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法門是真實不壞之法寶

2017-07-26 18:17}修訂

「佛告阿難,住於念佛者,心印不壞,亦復如是」。這四句很重要,說明念佛心印真寶,不是假的。「故知念佛法門是真實不壞之法寶」,我們要認真學習。「此念佛妙法,心作心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這幾句話禪宗上常說的。「自心起念,還念自心,以佛果覺,作我因心,故令因心,頓同果覺。住於念佛,心印不壞,功德之寶,正是此心。故此心印,稱為寶印」。這些言語很簡單,非常重要,我們要深究,不能含糊籠統念過,為什麼?它能幫助我們斷煩惱化習氣,讓我們功夫得力,讓我們真正體會到念佛有效果,往生有把握,這一句話重要。

幾個人念佛有把握?我們年輕時候親近懺雲法師,這在台灣是很難得的一個大德,我向他請教,我說老法師念佛,往生有沒有把握?他給我們說實話,沒有把握。為什麼沒有把握?他有個茅蓬,雖然很簡陋,裡面住了五個人,他也要管人,也要管事,也要跟信徒們應酬,要不然供養沒有來源,這些都是他的煩惱。所以我們才想到,道場愈大,煩惱愈多。學佛清淨心是第一關口。心不清淨修什麼?修福,這個可以,修福德,不是功德。福德能幫助你生天,幫助你來生得好報,不能了生死,不能出輪迴,還是業力做主,所以它麻煩大。我們如何能把業力轉變成願力,我們就成功了。我們除了自利就是利他,利他還是自利,要明白這個道理。怎麼說利他也是自利?將利他這個好事功德迴向給求生淨土,這就轉利他為自利。總而言之,我們的目標、方向就是一致的,決定不改變的,就是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個重要。所以要知道,把念佛法門稱為真實不壞的法寶。

下面又說明,念佛妙法,它妙極了,九法界眾生修這個法門統統得益。九法界上面是菩薩,菩薩推到最高等覺菩薩,念不念佛?念佛,文殊菩薩念佛、普賢菩薩念佛,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的,上從等覺菩薩,下到地獄眾生,只要符合信願持名,沒有不生極樂世界的。極樂世界雖有品位不同,但是那個世界是平等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是平等法界,這就妙了。如果還有,真有四土三輩九品,那就不能稱為妙。有四土三輩九品,但是統統是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是法身菩薩,是圓滿證得三不退的菩薩,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三種不退轉統統得到。心作心是,這一句講的是道理,《觀經》上所說的,「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淨土法門的理論就這一句。為什麼念佛能成佛?因為本來是心是佛,本來是佛,現在我念佛,是心作佛,當然得是心是佛,不是沒有理論做依據。所以信願持名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性修是一不是二。性是自性本具,我們迷了自性才要修,修的就是性。阿彌陀佛就是性德,究竟圓滿的性德,所以全修在性,這個修就是信願持名,全修在性,全性起修,是一不是二。

自心起念,還念自心。這個念佛佛號,是從自心起來的,念的這個阿彌陀佛就是自性,就是自己的真如自性,就是自己的真心,真心就是佛號,佛號就是真心。以佛果覺,作我因心,這句佛號是阿彌陀佛的果覺,究竟圓滿的大覺。我今天就念這個佛號,往生極樂世界去成佛,把這個佛號當作我的因地心,心跟覺是一,因跟果不二。故令因心,頓同果覺,頓,當下就是,沒有前後,現在就是果覺。信願念佛,這一句佛號就是果覺。果覺在現前,沒有前後,因心果覺一如,不二。住於念佛,心印不壞,念頭就住在念佛上,心裡頭只住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雜念、沒有妄想,這就是住於念佛,這個心印永遠不壞,一切時、一切處它都不壞。功德之寶,正是此心。故此心印,稱為寶印。念老這句話總結得非常好,功德之寶就是這個心,就是念佛的心,信願持名,一心專念,這就是寶印。

「彌陀大願,普度眾生成佛,為踐此大願,故大開法藏,廣施無盡功德所嚴無上之寶。即此信願持名之真實法寶也。」這四個字出現了,信願持名,信願持名重要。這幾句話我們要細心去體會,句句是真言,真實語。特別是說出功德之寶是什麼?就是這個心。這心是什麼心?真誠、恭敬,求生極樂世界的心。要用真心,不能用妄心,妄心就錯了,用妄心就不是功德,福德,那差太大了。福德,充其量生天,生欲界天,色界天都沒有指望,這是不能不知道的。欲界天壽命長,忉利天上去夜摩天,夜摩天再上去兜率,再上去自在天,最上面他化自在天。欲界六層天不需要禪定,念佛不求往生,可以達到這上面。但是壽命到了,再往下墮落,不會向上提升,肯定往下墮落。這些因果報應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我們不幹這個事情,我們求生淨土,求生淨土這才真正是寶印。

下面,彌陀大願,普度眾生成佛,大願在此地,阿彌陀佛希望我們早一天成佛,為踐此大願,所以大開法藏,廣施無盡功德所嚴之無上之寶。這個無上之寶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用這個方法。西方極樂世界是教學,佛在那裡幹什麼?今現在說法,不是過去、不是未來,現在,他的教學沒中斷。學生在那裡聽經,聽到成佛,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他才會離開講堂,沒有到徹悟他不離開講堂。那個地方人不需要飲食,方便,無量壽,不要飲食,所以他那個盤腿一坐,坐上一千年、坐上一萬年,很平常的事,不稀奇。大徹大悟,他成佛了,成佛他才起座,他離開講堂;沒有大徹大悟,不肯離開講堂的。你看離開講堂都成佛了,都徹悟了。所以這個大願,真實法寶。

「住於念佛者,心印不壞」,我們這個念頭住在念佛上,念念都是阿彌陀佛,心印不壞。「實為一大藏教之眼目」,那就是一大藏教,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教之眼目,就是最重要的。一個人有眼目,他才能看得清楚,要沒有眼目是一片黑暗,這個眼目是大放光明。「持名念佛時,即是心印放光時,故云:一聲佛號一聲心」,這句話說得好!「故《大集經》曰:若人但念阿彌陀,是即無上深妙禪。」念佛,要不要再學禪?不需要了。為什麼?禪在佛號當中。這佛號不但是禪,是無上深妙禪,超出了禪宗。為什麼?禪宗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它這個佛是分證佛,不是圓滿佛。為什麼?無明破了,智慧開了,無明的習氣沒斷。斷習氣可不是容易事情,為什麼?沒有方法斷,你有方法,就起心動念,就往下墮落。這個時候不起心、不動念,用什麼?隨它去,時間長了自然沒有了。多長時間?三個阿僧祇劫。三個阿僧祇劫,無明習氣斷乾淨了,才證得究竟果位。淨宗不需要,淨宗一下就可以能成就,所以它是無上深妙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