一起怎麼可能每天沒事?但是我們看到這些宗長,一個宗族裡面長輩他都很能包容,脾氣都很好,誰來批評批評、安撫安撫,調整好他的心態。假如他是個宗長,人家來講一句話,豈有此理,然後就開罵了,你說這個家族還能夠安定嗎?

  剛剛是跟大家講「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濟」。所以稍微定一定心就會想起來,因為剛剛提到夏老這句話,不能計較人我。尤其你是領導人,你能夠把事情大化小、小化無,不能變成沒事找事、小事變大事,那還得了!不能瞻顧得失,一有得失,自己的名利都有得失,這麼去辦事鐵定造業。不能激於意氣,不能發脾氣去處理事。不能牽於感情,誰跟我關係好我就護他,麻煩了,公信力沒有了,領導偏心。而且一動感情我們看事其實看不清楚,「公生明」,大公無私看事情才明白。這不容易的,為什麼《大學》裡面提醒我們:「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你喜歡他還是能夠看得出他的問題點,你討厭他還是能看到他的優點,不容易。「人莫知其子之惡」,因為對孩子有感情,會袒護;「莫知其苗之碩」,農夫每天都希望長得愈大愈好,豐收,其實它長得已經比別人好很多了,他還覺得不夠,他的心態就會影響他看事情不客觀。

  夏老這一句要用第一念,不能用第二念,剛剛為什麼我想不起來?剛剛可能講的時候激動了,激於意氣就有點伏不住,所以一下拉不回來。我們這麼好的機緣,要用第一念積功累德,用第二念造業,那我們不是冤大頭了?

  剛剛跟大家提到,真的我們現在都把事情想複雜,你從根本去出發,其實事情要成不是很複雜,「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真的有一個、兩個無私無我一心為了成就孩子的,學慢慢就辦起來了。我們看我們的祖師到哪往那裡一坐,一個人上去了,在那待一段時間,道場就建起來了。他有沒有去化緣?沒有。桃李不語,下自成蹊。我們現在是先思考要有廟,趕快蓋,蓋得好大,誰來弘法?都還沒考慮。「有廟無道,不能興教。」只要有道了,哪怕是個茅草屋都會興起來的。

  老人家這句話也很深遠,最關鍵在於老師,老師必須自己先做到,然後才能教學生。不然身教就達不到了,身教達不到就學生不可能信任我們。君子信而後諫,這也是一個基礎,我們要勸學生,我們要勸他人,是他信任我們我們才好講。我們面對親戚朋友也是一樣,要他們信任我我們才好講。我們得先表好法,他們才會信任。什麼是最著急的?我們現在好多事一想就著急,其實最重要的那件事沒著急,就是修自己。這件事比什麼都重要,應該要送宅急便,這是最著急的,要趕緊。「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我們在廬江的時候,老法師四句法語很重要,「和諧社會從我心做起,從我家做起」,這都是次第,從我的社區、從我的鄉村做起。

  我們發現很多地方的所謂傳統文化班辦得不如法,問題很大的成分在於老師,老師本身沒有真正力行傳統文化,沒有以傳統文化修正自己的習氣毛病,怎麼能把學生教好?

  格物是格除物欲,延伸開來也是格除我們這些壞習慣,因為這些壞習慣、這些貪瞋痴我們不調伏,我們理智不可能做主,我們智慧不可能現前,我們也不可能觀照自己的心。所以一定是能煩惱輕,我們在調伏煩惱,智慧長,會反觀。一觀我心不對了,我要誠意正心,我要真誠;正心,心都是自愛愛人,都有自受用、都有他受用。自受用,清淨平等覺,我現在在這個境界當中,我有沒有心愈清淨,我有沒有愈平等、愈理智;對他人是慈悲,我有沒有替他考慮、著想。

  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是這麼樣發展開來的。假如我們不修正毛病習氣,物不能格,知就不能至、意不能誠、心不能正、身不能修。儒家這個次第還是很重要。弘法不能靠激動的。我們一遇到,可能也是過去生的善根,不然也不願意來做這個事。可是做這個事不能是一時激動,一下就衝出去了,弘護正法,但是前面的功夫,一下就跳治國平天下,前面忽略掉了。假如前面忽略掉了,真正去服務大眾也很難不是以習氣來處理。所以還是用理智,還是要用這個次第來學習傳統文化,不能躐等。老法師一直提醒我們要先扎根,扎三根。

