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樂憶念過去諸佛,所修善根

2017-07-26 18:17}修訂

『但樂憶念過去諸佛,所修善根』。這是古人講的一念單提,我們只要這一念,這一念好,專念阿彌陀佛。我們看念老註解,「但樂憶念過去諸佛,所修善根」,這一句是從《宋譯》裡面節錄下來的。「但者,唯也,獨也。此二句與前二句,應一氣讀下」。前面兩句是萬緣放下,不起貪瞋痴欲諸想,不著色聲香味觸法,這是「萬緣放下」;但樂憶念過去諸佛,所修善根,這是「一念單提」,我們只要保住這一念,「此正淨業之綱宗」。

「《華嚴經》明,十地菩薩,地地不離念佛。」《華嚴經》修到登地,菩薩最後一個階段,十地圓滿就成佛,他們在最高階層修成佛之道,修什麼法門?統統是念佛。念佛如果不好,念佛如果有問題,到達最後、最高層,他為什麼要修這個法門?《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地地是從初地到十地,這十個位次,每一個位次的菩薩統統修念佛法門,給我們做見證。菩薩地位當中,十地菩薩位次最高,下面是十住、十行、十迴向,叫三賢,登地叫十聖。三賢還有修其他法門,八萬四千法門,登地就放下了,一向專念。念哪一尊佛?我不說大家心裡都明瞭,統統念阿彌陀佛。怎麼知道?華嚴會上,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他不念阿彌陀佛他念哪個佛?這不就清楚了嗎?

「本經《大教緣起品》云:去來現在,佛佛相念。」這說得更清楚了,過去佛、未來佛、現在佛,這四個字是講三世諸佛;佛佛相念,每一尊佛都念佛,阿彌陀佛念十方佛,十方佛念阿彌陀佛。「又《觀佛三昧經》云:爾時會中即有十方諸大菩薩,其數無量,各說本緣,皆依念佛得。」念佛得什麼?成佛。這都是經上的經文。十方諸大菩薩無量無邊,大家都說的是你怎麼成佛的?你修什麼法門成佛的?最後都說出來,統統是念佛。成佛必定要通過十地,十地既然地地都念佛,哪有不念佛的道理?前面講十地菩薩念佛是告訴我們,菩薩成佛最後一個階段修什麼;這個地方這一段話是為我們做證明,每一尊菩薩都說出成佛的本緣是依念佛得到的。

「又佛告阿難:汝今善持」,持就是持名,「慎勿忘失」,不能把這個事情忘掉。什麼事?念佛,佛號。「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皆說如是念佛三昧」。釋迦牟尼佛來給我們做證明,「我與十方諸佛及賢劫千佛,從初發心,皆因念佛三昧力故,得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就成佛,如來果地上所證得的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在梵文稱之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翻作無上正等正覺,就是一切種智。本師釋迦牟尼佛來給我們做證明,不但世尊一個人,賢劫千佛(這是我們眼前的,娑婆世界的,這一個大劫當中有一千尊佛出世,釋迦牟尼佛是第四,彌勒來成佛是第五),這一千尊佛修行證果,從初發心,都是因念佛三昧故,得一切種智。賢劫千佛怎麼成佛的?念佛成佛。「是故彌陀亦如釋尊及十方如來,從初發心,皆因念佛三昧證無上菩提,故但樂憶念諸佛也。」這個樂是喜歡、樂好,喜歡憶念諸佛。諸佛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名號可以翻作諸佛。「阿彌陀佛」這句話是梵語,要是把它完全翻成中國字不是不能翻,尊重不翻。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阿彌陀佛就是無量覺。那我們想想,哪一尊佛不是無量覺?無量覺就成佛,成佛就證得無量覺。無量覺就是此地講的一切種智,無上菩提,菩提是覺,就是無量覺。所以這段話非常重要,世尊在此地親自為我們作證,證無上菩提,故但樂憶念諸佛也。

下面,「所修善根,指諸佛所修之功德」。怎麼修的?「憶念佛德」。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五劫修行,成就極樂世界的報土。報土的由來我們要知道。他是參訪,我們現在講研究考察,十方一切諸佛剎土,取長捨短,一切諸佛剎土裡頭好的統統採取,不好的不要。所以造成西方極樂世界,這個世界超過一切諸佛剎土,因為它是集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真善美慧之大成,沒有能超過極樂世界的。憶念佛德,這是阿彌陀佛的成就。「感恩圖報」,我們用什麼方法感恩?用什麼方法報恩?信願持名,往生淨土,就是報阿彌陀佛的恩。到達西方極樂世界,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第十八願裡頭說的,沒功夫,一生作惡,五逆十惡,沒有念過佛,是不信佛,臨命終時地獄相現前,這時候害怕、恐懼了,遇到善友勸他信有極樂世界、信有阿彌陀佛,發願求生淨土,去極樂世界的條件具足了。再念個十聲,甚至於一聲,一聲怎麼?他就斷氣,沒有念到十聲他就嚥氣了,都能往生,阿彌陀佛來接引他。生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確實有四土三輩九品,階級不一樣,可是怎麼樣?它平等待遇。這是十方世界沒有的,極樂世界獨創。待遇平等就是說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跟實報土往生的法身菩薩智慧平等、道力平等、神通平等,一切受用統統平等。這個地方不去,你還想到哪裡去?想去就要全力以赴,我們把這個世間徹底放下,阿彌陀佛說現在我就帶你去,馬上就走,沒有考慮的。你還有沒有什麼罣礙?沒有了,什麼都沒有了,真能去得了。我們時時刻刻都要有這個念頭,真去得了,佛到時候真來接引,我們一點都不懷疑。懷疑,他不來了;我們把他靠定了,決定沒有懷疑。

所修善根,指諸佛所修的功德。「憶念佛德,感恩圖報,思欲齊等,是名憶佛」。經裡面講的這個,非常重要的開示,不要多,這幾句記得就行了,放在心上。懷念阿彌陀佛的功德,感恩他建立西方極樂世界,接引我們這些造作惡業的眾生,我們也能有機會往生不退成佛。到達西方極樂世界,跟法身菩薩智慧、神通、道力平等。

我們知道「念佛最勝」,這一句要記住,所以《華嚴》十地菩薩,地地都念阿彌陀佛。「今欲齊等,故亦當持名念佛。名具萬德,總攝一切善根」。我們還要修什麼?無論修習什麼善根,都比不上這一句佛號。為什麼?這一句佛號總攝一切善根,一句佛號,所有一切善根統統具足,一樣沒漏。這一句佛號,所有一切諸佛的名號都在其中,一個都沒漏。乃至於菩薩名號,菩薩名號是修德,佛的名號是果德,圓滿的修德、圓滿的果德也在這一句阿彌陀佛,念這個一切都念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