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個重要的意思,第一個,「阿闍王子等聞經歡喜,發願成佛,如阿彌陀佛,釋尊即為證明。是為啟發我等」,他們阿闍王子聽經歡喜就發願求往生,我們今天聽到這個經,也應當像阿闍王子一樣,「發起大願」。這個大願就是求生極樂世界,就是去拜老師,到極樂世界拜阿彌陀佛做老師。介紹人是本師釋迦牟尼佛,本師為我們介紹的,勸我們信願持名,求生淨土,做阿彌陀佛的學生,很快速,你就圓滿證得無上菩提。這是阿彌陀佛 的本懷,也是釋迦牟尼佛的本懷,佛菩薩都希望我們早一天成佛。
「二者佛說是諸王子」,這些跟阿彌陀佛有緣的人,「已於無量劫中行菩薩道,過去生中即佛弟子,故今復相值」,這句話很重要。大乘經裡頭佛說過不止一次,告訴我們,念佛往生淨土的人不是凡人,無論你用什麼方法往生淨土的,總而言之,你過去生中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如來。這一次,今天我們遇到這個法門,你為什麼能生起信心?為什麼能往生極樂世界去作佛?是得無量諸佛威神的加持,這心才發得起來。如果沒有過去修行的這些功德,這個真因,今天遇到你發不起這個心。那我們遇到了,心發不起來怎麼辦?知道我們過去生中供養諸佛如來,那個量還不夠,現在補!怎麼補法?念佛就是補。我一得閒就念阿彌陀佛,就能把它補足。 這個要有信心。所以過去生中生生世世都是佛弟子,才有這樣的善根、這樣的福德,像阿闍王子一樣。所以這一次我們又碰到一起來了,這是表示「一切諸法不離因緣」。過去生中我們結的緣,我們無量劫前就跟阿彌陀佛就有緣,所以這一生往生不是難事。這一生,「今日得遇此經,聞是淨宗妙法,亦必多生以來,蒙受兩土導師教化濟度」。這個殊勝的法緣,最重要的是我們自己要肯定,自己要敢承當。如果客氣,不敢承當,那就當 面錯過,太可惜了。遇到這個法門,跟本師釋迦牟尼佛緣很深,跟阿彌陀佛的緣也非常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