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深入,長時熏修

眾生大慈父 眾生所歸趣-全1集

眾生大慈父 眾生所歸趣-全1集

  經句:

  佛是眾生大慈父,一切眾生所歸趣。

  ——《佛說大方廣善巧方便經》

  

  開示:

  李炳南老師有說,你已經知道念佛法門,你不勸人念佛就不慈悲了。李老這段話很有意境,因為這個時代,黃念祖老居士說了,不念佛求生淨土,要靠自力出去不可能。不出去就又要長劫輪迴,我們已經知道輪迴的真相,又知道這個是可以當生成就的法門,而且是十念必生,不是開玩笑的。四十九年一切經濃縮,一部《華嚴經》;一部《華嚴經》濃縮,那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濃縮,第六品;第六品再濃縮了,十念必生,所以這個大法船我們得坐上來。

  弘護人才扎根班(第21集) 2020/11/8

  

  印光祖師比喻,我們要過這個生死海,可是我們的業很重,業重就容易沉淪、沉下去,沉到海裡去了。可是印祖講的,我們是塊石頭,很重,你把它擺到阿彌陀佛的大法船上,再重都沒關係,它把你撐起來了,帶業往生,你還是可以過生死海,可是你得坐上船。所以善導大師說的,「一心信樂」,相信;樂,很快樂、很想去,歸心似箭。

  弘護人才扎根班(第21集) 2020/11/8

  

  我就馬上想到好像是徹悟大師的一首偈,也供養給大家:「故鄉一別久經秋」,秋就是指年,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就好像三年。故鄉一別久經秋,就是我們忘了自性,離開我們的老家很久很久了,想回家了。所以「切切歸心不暫留」,時時刻刻想著要回家了,不能再沉淪、再輪轉了,切切歸心不暫留。「我念彌陀佛念我,天真父子兩相投」,天真父子,父親就是大慈父阿彌陀佛,孩子就是我們自己,兩相投,我們求回家,阿彌陀佛說,不要再受苦了,趕快回來。

  弘護人才扎根班(第21集) 2020/11/8

  

  所以你看祖師這些開示,都是他們的心境,他們也把真相講出來。「便就今朝成佛去,樂邦化主已嫌遲」,我們今天就往生,阿彌陀佛都覺得,你怎麼這麼晚才回來?所以要一心信樂,求願往生。「上盡一形」,就是盡形壽修念佛法門,叫上盡一形,「下收十念」,就是最低十念都可以往生。所以上盡一形,下收十念,所謂「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盡一形,下收十念,「乘佛願力,莫不皆往」,莫不皆往就是萬修萬人去,一個都不會漏掉。

  弘護人才扎根班(第21集) 2020/11/8

  

  所以李炳南老師這句話我們要放在心上,真的就只有靠這個才能出輪迴了,我還不盡力去介紹給每個人,那是我慈悲心不夠,大乘佛法是慈悲為本,一定要從這裡下手。但是大家聽我這段話不要執著,見到人就「你要趕快念佛了」。你是要護持他念佛,但你得看因緣,不要讓他產生誤會了。他現在能接受的,常常提醒他;他還不了解的,那得要先建立信任,他信任我們,我們就好慢慢引導他。

  弘護人才扎根班(第21集) 2020/11/8

  

  可是引導人要注意到,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這個欲是什麼?他現在最需要的。現在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他眼前的問題不能解決,他心煩意亂,你講其他的東西,甚至是講讓他覺得離他很遠的事情,雖然確實離他不遠,為什麼?無常迅速,我們隨時會遇到無常,但一般的人他沒有這個警覺性。所以你現在跟他一講阿彌陀佛,有些人可能會誤會,「我又還沒有要死」,他不了解。所以這個先以欲勾牽還是很重要,建立信任就後令入佛智。而且這個念佛對他的身心幫助很大的,都讓他明白,他就肯念了。

  弘護人才扎根班(第21集) 2020/11/8

  

