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經如實安住,即是安住真實智慧無為法身

2017-07-26 18:17}修訂

念老舉《往生論》上的話來說,「又向說佛國土功德莊嚴成就,佛功德莊嚴成就,菩薩功德莊嚴成就」。這三句話是《往生論》上的,我們都學過,好像學過很多遍。佛土功德莊嚴成就有十七種,我們要想略略的對極樂世界有個概念,這不能不知道,極樂世界好在哪裡,我們這個世界比不上,十方諸佛剎土也比不上。在佛的成就,佛是老師,就是阿彌陀佛,講了八種。菩薩莊嚴成就,菩薩是往生的人,就是往生到極樂世界,前前後後,極樂世界成就到現在,成就到現在十劫了。沒有說中劫、大劫,那就是大劫,如果是中劫、小劫,他會註明,沒有註明都是大劫。十個大劫,時間很長了。菩薩說四種功德。

極樂世界我們看透了,看明白了,它是什麼?阿彌陀佛的大道場,阿彌陀佛的活動中心。他這個活動中心可了不起,對象是哪裡?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的有緣人,統統到我這來。法性土,法性土之大沒有邊際,它能容得下,不感覺得人多。極樂世界,我們讀了這麼多的經論,沒有聽說那個地方有政府,沒聽說,沒有聽說有上帝,沒有聽說有國王、有總統,沒聽說,沒有政治組織。而且沒有士農工商,我們這個社會各行各業,極樂世界沒有。極樂世界人不需要吃飯,所以那個地方沒有飯店,極樂世界的人不需要住旅館,所以那個地方也沒有這些,這些行業都沒有。極樂世界只有兩種人,一個老師,一個學生,學校,不可思議!

老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有能力化身,化多少身?化無量無邊身,極樂世界有多少人,他就化多少身,一個身一對一的來教學,到哪裡去找?你想學什麼他就教你什麼,你不會妨礙別人,別人不會妨礙你,單獨教學。喜歡在一起,行,他有大講堂,阿彌陀佛在大講堂講經教學沒有間斷過,只有在那裡上課,沒有聽到下課。為什麼?他不需要下課,壽命無量,不需要飲食,不需要睡眠,身體永遠健康,不需要出去散散步,活動活動,都不需要。我們所看到的現象,生到極樂世界花開見佛,走進阿彌陀佛講堂,你的座位上頭有名字,給你準備好了,你坐上你的座位。什麼時候你想離開?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你就想離開了,沒有到這個程度不想離開。

還有一個殊勝不能不知道的,在阿彌陀佛講堂,阿彌陀佛沒有離開,從來沒有離開過,所有的學生也沒離開,所以「今現在說法」就是講這回事情。雖然沒有離開,你看,阿彌陀佛分身無量無邊,到遍法界虛空界去幹什麼?接引來往生的人,他分無量身接引無量無邊的眾生,到極樂世界去求學。每一個往生的人,即使下下品往生,我們講一年級,小學一年級,從這念起,這樣的學生也有神通,像阿彌陀佛一樣,能分無量無邊身,也是到十方諸佛國土,去幹什麼?去拜佛。拜佛,供佛修福,福報,聽佛講經教學,聞法,所以他那個化身到十方世界,一切諸佛講無量無邊法門,他統統學會了。在極樂世界成佛的時間很短,不長。這個地方能不去嗎?去到極樂世界,十方諸佛的世界你就統統到了,你有能力天天觀光旅遊,福慧雙修。這才是真正進了佛學院,阿彌陀佛佛學院,阿彌陀佛佛教大學,不可以不知道。天親菩薩《往生論》是他往生到極樂世界畢業了,在我們這個世間,把他的在極樂世界修學心得、經驗、感想給我們做報告。三經一論,這淨土必修的課程,現在是五經一論,這一論就是《往生論》。

我們接著看,「此三種成就」,就是國土成就,這道場成就,阿彌陀佛的成就,往生極樂世界這些人的成就,這三種成就「願心莊嚴」。阿彌陀佛帶頭發的四十八願,每個往生的人,見到佛之後,自自然然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這叫願心莊嚴;「應知」,我們修淨土同學應該要知道。「略說入一法句」,用一句話來說。「一法句者,謂清淨句」,什麼叫清淨句?「真實智慧無為法身」。這就說成一句,一句就全包了。「今經如實安住」這句話,「即是安住真實智慧無為法身」。我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