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意,我要上上品往生

2017-07-26 18:17}修訂

「《涅槃經廿七》曰:二種莊嚴,一者智慧,二者福德」,這兩種。福慧同時要學,有智慧沒有福報,不能教化眾生,教化眾生,有智慧要有福報,兩者俱全。單有福報沒有智慧也不行,有智慧沒有福報也不行,所以菩薩福慧雙修。你看看極樂世界的菩薩,他們做得圓滿,因為他們智慧大,福報也大。智慧,能真正明瞭通達諸法實相,萬法的真相;福報,能現無量身,跟阿彌陀佛一樣,能分身、能化身無量無邊,到十方世界去供佛,修福。修福沒有比供佛更大的了,那些菩薩天天在修。供養的供養具,就是供佛的這些禮物,也都是變化所作,隨心所欲,從手裡頭自然就生出來,這修福。供佛之後,一定是坐下來聽佛講經說法,這是修慧,你看福慧雙修。誰講經?佛講經。這極樂世界人你說有多大的福報!十方世界,過去現在未來,諸佛無量無邊,他同時可以供養,每一尊佛的面前都有他的化身,化身真管用。諸佛所說的經不是一樣,真叫千經萬論,同時接受了,同時消化,同時明白了。

我們看到經上這些記載非常羨慕,羨慕,怎麼辦?信願持名,求生淨土,生到極樂世界,就跟他們一樣,沒有差別。所以最重要的,祖師大德都提醒我們,要把往生的條件掌握到,真能往生。品位高下別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不好,為什麼?還要增高品位,好像還有競爭的意思在,競爭是煩惱。要像蕅益大師一樣,往生到極樂世界下下品往生,我就很滿意了。到極樂世界去,阿彌陀佛是老師,跟他學習,從哪個班級學起?從一年級學起,小小班一年級學起,就非常滿意了。我們要有這個心,不要去爭品位。但是佛要念,念得有功夫,到極樂世界自然插班,不是有意的,無論是哪個品級往生,都是自在的,沒有起心、沒有動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必須如是,念佛才有功夫。如果有意,我要上上品往生,拼命念佛,目的就是上上品,很可能到臨命終時你去不了,為什麼?煩惱沒斷,還有競爭。這個念頭不好,怕的是在臨命終時有魔障現前,去不了。所以我們要一心求往生,不計品位,不要把品位放在心上,好,蓮池、蕅益大師,都給我們做了示範。經要搞清楚、要搞明白,確確實實是這麼說的。

我們要留意到,往生就是信跟願,《要解》上講得多清楚,能不能往生全在信願之有無。我們真正相信有極樂世界,沒有懷疑,如果有懷疑要聽經,經幫助我們斷疑,懷疑是真相沒搞清楚、沒搞明白。不懷疑的人善根深厚,懷疑的人善根比較薄,要在這上面補,補功課,那就是多讀經、多聽經。經,聽個三十遍、五十遍、一百遍、二百遍不算多,聽多了,信心真的相信了,真的堅固了,你就決定得生。品位高下是念佛功夫的淺深,念佛的功夫分三等,第一個功夫成片,就是清淨心現前;第二個,平等心現前;第三個,覺,覺是大徹大悟,理一心不亂,平等是事一心不亂,清淨心是功夫成片,這是功夫。我們不求,念久了自然得到,這是好事。可是障礙功夫的,是對於這個世間的留戀,在這個世間要看破,樣樣都要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