  不要以為什麼人都能來做傳統文化老師。對於我們假如是主事的人,我們就要懂得去觀察,我們要聘這個老師,他是不是真正力行,真正有修正自己的煩惱習氣,不能說他跟我關係好,我就把這個機會給他做,這變人情做佛事了。

  要知道誤人子弟罪業極重,這比庸醫殺人的罪還要重,因為你是斷人家的法身慧命。這比命還要重,你傷了他的命,他沒有造惡,他一投胎他又得人身了;可是假如我們斷了他的慧命,可能他這個慧命的機會是很多劫很多劫終於才有這個機會,我們把它斷了,那他可能還要在好多劫以後才能夠再遇到,所以等於是斷人家法身慧命比斷人家的命還重。

  學生受到誤導很容易,受誤導之後要回頭就很難了。比方說現在一些從事傳統文化的人處罰孩子非常的苛刻,他們為什麼這麼做?一定他們也受人家影響。假如我們去影響別人做傳統文化苛刻,對方也覺得你講的是對,那就被我們誤導了。先入為主,他要再調整回來不容易。老和尚為什麼要講,要溫良恭儉讓,不能苛刻。

  傳統文化老師應當具備哪些條件?老人家提到了,應該內要學釋迦牟尼佛,放下貪瞋痴慢疑五種煩惱;外要學孔老夫子,表現出溫良恭儉讓五德。

  老人家講解得非常詳細,第一,放下貪。傳統文化老師如果貪財、貪色、貪名、貪利,這四種當中只要有貪任何一種,就很難把老師做好。那就沒有格物,我們的欲做主了,欲令智迷、利令智昏,利欲薰心,那就很難做好老師的角色,也很難把學生教好。《禮記.曲禮》提到「欲不可從」,告誡人不可放縱自己的欲望。欲望是無底深坑,人一旦被欲望掌控,成為欲望的奴隸,理智就受到了蒙蔽,嘴上仁義道德講得再好都是假的,因為他自己根本做不到。這樣的人很容易喪失師德,失去了為人師表應有的道德規範與行為準則。所以《大學》講「明明德」,第一步就是要格物,格除自己的物欲,至少要做到《曲禮》所講的節制自己的欲望,把精神和時間投注在學習與落實傳統文化上,這樣才能致知,開顯自己本有的智慧,然後才談得上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其實我們都是成年才學的,感覺我們現在全身心的去深入傳統文化都覺得時間還不夠,所以夏老勉勵我們,「勿使一秒鐘空過,勿使一句話空說」。

  老人家講了,傳統文化老師必須具有承傳傳統文化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心,時時不忘這個最初的、崇高的初心,並且時常讀誦古聖先賢的經典,具體落實《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這三個根。因為我們發了願,等於是我們的起心動念、一言一行也要透過經典來修正自己,慢慢的我們就能循規蹈矩了。

  時常親近良師益友,才能保護自己不受財色名利的誘惑。這點也提到我們在末法時期,蕅益大師說善友為依還是很重要,因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有良師益友我們才容易被提醒。而且良師益友也是感召來的,所謂「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人世間都離不開感應兩個字,方以類聚,物以群分,我們真能受諫了,正直的道友,直諒士漸相親。我們假如貪名,都是要聽好聽話,那真話就聽不到了。我們只要守住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我們就很能接受別人提醒了。

  《論語》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透過認真學習傳統文化而得到人生最高的享受,之後就不會受到各種物欲誘惑而變節,就像《禮記.學記》所說的「強立而不反」,遇到事情不會迷惑、不會違背師道,這樣的人才是理想的傳統文化老師。這段話我們也要提醒自己,我有沒有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陳校長請說。