  善導大師的話,「弘誓多門四十八,遍標念佛最為親。人能念佛佛還念,專心想佛佛知人」。這些話都是真話,千真萬確,沒有一個字是假話,我們要真正相信。四十八願全落實在一句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句名號是四十八願的總綱:換句話說,念這一句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全在其中,這個意思要知道。所以專心想佛,這就是《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上所說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就這個意思。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185集) 2015/3/1

  

  我們念佛佛知道,我們想佛佛知道,跟阿彌陀佛愈走愈近。你不想佛,你不念佛,一天到晚搞名聞利養,搞這個世間東西,那跟什麼結緣?跟六道輪迴結緣。念佛求生淨土不是嘴皮上說的,說的不算數,要看你行的,你是不是真幹。真幹要抓住一、要抓住專,我們這個經底下會念到,「三輩往生」的時候就念到了,「一向專念」,只要有一、只要有專,專就是一,一就是專,跟阿彌陀佛這個緣就結上了。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185集) 2015/3/1

  

  善導大師確實跟我們太親切了,教誨我們,他又說,「唯有念佛蒙光攝,當知本願最為強」。彌陀的本願是接引眾生、成就眾生,眾生的本願是深信切願求生淨土,都要能達到最為強,就必定得生。我們現在有,有本願,佛的本願我們知道,四十八願,真的不是假的,我們求生的本願還沒有這個強度,我們對於這個世間還有貪戀。百分之九十九的信願,還有一分貪心,能不能去得了?去不了,這一分貪心就能阻礙你九十九分的本願。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185集) 2015/3/1

  

  一定要知道,世間一切萬法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不要說等死再放下,現在就放下。放下,我們的願力就加強了,跟西方極樂世界就有感應道交,我們有感,佛有應。佛的應我們不知道,是因為我們的感有障礙,沒放下的,這是障礙,如果真正放下了,我們念佛,佛就現前;我們想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現前。像海賢這個樣子,海賢念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想佛,佛就現前;想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現前,真的不是假的。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185集) 2015/3/1

  

  於是我們就知道了,我們如果把阿彌陀佛六字洪名放在心中,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當中我們都能夠守住,心裡只有一句佛號,不受外面干擾,是不是華嚴三昧?是不是法華三昧?是!一點沒錯,跟念佛三昧是一不是二。為什麼?自性本定,他就一切放下了。淨宗有個方便處是什麼?你就抓住阿彌陀佛,其他放下。

  淨土大經科註(第95集) 2011/12/22

  

  我們抓住阿彌陀佛,這叫方便法門,這個就比華嚴、法華方便太多了。華嚴、法華我們入不進去,但是念佛三昧行。為什麼?它有個把柄,我們可以抓住,華嚴、法華沒把柄,抓不住,這個太難了。淨宗就是有這句佛號,阿彌陀佛這種善巧方便真的是太偉大了,用這一句佛號接引一切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裡面斷煩惱、消業障、成佛道。無比殊勝,這個機會決定不能錯過。所以捨,捨得乾淨,就抓住這個。

  淨土大經科註(第95集) 2011/12/22

  

  這個法門是指方立相,確確實實給我們指定一方,西方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教我們執持名號。你看,佛法破執著,這個法門就教你用執著。你不是喜歡執著,執著放不下嗎?把執著換掉,世出世間的執著放下,就執著阿彌陀佛。這是阿彌陀佛度眾生的善巧方便,巧妙到極處,你念這個名號就跟他相應。其實名號的意思,全是自性。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158集) 2013/2/3

  

  阿彌陀佛四個字,梵語音譯過來的,要翻成中國的意思,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無量覺。無量覺是什麼?自性。人人都有無量覺,人人本來是無量覺,所以《華嚴經》上佛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一點都不錯。阿彌陀佛就用無量覺做他的德號,勸導大家念這一句佛號,跟他就相應,跟他相應,跟自性相應。名號功德不可思議,名號功德無量無邊,真難信!如果真正相信,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他在現實這一生當中,就一樁事情,念阿彌陀佛。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158集) 201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