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實安住,就是安住真實智慧無為法身

2017-07-26 18:17}修訂

所以如實安住,就是安住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懂吧?保證你這一生圓滿成佛這是真實智慧。現在這個身就是無為法身,為什麼?你這個身沒有一個妄念,妄想、雜念、分別、執著全放下了,心裡頭只有一句阿彌陀佛 ,或者是你有觀想,只有一尊阿彌陀佛,除這個之外統統放下,沒有第二個念頭,這就是無為法身。修無為法身的方法,這就是《往生論》裡面所說的入清淨句。這個清淨有兩種清淨,「一者,器世間清淨」,就是極樂世界講的,十七種器世間的莊嚴。「二者,眾生世間清淨」,眾生世間就是往生到極樂世界這些菩薩,在極樂世界生 活、修學的環境。一定要知道,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度化眾生,一生,不要到第二生,一生究竟圓滿成佛的道場 ,真實道場。他這個國土,沒有國王、沒有上帝,也沒有我們這社會的組織,士農工商,沒有。極樂世界非常單 純,一個是老師,一個是學生,老師是阿彌陀佛,學生是十方世界時時刻刻往生到極樂世界這些人,學生。每一天去的很多,每一天在裡面成佛的也很多,成佛畢業了;成佛之後到他方世界,跟自己有緣的眾生示現八相成道 ,教化眾生。從離開極樂世界到一切剎土裡面去示現成佛,無比殊勝莊嚴。

「此一法句」,包括前面講的兩種清淨,與上面,就是《往生論》裡面所說的三種莊嚴。「故云:具足莊嚴」,具足莊嚴這句話不是空話,實實在在,故云具足莊嚴。「如《往生論註》」,這個註解是曇鸞法師作的 ,《往生論註》作得非常好,「此莊嚴事,縱使毘首羯磨(毘首羯磨乃天帝名。此天善工藝,巧變化,司建築) 」。這就是現在建築師,這是天上的建築師,天宮建築由他們來包辦,毘首羯磨是他們的領導人。「工稱妙絕,積思竭想,豈能取圖」,取圖是描繪,沒有辦法,這太好了,無法想像。「性者,本義也。能生既淨,所生焉得不淨」。能生是清淨的自性,常寂光,所生的是下面四土,不僅僅是實報土。實報土是法身菩薩住的,方便土就是我們講的四聖法界,十法界裡頭聲聞、緣覺、菩薩、佛,方便土是四聖法界,下面同居土是六道,全是淨土, 法性土。法性是能生能現,所以極樂世界跟十方諸佛所居的剎土不一樣,十方世界諸佛居的剎土是阿賴耶變現的 ,像《華嚴經》上告訴我們,「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是真心,就是自性,能大師所說的「何期自性,能生 萬法」,就是唯心所生所現,但是後頭有一句,十法界依正莊嚴,十法界包括六道,唯識所變。為什麼西方世界沒有識?完全是法性,同居也是法性土,這不可思議。因為每個往生極樂世界的人,阿彌陀佛以他的願力,以他的神通、道力幫助我們把八識轉成四智,花開見佛悟無生,這就轉識成智,所以身是法性身,土是法性土。往生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是平等法界,確確實實有四土三輩九品,但是它平等。身相,每個人的身體、體質跟阿彌陀佛相同,紫磨真金色身;相好,阿彌陀佛的相好,《觀經》上講得清楚,身有八萬四千相,相有八萬四千好,每一個相;每一個好放八萬四千光明,每一道光明裡面都可以看到十方世界諸佛菩薩在講經教學,教化眾生。凡 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所得的身相亦如是,平等的,平等,心就平了。

你看我們這個世界眾生心不平,為什麼?不平等,相貌不一樣,相貌好的傲慢,相貌不好的有自卑感, 在人面前總覺得比別人低一等,這是煩惱。傲慢是煩惱。所以佛不讓他那個世界所有往生的人,有引發煩惱的緣 ,因是有,沒有緣。所以帶業往生,帶著業到極樂世界,業會不會變成果?不可能,那裡沒有緣,因加上緣才有 果。極樂世界你帶的業,阿賴耶識帶的業,但是它沒有緣,所以它不會結果。我們想轉識成智是在什麼時候?應 該是往生的時候,坐上蓮花,蓮花就合起來,佛拿著這個蓮花帶到極樂世界放在七寶池裡頭,等到他完全轉過來了,花就開了,花開見佛悟無生。無生法忍是什麼地位?七地以上。無生法忍,是那樣的階位,不是自己修的, 是阿彌陀佛願力加持的,無量功德加持,你才能真正轉過來。這都是非常稀有。所以能生的是性德,能生既淨, 所生焉得不淨。

「故經言,隨其心淨,則佛土淨」。這兩句話重要,我們要把這八個字記在心上,我們修淨土要修清淨 心,心淨則土淨。清淨心怎麼修?老實念佛修清淨心,念佛沒有雜念、沒有妄想。我們基本的概念,念不念佛?念佛,有時間就念佛,希望佛號不離口、不離心。佛不離心,號不離口,要這樣去念,跟極樂世界完全相應,這 才好。如果不念佛就會打妄想,妄想就造業,業就有報,很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