  陳校長:上成下德法師,以及我們諸位同修學長,大家晚上好。尤其聽到法師說學習傳統教育無疑是人生最高的享受,弟子真的有這種感覺,因為從學了傳統教育,我在跟孩子的相處,還有跟自己的母親相處,都感覺到真的是受到利益。也常常因為關心母親,因為我們一直關心,母親也在改變。我舉個例子,母親已經一年沒有去佛堂了,但是一個心念,就是這個念頭希望母親可以到佛堂再去念佛。結果因為這樣常常關心,今天下午就跟媽媽說,「媽媽,我們下午去麻豆,明天早上去麻豆吃個碗粿好不好?」「麻豆,對,很久沒有去麻豆念佛了,乾脆禮拜天我們去麻豆念佛好了。」結果媽媽就要去佛堂了。這是第一個。我意思說只要那個念頭在,真的感應是不可思議。

  第二個,小女兒。因為學了傳統教育跟孩子相處也比較融洽,跟孩子一直在吃東西,只要動個念頭想吃什麼,小女兒就把那個菜夾到你的碗裡頭來了,那個感受也不可思議。

  再來,小女兒是在幼兒園教書,她說我們那個幼幼班的一直哭一直哭。我就告訴她說,妳念頭,妳那個念力要強,妳要為他好,妳要跟他相處,我很期待你可以不要哭,雖然他繼續哭,但是妳那個念頭愈來愈強的時候,他將來一定會愈來愈好。

  大女兒是在國中教資源班,就是比較不好帶的學生。她也期許,她發了個願心,希望小朋友可以多親近,讓她可以指導孩子多一點。因為這樣的一個念頭,那些小朋友,因為她這個國中老師,其實國中生是不好帶的,在普通班其實是問題都很多,但是每次上到大女兒的課,因為她時時關心孩子,讓孩子們都感覺到老師是真正的關心他,是真的為了他好,不厭其煩的勸解他,師生的互動就愈來愈好,結果她愈教就愈快樂。

  所以我一直在感覺就是,我們唯心所現、唯識所變,我們念頭,因為剛剛我們上成下德法師一開始也都一直講念頭念頭的念力,確實弟子是感受到念力它的感應真的是不可思議,真的我們念頭是正報,我們的環境真的是我們的依報,六道輪迴真的是我們的念頭造的,所有的善業也是因為我們的念頭而造善業的。

  感恩我們上成下德法師的教導,感恩,阿彌陀佛。

  成德法師:謝謝陳校長。我們在生活當中去感受經典這些教誨,會很有收穫、很有喜悅。老法師說一個念頭遍虛空法界,這是我們可以在生活當中去感受到。尤其諸佛菩薩都是至孝之人,我們有念頭想為父母好,佛菩薩都會加持我們的,感應不可思議。

  剛剛陳校長還提到說要請媽媽去麻豆吃碗粿,這裡面有一點滿重要的,就是面對父母長輩盡量不要讓他感覺你在要求他。陳校長這一點很柔軟,食碗粿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但是他母親馬上就聯想去麻豆,這是很善巧,麻豆,好像很久沒去念佛了。這都是很善巧,不會讓父母感覺到孩子在要求他,這點挺重要的。你假如看到你媽,「媽,妳今天念一千聲沒有?」那你媽媽看到你就很有壓力了。所以對上對下這些分寸我們要拿捏得妥當。

  也隨喜我們陳校長一家都是教育世家,真的教書是很有福報,也很有喜悅,因為我們用父母的心來對待學生,看到學生一點進步我們也會很喜悅。我們都學而時習,照著去做,就有內心的收穫、喜悅。老法師常說世味哪有法味濃,真的嘗到這些味道了,對世間這些財色名食睡慢慢的欲求就淡了。人那個欲不是說我們很強迫他他改過來了,我們要護持我們身邊的人慢慢把欲望放下,你有時候太高度要求,有的他反感,或者有的他沒信心了。其實我們很善巧的帶動他,一個人的精神層面一提升起來,他物質的需要慢慢自然就淡。我們去帶動他,還讓他如沐春風,不會讓他壓力很大,這裡面都有我們去體恤對方的心,他真正也嘗到法味了,他慢慢就放下了。就像老法師說,他去親近章嘉大師,章嘉大師一句話都不講,他也很舒服,很想坐在那裡,他也感覺到那種無形的磁場。老人家年輕的時候他就想,我就坐在章嘉大師面前就好,我也不去玩樂了,他感覺到那種味道。我們當老師的也要展現那種磁場出來,學生就喜歡親近我們。

