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欲所迫』,痴,愚痴,沒智慧,「貪欲之心,實根於痴,故曰痴欲」。痴壞事大了,所以人不能不讀書。讀書要讀聖賢書,古聖先賢留下來的,留了幾百年,留傳幾千年,千百年的歷史多少人讀過,證明一樁什麼?證明它是真理,它是真好,它才能傳到後世。如果說不好,沒有人印,沒有人留傳,早就丟掉了。凡是能夠傳幾百年幾千年的,一定是好東西。現在人說好說不好,這是現前一時,沒有經過歷史的考驗,經過歷史的考驗,那是真的不是假的。中國留下來的典籍,遠的像《易經》,至少三千年,如果要從伏羲氏畫八卦開始的話,伏羲到我們現在是五千年。這個書還能有錯誤嗎?有錯誤怎麼能傳這麼多年?一直到現在,還被一些人研究學習,把它用在自己日常生活當中。所以讀書開智慧,智慧開了,你能夠辨別是非善惡,你不會迷在物欲裡頭,你知道這些欲望,這東西害人,不是好事。好事古人應該要提倡,為什麼要節制它?尤其孔夫子定下一個標準,叫思無邪。我們今天講文藝表演,一定要記住,不能叫人看到了,聽到了,接觸到了,就會有邪思。什麼邪思?貪心,貪著的念頭起來。不能讓他有這個不好的念頭生起,這個可以,要有這種情形,不准表演,不准搬上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