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2017-07-26 18:17}修訂

所以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就是心裡什麼都沒有,生什麼心?生度眾生的心。度眾生的心是一,度眾生的手段是千變萬化,那叫什麼?善巧方便。像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應以什麼身度就現什麼身,應該給他說什麼法就說什麼法,完全是應機;不是佛菩薩想教他什麼,不是的,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個要懂。不是隨自己,自己沒有,無所住,完全是順眾生。普賢十願,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決定沒有自己,有自己就是凡夫,這個不能不知道。生什麼心?生心裡頭最重要的、根本的就是慈悲心。慈能與樂,悲能拔苦。佛陀在世間教化眾生的目的只有一個,古佛如是,今佛如是,未來佛亦如是,不會變的,什麼目的?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離苦,離究竟苦,究竟苦是什麼?是六道輪迴、是十法界。幫助眾生脫離六道、脫離十法界,叫離究竟苦。得究竟樂,究竟樂是西方極樂世界;換句話說,把這個眾生,幫助他、送他到極樂世界去親近阿彌陀佛,這叫得究竟樂。所以千經萬論處處指歸,都是指導你到西方極樂世界。你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諸佛菩薩度這個眾生圓滿了,他真正得度了,這一點我們不能不知道。

我們度眾生同時要度自己,度自己不妨礙度眾生,度眾生不妨礙度自己,肯定幫助自己提升。自己的目標就這兩句話,「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在淨土法門,而生其心,生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之心;通途來說,生一切諸佛四弘誓願之心。菩薩為眾生表演都是表法,表演什麼?發大願,不為自己,為一切苦難眾生。為什麼?一切苦難眾生跟自己同體,都是迷失自性變現出來的境界。做惡夢,受的那些驚嚇都是冤枉。為什麼?根本就沒有,都是自己妄念變現出來的,不善的念頭,貪瞋痴慢疑、七情五欲都從這個地方變現出來的。這些東西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而且說穿了,它根本就不存在,你以為它存在,實際上根本就不存在。為什麼說它不存在?它頻率太高,它存在的時間是二千兆分之一秒。一秒鐘二千兆次的生滅,哪一個生滅是真的?沒有一個是真的,全是假的,你所看到的統統是幻相,真相一個也沒看到。

我們用電影的影片來做比喻,比較容易有個概念。影片是動畫,放在放映機裡面,讓它在一秒鐘二十四次的生滅,這個速度之下,我們在銀幕上看到它的幻相,好像是真的。畢竟放映機還有振動,所以那個電影銀幕上畫面有跳動,輕微的跳動。如果是一張,二十四分之一秒,我們肉眼看不見,會只看到一道光一閃沒有了,二十四分之一秒,沒有了。看到一道光,光裡頭有什麼沒看清楚,沒看見,這眼睛不管用。電視,早年的黑白電視,黑白電視的頻率比電影放映機高,一秒鐘五十次,電影是一秒鐘二十四次,電視五十次,所以你看它很穩定,沒有看到它跳動。現在的電視,彩色的,數碼的,一秒鐘一百次。一秒鐘畫面要像電影底片一樣是一百張底片,所以完全看不到它波動的痕跡。才一百張,一秒鐘一百次。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一秒鐘二千一百兆次,單位是兆。這是什麼?現實的環境。彌勒菩薩說穿了,我們生活在二千一百兆次生滅波動所產生的幻相,整個宇宙。整個宇宙假的,不是真的,你把它當真就錯了。

了解真相之後肯定,沒有懷疑了,要著重有個很明晰的概念,那就是全體是不可得,空無所有!就是應該什麼態度?應該無所住,決定不能把一樣東西,人事物,不可以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你的心就被它干擾,就錯了,你就迷了,你就變成凡夫。看得清楚,聽得清楚,心裡乾乾淨淨,什麼都沒有,對了,你完全用真心,你跟諸佛菩薩沒有兩樣,這個菩薩是法身菩薩,不是普通菩薩。而生其心,心就是回應,外面境界是感,你自然就有回應,這個回應叫而生其心。有沒有起心動念?沒有;有沒有分別執著?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