  而且確實人之初性本善,哪怕是成績比較不理想的孩子,或者有先天缺陷的孩子,都是一樣的善良,只要我們是真心,都會把他們的善根喚醒。而且成績不好的孩子有時候不是天分不好,他缺愛,假如遇到一個老師真正愛護他、成就他,他的潛力會發揮出來。先天有障礙的孩子,他也是經歷了人生的苦難,真正遇到一個全然愛心的老師,有可能他會轉變成一個有意義的,甚至於是一個救世的人都有可能。我們現在看很多書局的書,先天殘障變成一個鼓舞大家對人生產生信心的老師。這樣的人好多國家都有,相信他們就是遇到全心愛他們的父母老師,他的人生反而也更有價值。

  感謝我們陳校長的分享,諸位同道,講到哪一段你很有體會,都可以跟我們分享。

  第二要放下瞋。傳統文化老師如果自身欠缺涵養,容易發脾氣,甚至於把怒氣發洩在學生身上,那就變情緒化了,無論是懲罰或者責罵的形式,都會傷害到學生,讓學生內心產生陰影,嚴重的時候甚至造成學生人格的扭曲,因而排斥傳統文化。這個現象確實是有,成德也遇過一些十幾歲、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他們也滿小就開始學了,但是因為老師或者長輩常常情緒化對他們,他們內心陰影很難抹去。這很能理解,為什麼?因為小孩他對老師是很崇敬的,老師假如用這種情緒對他,他一下子接受不了,調整不過來。曾經也跟大家談過,一個孩子對他的父母逆反,我們不要只是說你不可以這樣做,不要只是一味責備這個孩子,其實我們冷靜看,一個孩子他生出來,他最依戀的就是他的父母,為什麼他現在才隔了十多年的時間,變成跟父母情緒這麼對立?他的內心經歷過多少掙扎?

  老法師接下來講到的,老師必須充分落實「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德行。當父母也是一樣,當孩子有行為偏頗的時候,不要一味指責他們,我們也是有責任在其中。得到自己骨肉或者學生的信任,我們要對得起他們的信任,要讓這分信任成為他們健康的人格,進而把我們教給他的都能夠好好去做,他們人生就得大利益。父母老師就是一心為他好,他信任我們他就會依教奉行。但是假如我們反而情緒化,這對孩子的傷害還是滿大的。當然我們假如真的遇到這樣的孩子,也要安撫他們。

  其實老師也不是從小學的,在這個功利時代他們肯走這條路也是挺可貴的,但是畢竟境界也很多,我們引以為戒。再來你也成年了,用自己的行為去感動老師,讓老師自然生起慚愧。老師以前對不住的地方我們完全不放在心上,因為老師還是有為我們好的地方,我們去感他那些恩,去關心他,人都有本善,有可能我們就變成老師反思的一個增上緣。不然這樣的老師不調整過來,那造的罪業太麻煩,這是斷人慧命。

  這樣的老師情緒化的話,把怒氣發洩在孩子身上,那不是在弘揚傳統文化,而是在破壞傳統文化。《周易》說:「君子以懲忿窒欲」,君子基本涵養就是要克制忿怒,抑制貪欲、嗜欲。《論語》說的「不遷怒」,不要讓怒氣在心中繼續遷移發展,更不能發洩在別人身上。

  六字統攝萬法,這一句佛號統攝萬法,怎麼樣調伏脾氣?要靠念佛。我們平常行住坐臥、穿衣吃飯,把佛號提起來,心比較平,一有情緒上來很容易就察覺了。假如我們平常心都比較浮躁,這個時候稍有情緒起來也不容易察覺,到時候發完了才覺得不對就來不及了。所有的習氣,真的肯老實念佛,都能調伏得了。

  當然調伏瞋心不是一蹴可幾的,但是我們要下很大的決心去做,然後也可以請別人幫忙,請你另一半幫忙,請你最親的這些親戚朋友,只要發現你的火氣上來了,請他們要提醒你。比方說有一個默契,你就踩踩我的腳,或者是比方說就一直摸摸右頭,講好了,這個動作一起來就能提醒到,有人提醒就比較會警覺到。脾氣很麻煩,你一出去了傷自己的肝,暴怒傷肝,而且也很難收拾。

