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佛極證涅槃甚深法性故」,他明心見性,見到圓滿的法性。真的明心見性,煩惱斷了,無明煩惱,無明煩惱是什麼?就是起心動念。就是彌勒菩薩告訴我們,極其微細的念頭,一秒鐘二千一百兆次。這樣微細的念頭他清清楚楚,一點都不模糊,這是圓滿的正覺,圓滿的法性。無明煩惱斷的人,就是不起心不動念。在哪裡?眼見色,耳聞聲,功夫在這裡。我們見色就起心動念、就分別執著,所以是凡夫。法身菩薩眼見看得清清楚楚,耳聽得清清楚楚,鼻聞得清楚,舌嘗得清楚,沒有起心動念,這叫自性見,這是智慧,這是法身菩薩的境界。法身菩薩到妙覺如來還有四十二個位次,《華嚴經》上告訴我們,十住,初住菩薩就明心見性,還有二住、三住、四住到十住,十住上面有十行,十行上面有十迴向,十迴向上面有十地,再上面等覺,妙覺。妙覺才是極證達到極處,極證甚深法性。初住菩薩開始就證得,六根在六塵境界上不起心不動念,當然沒有分別執著。起心動念生分別,分別裡頭生執著。大乘經上講得很清楚,不起心不動念是佛、是法身大士;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是三乘菩薩,就是十法界裡面的菩薩、佛,是他們;如果有起心動念、有分別,沒有執著,是阿羅漢;統統都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全有,六道眾生。六道眾生統統都有,但是他有輕重的差別。六道裡面地位高的,煩惱輕一點,他有,沒斷;往下面去的,三惡道的煩惱重、染污深,這裡有差別,都沒有離開六道輪迴。雖然煩惱輕一點,他有修行的功夫,煩惱輕一點,可是也有糊塗的時候。糊塗做了錯事,他墮得就愈來愈嚴重,從色界天退轉到欲界天,從欲界天退轉到人道,甚至於到畜生道、地獄道。
我們每一個人六道統統經歷過,過去無量劫來哪一道都待過,這一生得人身之後把過去全忘掉,什麼時候會記得起來?你證到二果就知道了。初果六通只有兩種,天耳、天眼。二果斯陀含又有兩種神通出現,他心通、宿命通。宿命通就是知道自己過去世,大概我們相信過去五十世應該沒有問題,他能夠知道過去五十世(阿羅漢知道過去五百世),二果有這個能力。他心通,別人心裡動念頭,他知道。再往上提升,證三果阿那含,多了一種神足通。這就很厲害,他能飛行、能變化,他要出去旅行不需要交通工具,心裡想到,他身體就到了。再上去四果阿羅漢,阿羅漢有漏盡通,就是見思煩惱斷盡,超越六道輪迴,六道輪迴不見了,好像一場夢,夢醒了,六道痕跡也找不到了。阿羅漢也度眾生,不積極,他喜歡的眾生他會度他,他不喜歡他,他就不理他。不像菩薩,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阿羅漢沒有,辟支佛也沒有。權教菩薩雖然有,但是不能跟法身菩薩相比。法身菩薩確實自性第一大德流露出來,真的是慈悲到極處,冤家對頭有苦有難他還是救他。為什麼?他知道原本是一體,迷惑的時候不能怪他。所以心地清淨沒有染污,明瞭之後我們就會真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