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在退位,乘佛願力,唯進不退,疾至菩提

2017-07-26 18:17}修訂

「原在退位,乘佛願力,唯進不退,疾至菩提,實為大慶」,慶是慶幸,歡喜。我們如果捨棄求生淨土這一門,八萬四千法門任何一門都進進退退;換句話說,你不能不退。壽命到了還搞六道輪迴,那是大退特退,不曉得退到哪裡去了。不是從五住退到初住,不是,那是菩薩,是修行人,我們沒到那個地步,一退就退到底了,底是什麼?底是無間地獄,不是開玩笑的。「又《會疏》曰:謂難思願力,一得一切得,不退與三忍,同時具足故。」這個多難得,你說怎麼能不求往生?真正往生極樂世界了,一得是你得生極樂世界,一切得,全得到了,三不退跟三忍同時具足。前面講的三忍,到後面還會細說。於這三種忍同時具足,這句話太難得了,往生到極樂世界就證得,為什麼?得彌陀本願威神加持。「深顯彌陀一乘願海,究竟方便之妙用」。

《十住毘婆沙論》這裡頭有幾句話,「若人疾欲至不退轉地者,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這個稱名號就是念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那個心要真誠、要恭敬,才會有感應。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我們真如本性流現出來的,所以應以恭敬心,執持稱名號。「又《小本》曰:若有人已發願,今發願,當發願,欲生阿彌陀佛國者,是諸人等,皆得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小本《阿彌陀經》,《阿彌陀經》這句話大家都很熟悉。已發願的成就了,都往生了;今發願的是現在,誰發願誰往生。要真發願,發願,對這個世間還有留戀,對這個身體還有留戀,還捨不得,他去不了;必須身心世界一起放下,跟阿彌陀佛感應道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