  我們講過六忍,其中一個就是老和尚接著說的,必須充分落實「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的德行,這是反忍。人為什麼脾氣愈來愈大?他就覺得都是別人錯,假如自己也有錯,那就不好意思,火氣就下來了,反忍。還有喜忍,別人都是來提醒我,我還有這個脾氣,太慚愧了,我都要去極樂世界的人,怎麼現在還被脾氣控制?就不好意思了,感謝他提醒我,喜忍。慈忍,念念為人著想,我們就不可能惡意向人了。

  學生做得不好的地方,老師一定要在自己身上反省、檢討、改進,而不是怪罪在學生身上。我們想到了李炳南老師有一次上課,他老人家真的是誨人不倦,教學三十八年,往生前幾天都還在教化。有一次學習學生態度不是很好,不夠恭敬用心,結果事後學生自己覺得不對了,下一節課就派代表拿教鞭呈給李老師,給老師道歉。李老拿著鞭子,「是我自己教得不好」,反省自己,打自己,「這個我拿回去,是我自己不好」。這一枝鞭子還放在台中蓮社李老的紀念館。假如同修還沒有去過台中蓮社,應該去我們的祖庭看一下,每一個李老留下來的物品都在給我們說法。印祖寫給他的書信都保存得好好的,對他老師給他的教導如此珍惜。那一件穿著的冬天的大衣,穿了一輩子幾十年,還是乾乾淨淨的,裡面的衣服都是補補丁的,很節儉。

  老法師講課的時候說,老人家圓寂了,結果學生去整理,整理到老師的襪子流眼淚了。祖師們他們都在給我們表演。有一本書真的大家好好去看,就是《雪公師訓》,很多弟子回想老師教導他的一段場景、一段話,每一個都很感人,這是我們從事教育工作很好的榜樣。

  不是怪罪在學生身上,掌握自己的情緒,保持理智與涵養,這是傳統文化老師非常重要的基本素質。老師對學生必須充滿愛心和耐心,有愛心就會有高度的教學熱忱,會真心去了解和體諒學生的狀況,發揮同理心,站在學生的立場去考慮,應採取關懷和鼓勵的方式,多關懷,多鼓勵,避免對學生身心造成傷害的言語與行為。老人家講得也是很細緻。

  其實我們冷靜觀察這個時代,物質愈強調了,精神就會忽略,所以現在的學生都缺愛的多。我們都聽到父母忙工作、做生意,孩子一二歲關在一個小黑房裡面,哭幾個小時都不去管他,只顧著賺錢,這個孩子十幾年後憂鬱症。你種那個因怎麼可能不呈現果相?所以很多孩子都缺愛。我記得我在教書那個年代就出了一個詞叫做鑰匙兒童,其實我是忽略掉了,不是我教書那個年代,我那個年代就有了,但是自己不知道自己家庭緣分好,門一推,媽,推開門那種感覺就很溫暖,有時候就聞到紅豆湯的味道。回到家好像你在外面受了一點什麼委屈,那個門一進去就化掉了。假如孩子一推開門冷冷清清一個人都沒有,為什麼這麼多孩子都跑到電動玩具店去?內心很缺愛、很苦悶,他很怕獨處。不獨處,心想不苦悶,找刺激。所以真正身心安定的人,你叫他去打電動玩具他也不肯打,那麼煩躁的東西,不相應。

  我們假如體會到現在的孩子太缺愛了,我們的同理心就出來了。愈缺愛的孩子愈敏感,你真正對他有愛心、有耐心,他會珍惜這個緣分的。我第一年教書的時候,全校常常打人的那個學生,他們班我沒有教,沒有我的課,但那學校小學校,才十二個班,所以也跟他會有互動。甚至於有老師都很討厭他的,但是其實這個孩子是嚴重缺愛的,你一關心他,給他本書看,他很高興。我給他的第一本書,《地藏王菩薩本願經畫冊》,他一看打人會墮地獄他就會警惕。

  結果那個孩子看完,他看了之後,有一天他就在老師辦公室外面走動,我一看他那個表情就有點靦腆。你看常常打人,但是你愛護他的時候,他那種很單純的心就流出來了。我一看就是來找我的,很靦腆的樣子,然後我就走出去了。一走出去,因為他長得很壯,他在他的臂上,他的手臂都差不多是我的兩倍粗了,畫了一尊釋迦牟尼佛。我當時候很感動,他要畫那一尊要畫很久,他假如畫二十分鐘,他那二十分鐘都在想佛。

