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深入,長時熏修

迴向的真正目的是什麼?-第327集

迴向的真正目的是什麼?-第327集

  迴向是擴大自己的慈悲心。我們凡夫心量很小,起心動念都為自己,很少替別人想,更難替社會大眾想。心量小是很大的過失,所以你修行不能開悟、不能證果,最大的障礙,你心量太小了,這是錯誤。佛告訴我們,我們本來的心量很大,經論上常說佛的心量,「心包太虛,量周沙界」,周是周遍,周遍恆河沙數的諸佛世界,那是我們的心量。現在我們這個心量小得可憐,兩個人都不能相容,夫妻都打架,還要鬧離婚,你說你這個心量多小!

  答問學佛(第2集) 1997/8

  

  迴向真正的目的是拓開心量。無論你修的是功德,無論修的是福德,果報我自己不享受,我將這個果報貢獻給一切眾生,這叫迴向眾生。貢獻給法界,這個範圍就更大了,真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迴向實際,迴向實際是自己希望求的就是無上菩提、明心見性,實際就是心性,我所作所為只有一個目標,求明心見性。所有一切果報都希望能利益一切眾生,所以迴向的用意是拓開心量,恢復自己的真心本性,是這個意思。

  答問學佛(第2集) 1997/8

  

  世間眾生念念都是為自身的利益,所以跟社會、跟其他眾生,矛盾衝突永遠不能夠避免。如果你把心量拓開,這問題就解決了。迴向意義在此地。所以小的誤會、小的衝突就統統都化解了。佛的偉大處,佛是把盡虛空、遍法界看作自己的家,家人對他有誤會,他對家人沒有誤會,這是真的這不是假的。盡虛空、遍法界是自己,我說家,還沒有說到貼切之處,盡虛空、遍法界是自己,這是跟你講真話,千真萬確一點都不假。

  地藏菩薩本願經(第49集) 1998/5

  

  在中國大乘經裡面常講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這是自性、本性,本來就是這樣的。我們沒有這麼大的心量,就是我們的心(心量)受到染污、受到障礙,不然的話,我們心量跟佛一樣。心量跟佛一樣,我們的智慧德能就跟佛一樣。什麼道理?佛在經上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你心量小,你生不出菩提來,菩提是廣大心量。

  淨土大經科註(第205集) 2012/2/22

  

  心量小到極處,就變什麼?就變成地獄。所以地獄其實很小,但是在地獄的人認為地獄很大,他自己不知道。極小的心量變現出來的,所以自私到了極處,是這麼回事情。佛的心量是圓滿的,含空容有,含空,心包太虛,容有,量周沙界,這叫無礙智。所以,如來知道自己,也知道別人,沒有一樣他不知道的。

  淨土大經科註(第205集) 2012/2/22

  

  佛法自始至終就是破我執。為什麼在修學過程當中教你發願迴向?迴向就是把你所修所學的一切功德、福德都送給別人,自己不要了,都是為別人修的,不是為自己修的。換句話說,把自己給忘掉,這是大乘破我執絕妙的方法,就是把這個我擴大,大而化之,這小我就沒有了。什麼是我?盡虛空遍法界就是我。為一切眾生著想,就是為我著想;為我著想,就要為一切眾生著想,這是消業障。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40集) 1984/12

  

  不為自己而為一切眾生,這是迴向,迴自向他。迴自向他,我們的功德是不是都沒有了呢?不是的。《地藏經》上講,如果自己修行不迴向,這個利益只能得一世,頂多得三世,如果迴向,那真是百劫千生福報享受不盡。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62集) 1984/12

  

  迴向就好比點燈,我這一盞燈點燃一切燈,一切燈統統點燃了,我這個燈還是燃的,並沒有滅!並不是我這個燈火一給他,我這個燈就熄掉了,沒有!只有更光明,為什麼?譬如一間房間,我點一盞燈,亮了,幾千盞、幾萬盞燈統統點燃了,更亮!把自己所修的功德擴大,擴大到無量無邊盡虛空遍法界,怎麼會有損失呢?不會有損失的。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62集) 1984/12

  

  迴向就是拓開心量,迴向就是無所求。我修積的一切善法,善將來一定有善果、有福報,有福報給一切眾生享,迴向眾生、迴向菩提、迴向實際,只有一個願望,願成無上道,願成究竟的佛果,然後才能普度一切眾生,這個心是圓滿的,這個心不是為自己。所以三種迴向,說實在話就是菩提心的圓滿,發菩提心是因,迴向是得究竟真實的果報。由此可知,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實現佛法,也就是說要實現佛對我們的教誨,佛教給我們,我們一定要把它做到。

  早餐開示 1998/8/30

  

  迴向是幫助你覺悟,所做的一切功德統統不要,統統把它忘掉。迴向實際,實際是真如本性,真如本性一法不立,清淨無為;迴向菩提,菩提是覺,迴向菩提是不迷;迴向眾生就是不染!這個福報善行是一切眾生的,不是我的,把我給忘掉,這叫做迴向。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142集) 198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