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深入,長時熏修

如何破執著?-第524集

如何破執著?-第524集

  平常我們講放下,放下就是捨,「捨即施捨,無所悔惜之義」,布施就是放下,自己決定不後悔,決定無吝惜,真正放下。放下什麼?底下跟我們說明,「謂以內法外法,一切皆捨」。外法就是身外之物能捨,內法是身體,或者是我們講我們的精神,我們的體力,我們的智慧,我們的技能,這都是在內。我們服務社會,服務眾生,不計較報酬,不計較代價,這叫捨。難捨能捨!

  梵網經(第14集) 1983/11

  

  所以老師教我的方法,一點一點放,先從身外之物放起,容易。身外之物我們最執著的無過於錢財,所以老師教我學布施,這真的,從跟出家人見面的頭一天,他就教我學布施。那時候我生活非常艱苦,自顧不暇,哪有錢去布施?老師問我,你一塊錢有沒有?一塊錢還可以。一毛錢有沒有?那沒有問題。你就從一毛、一塊開始布施,養成一個習慣。這些東西,如果把身外之物統統都放下,然後提升自己要把內財布施掉。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1集) 2008/5/16

  

  什麼叫內財?內財不是身外之物,把身體捨出去。怎麼個捨法?現在在道場裡面做義工的就是內財布施,我們講把智慧、把勞力、把精神、把時間奉獻給道場,奉獻給所有的同學們。不求任何果報,我們今天講報酬,不求任何報酬,這叫內財布施。內財布施的功德超過外財,超過身外之物。

  修華嚴奧旨妄盡還源觀(第1集) 2008/5/16

  

  諸位想想縱然你經教再熟悉,講得天花亂墜,你自己的身外之物一樣放不下,吝惜,這個內財更不必說了,內財、外財都慳吝,都捨不得,你所學的那些佛法、講的那些佛法都是假的,都不是真的,那是什麼?道聽途說,聽別人那麼講的,不是你自己的,為什麼?與你自己的覺性完全不相應。幾時到你自己完全放下了,與你的本覺性相應了,這個時候你所說的、所講的是從你本覺性裡面流露出來的佛法,不是道聽途說。展開經本不是說別人的,說你自性的佛法,不是跟著別人走的。

  梵網經(第14集) 1983/11

  

  佛告訴我們三界六道輪迴是怎麼來的?是由「我執」而來的。換句話說,念念都有自己,念念為自己,這是變現出六道輪迴。所以阿羅漢超越六道輪迴了,他憑什麼?阿羅漢「我執」沒有了。所以「我執」破掉了,輪迴就沒有了;「法執」破掉了,就明心見性了。法執就是所知障,我執就是煩惱障。有「我執」就有煩惱,有「法執」就有無明,所以破我執就超越生死輪迴了。

  無量壽經菁華(第2集) 1993/8

  

  佛教給我們如果念念都想自己,你這個「我執」天天在加重,你怎麼能出得了三界?小乘人修行困難,這個「我執」是無量劫來生生世世堅固的習氣,怎麼會破得掉?連晚上作夢也沒把自己忘掉,可見得真難!

  無量壽經菁華(第2集) 1993/8

  

  大乘方法巧妙,教我們起心動念去想一切眾生,利益大眾,逐漸把自己淡忘掉。起心動念所做所為,都要為眾生,不要想到自己。眾生有福,我這一生也有福。因為我也是眾生之一,不是眾生之外,眾生有難我也免不了。所以起心動念去想眾生,叫「惠利群生」,不要想自己,這樣就對了,而且盡心盡力去幫助這一些眾生。

  無量壽經菁華(第2集) 1993/8

  

  「志願無倦」,不疲不倦,認真努力去做。你就會做得很自在了。我這個身體現在在這個世間,幹什麼用的?替眾生服務的。我的身體健康長壽,眾生有福;我夭折、短命、死亡了,眾生沒福。這個身體與自己不相干,與自己沒有利害得失,是用它來做利益眾生的工具而已。這怎麼不自在!一樁好事做圓滿了,自己沒有功;做失敗了,自己沒有過;沒有功過,利益是屬於大眾的,所以志願就無倦了。

  無量壽經菁華(第2集) 1993/8

  

  業障的根源就是自私自利。一個人自私自利,什麼樣的業障都有;能夠把自私自利的心改掉,起心動念利益一切眾生,你的業障就從根拔掉了,沒有業障了。怎麼說沒有業障呢?沒有我了!沒有我,哪有業障?還有什麼障礙呢?這叫從根拔除。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40集) 1984/12

  

  什麼事情先想到自己有沒有利益?你這業障怎麼也消不掉,一天念十萬聲佛號也是枉然!天天拜梁皇懺,頭都磕破了,業障還是消不了。果然能把這個心擴大,起心動念都為一切眾生的利益著想,根本不想到自己,你也不要念佛、也不要拜佛,業障全沒有了。這是實實在在的話,要改過自新。過失根源就是自私,什麼都想到我,這是病根。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40集) 1984/12

  

  所以佛法自始至終就是破我執。為什麼在修學過程當中教你發願迴向?迴向就是把你所修所學的一切功德、福德都送給別人,自己不要了,都是為別人修的,不是為自己修的。換句話說,把自己給忘掉,這是大乘破我執絕妙的方法,就是把這個我擴大,大而化之,這小我就沒有了。什麼是我?盡虛空遍法界就是我。為一切眾生著想,就是為我著想;為我著想,就要為一切眾生著想,這是消業障。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40集) 198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