  當時候他有一次也是犯很大的錯,然後就坐在玄關,我剛好走過去看到他的背影,一看很落寞,我就過去陪他坐下來,也沒講話。坐了一會他就說話了,他說:「老師我很想死。」你看這個孩子的內心。我說:「你為什麼很想死?」「沒有人喜歡我。」我跟他說:「人家為什麼不喜歡你?」「因為我都打人、罵人。」他也知道。我說:「你就不要打人、不要罵人,人家就會喜歡你了。」我講到這裡,孩子那個表情我終身難忘,他說:「老師,我很想改,可是我改不了。」這是他內心的吶喊,他很想改,「人之初,性本善」;可是他覺得他改不了,因為畢竟也養成習慣了,「苟不教,性乃遷」。一了解,從小他母親就跑掉了,他常常都到廟裡面跟比較不讀書的那些人在一起。萬法因緣生,都一定是有緣造成的。像這樣的孩子,你真的愛護他,他能感覺到的。

  我們教育工作者,老法師強調,首先要堅信人之初性本善,我們對這個信心不動搖了,我們就能從這個信心產生愛心、產生耐心了。有耐心就會心平氣和、不厭其煩的開導學生,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消化、吸收與提升。

  自己有時候會想到老法師教的教誨,會覺得這句話我二十年前就聽老和尚講了,怎麼我現在才體會得比較深一點?我都要二十年才有一點體會,才要消化吸收,我怎麼可以去苛刻要求學生聽了馬上就要懂、馬上就要做?有時候我們當老師的有一個口頭禪,「懂了沒有?懂了沒有?」當然這句話不是不能講,就是假如帶一點很急,「懂了沒有?」這樣學生會有壓力;假如是充滿了愛,「懂了嗎?」這樣當然沒問題了。有時候這種恕道,其實只要從我們自身出發,不難提起。從我們自身在修行,老法師給我講了多少年我都還沒改,學生我才講二三個月,那有什麼好怪他的?

  做老師的人最忌諱急於求成,最忌諱互相攀比。這些都是點出來我們當老師要修心,把攀比、急於求成要調伏下來。如果傳統文化老師落入了這樣的執著當中,就很難保持平衡的心態,很難避免思想言行落入偏差,就會給學生不必要的壓力與要求。尤其這種攀比會讓表現好的孩子傲慢,會讓表現不好的很自卑,這樣的教學,所有的學生都被我們害了。所以這些心念真的要調伏掉,我們還是回到人之初性本善,每一個人開竅的時間點不一樣,不能這樣比。我們閩南話說的,大隻雞慢啼,每個人開竅的時間不一樣。

  成德也是沒有落入攀比的痛苦,首先我很感謝我的母親,當時候我在讀小學成績不怎麼樣,我母親在同一個學校,假如是其他的老師都跳起來了,但是我母親從來不會拿成績在那裡數落我,沒有。再來後來遇到兩個老師都是教過我姐姐,然後還教我,也沒有拿我跟我姐姐比。我當然知道我差姐姐差太遠了,她都是全校第一名,但我這兩個老師教我,都沒有拿我去跟我姐姐攀比。甚至於我念高中了,這麼巧,我這兩個老師同時到我高中去參加活動。那個景象我現在一想都歷歷在目,好久沒看到老師,很高興,跟老師在那裡談話。結果這兩位老師其中一位男老師教我自然科的,後來他當校長了,他就喊著我的名字,然後對著我們另外那個班主任老師說,他是大隻雞慢啼,給我的力量很大很大。

  所以不能攀比,不然有可能一攀比就把學生的潛力給堵住了。這樣不理智的做法,最終受害的是學生的健康成長與傳統文化的美好聲譽。我們也得表好法,要為人演說,我們所做的是不貪、不瞋、不痴,我們就給學生很好的表法。

  今天就跟大家交流到這裡,謝謝大家。也歡迎,明天因為大家也都有預習,聊到哪一段大家特別有感觸,或者很有方法的,也請大家廣修供養,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