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佛戒飲酒?

2017-07-26 18:17}修訂

酒有開緣,還特別多,開緣也叫開戒,不是犯戒。哪些開緣?最普遍的藥用,中藥裡面有用酒做藥引,這個許可的,這叫開緣。歡樂,宴會場所有開緣,特別是祝壽,大家都歡喜,你要是掃別人的興,這個是忌諱,很大的忌諱,那怎麼辦?一杯或者半杯,這個行,這也是開緣。決定不能喝醉,喝醉決定是破戒了,不可以。完全在自己控制,自己看現場是開是禁,禁是禁止,決定要遵守的。如果這一桌都是學佛的,這是禁,不開,如果這一桌都不是佛門弟子,只有你一個,可以開,人家會奇怪,你怎麼喝酒?你把這講給大家聽,原來戒律是這麼圓融,那我也可以受,這個是隨機說法,利益眾生,這個可以。所以佛法念念先為眾生,後為自己。這是慈悲。

《資持記》裡面有說明,為什麼佛戒飲酒,「酒有十過」,所以佛禁止。這十種過:「一、顏色惡」,酒喝了以後,你看臉是紅的,顏色不好看。「二、少力」,走路都不穩,東倒西歪。「三、眼視不明」,看東西模糊。「四、現瞋恚相」,自己不能控制自己,這個時候沒有辦法忍辱,他會發作。「五、壞業資生」,這個業是你的事業,換句話說,常常好飲酒的人,這個主管誰敢用你,你喝酒去鬧事去了。「六、增疾病」,會帶給你。「七、益鬪訟」,這都屬於瞋恚。「八、無名稱」,名稱是別人對你的讚歎,沒有,人家背後批評你,不讚歎你。「九、智慧少」,痴毒妨礙著。「十、命終墮三惡道」。這十種惡,最嚴重的就是最後這一條,最後這一惡比前面要嚴重多了,這句話是佛說的,我們要記住。「其中第四第七即瞋,第九即癡」。「又世云酒能亂性,指酒能迷亂人之心意與良善之本性,故令人造惡」。「今經云」,佛在這部經上說「耽酒嗜美」,「本身即是貪癡二毒。是故飲酒一惡,實兼意業三惡。故上之兩說」,前面讀過的兩種講法,「唯開合之異耳」。歸納起來五惡,展開來十惡,十惡跟五惡意思相同,只是一個細說,一個略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