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藏菩薩亦復如是」,因為四句偈是《法華經》上說的,法藏比丘做到了,他「欲令眾生至無上道」。「至於必至者,可有二解」,必至,必定能達到。第一個解釋,「必至無上道者,本願主體也」。本願就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主體就這一句話,四十八願幫助一切眾生,必定達到無上道,願願都如是。你看第一願,是講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身體跟阿彌陀佛一樣,紫磨真金色身,金剛不壞身,真的是無量壽,不是假的,金剛不壞身。因為什麼?凡夫頭一個就是我身體,他不念別的,我身體健康重要,尤其中年以上,要怎樣保養身體,讓它不要生病。不生病有個好辦法,身體是物質,物質是隨著念頭轉的,境隨心轉,心好就不容易生病。什麼心最好?怎樣幫助眾生必成無上道,這個念頭好。常常有這個念頭,惡人我都幫助他,毀謗我的人、陷害我的人、找我麻煩的人、障礙我的人,我們統統都要幫助他,要用平等的心。為什麼?他也是本來是佛,迷得比我深。我很幸運,我原來也迷惑,我覺悟了,我回頭了;他還沒覺悟,他還沒回頭,我們要以善巧方便幫助他。幫助他最普遍的就是迴向給他,我們講經、修行、念佛、拜佛,把這些功德迴向給他們,普遍迴向。拜佛千萬不要漏掉一句,最後我們要代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禮佛三拜,求生淨土,希望遍法界一切眾生統統求生淨土,我們的心量開闊。
「一一願中,皆以正覺自誓,如次之二句」,『斯願不滿足,誓不成等覺』。這個願想得深,四十八願要不能夠兌現,他就不成佛。法藏菩薩成佛已經十劫,說明他四十八願,願願都兌現,願願都滿足了。底下說,「蓋四十八願,具體願文雖各有異」,四十八願,願願不一樣,「但大願共本」,共同所求的根本,實實在在是「為入無上道同成正覺」。每一願都是為這個,這麼一樁事情,所以必至無上道,就是共同的願,四十八願的核心,同成正覺。「故《法華.勸持品》」,裡面有這麼一句話,「我不愛身命,但惜無上道」。「是乃以無上道為大願之主體也。」我們這一生,要想平平安安、穩穩當當生極樂世界,這個願要發,不但要發,常常放在心上。身命確實不必愛惜,發前面的大願,自自然然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你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你的身體阿彌陀佛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