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救一切諸世間

2017-07-26 18:17}修訂

都是發的大心,「導引眾生,離苦得樂,從迷得悟,出生死海」,就是出六道輪迴,「入佛知見」,跟佛同樣的看法、同樣的想法,就成佛了。我們學佛,終極的目標就是入佛知見。佛所知無所不知,佛無所不見,不但知,他統統見到,統統聽到了。六根恢復原有的本能,本能就是佛知佛見,永遠離開六道輪迴,永遠離開十法界。他住在哪裡?住在實報莊嚴土,那是真實的。真實的是不生不滅,有生有滅是假的,這個世界是有生有滅的,包括時間與空間統統都是有生有滅。

「並以種種方便」,方便就是法門,方法、門道。佛度化眾生太巧妙了,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佛是應機施教,什麼樣的根性,什麼樣的程度,他講什麼樣的法,讓你聽到都生歡喜心,你都能聽得懂。所以佛講我們世間法,你在這個世間離苦得樂,這一生平平安安,很幸福的過一輩子,佛教給你倫理、道德、因果,這三樣東西你學會了,你就能滿足。如果你覺得六道很苦,很辛苦,想離開六道輪迴,他給你講小乘四諦法,跟你講十二因緣,你能夠脫離六道輪迴,那個幸福美滿就更殊勝,人間人想不到。更高的,聰明的,菩薩,他想回歸自性,那就給他講大乘,講一乘。《華嚴》、《法華》這一類的,「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佛是講真的,真的絕對幫助你圓滿覺悟,跟他一樣,不會比他差。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成佛,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這叫圓滿,這叫普度眾生。所以,「令一切眾生得無畏力」,這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正能量,圓滿的正能量。

「故曰:能救一切諸世間」,諸世間就是十法界,上面,他能救菩薩、救聲聞、救緣覺,下面能救六道眾生,「生老病死眾苦惱」,六道輪迴有這些東西。諸世間,淺而言之,有欲界、色界、無色界,這都是世間,這叫三界。欲是有欲望、有貪欲,這出不了欲界。真的把貪瞋痴慢放下了,把財色名食睡這五欲斷掉了,心裡頭沒有這個念頭,他就脫離欲界。脫離欲界到哪裡去?到色界,色界就是四禪天,四禪總共有十八層天,初禪三天,二禪、三禪都是三天,第四禪有九重天,總共十八層。再往上去無色界,最高的,沒出輪迴。無色界是精神世界,他沒有物質的形相,這個天大自在,隨心所欲,壽命很長,它有四層,叫無色界天。這是世間。

佛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皆在生死海中」。無色界是不是究竟?不是的,他有壽命,壽命八萬大劫。壽命到了,他不能再向上提升,他往下墮落,這叫生死輪迴。所以佛比喻像火宅,房子已經失火,只是還沒有燒到你身上,但是你決定不能避免,這就是都在生死海中。「故願救度」,菩薩發願要去救這些眾生,要去度這些眾生。「進言之,則地前諸位亦是世間,無明未盡,亦應度脫。」這是更進一步來說,地前,別教地前就是十法界。六道是指十法界下面的六個法界,要包括上面那就是十法界,十法界四聖法界就是在地前。地是登地,十地菩薩,十地菩薩之前,就是十住、十行、十迴向,這些菩薩們也叫世間。都是佛發願要所度的對象,他們無明未盡,所以也應該要度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