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大師指為信願持名」。世尊為我們講這個法門就這四個字,一定要相信,一定要願生淨土,一定要念佛。不念佛,你念什麼?念別的都造業,只有念佛能成佛。希望我們從此往後,起心動念全是阿彌陀佛,世出世間一切法全放下。我這多少年來講四弘誓願,我都告訴大家,四弘誓願我只落實前頭兩條,「眾生無邊誓願度」,我發這個願;「煩惱無盡誓願斷」,用什麼方法斷?念阿彌陀佛就斷了。阿彌陀佛裡頭沒有煩惱、沒有習氣,一心念阿彌陀佛,一切煩惱都會斷掉。賢公念佛斷見思煩惱、斷塵沙煩惱、斷無明煩惱,我相信在四十歲之前,多痛快,多稀有。二十歲到四十歲,二十年當中問題解決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不難!誰肯幹,都能得到。佛法不吝法,希望個個都成佛,沒有嫉妒障礙。
信願持名是行,這叫「三資糧,缺一不可,而信居首,其要可知」。信擺在第一,有懷疑就不能成就。「序分中先說此經之本,乃真實之際」,這是這部經的根本,乃真實之際,所以可信。「本經之用,乃廣惠眾生以真實之利」,信願持名的利益無量無邊際,真實的利益,所以你應該要相信。「何謂真實之際?」下面給我們個解釋,「正如蓮池大師《疏鈔》中,所開口便道者:靈明洞徹,湛寂常恆;非濁非清,無背無向。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歟!」這就是真實之際,這些話是形容,這是真心,是我們自己的真心。真心靈,我們今天講反應非常敏捷,明是智慧,洞是洞察,徹是徹底究竟,這對什麼?對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萬法。自性起作用,自性本有的,它的樣子湛寂常恆,湛寂是不動,湛然、清淨、寂滅,沒有一個妄念。我們常常介紹給同學,提醒同學,自性是什麼樣子?不起心不動念就是自性起作用。起心動念是阿賴耶起作用,阿賴耶是迷。我不用妄心,我用真心,真心是覺,本覺、自覺,靈明洞徹,湛寂常恆,它起作用就是大覺。下面還是形容這兩句話,非濁非清,濁是染污,清是清淨,它有沒有被染污?沒有。惠能大師見性,頭一句話告訴我們,「何期自性,本自清淨」,那個清淨就是此地非濁非清。濁跟清是相對的,沒有濁哪來的清?沒有清哪來的濁?它是相對的。自性裡頭找不到一法是相對的,沒有,所以它也沒有背也沒有向,它是一體。所以無佛也無眾生,佛是覺,眾生是迷,自性清淨心裡頭沒有迷悟。它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那是真心。佛完全明白,為什麼?所有障礙他全放下。我們今天有障礙放不下,所以沒有見到真相。我們要努力去放下,放下之後真相大白。所以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歟!無法想像,無法說明,你說不清楚,你想像不到,這就是自性。
「故知真實之際,即當人之自性也」。當人是我們自己,不是別人。念阿彌陀佛念誰?念自己的自性,念自己的真心,自己的真心就是阿彌陀佛。所以念佛不迷信,這個道理要懂。阿彌陀佛是我們的真心,是我們的自性,念阿彌陀佛是念自性佛,不是念他佛,他佛自佛這就是分別妄想,是一不是二。也是一切眾生的自性,諸佛如來的自性,蚊蟲螞蟻的自性,餓鬼地獄的自性,同一個自性。會產生這麼多的差別現象,都是迷悟淺深不一樣。把迷統統放下,然後就是完全相同,常寂光就現前,能融入常寂光就是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