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語決定不能有,於自己沒有絲毫利益,只有壞處,沒有好處,何必要幹這個事情?妄語只有在護生可以,佛經上有。比丘乞食,在路上遇到打獵的人,獵人正在追一個兔子,走到岔路上,看不見了,就問這個出家托缽的人,有沒有看到兔子從哪裡跑了?他打妄語,他說從那方向跑了,其實從這邊跑的。這個妄語,這妄語救了兔子命,也讓獵人不造業,這叫方便妄語,利益眾生,不是為利益自己。自己甘心接受妄言的過,我救了兩個人,獵人也救了,眾生也救了。這在戒經裡有開緣,這叫開戒,這不叫破戒。戒律條條都有開緣,活活潑潑,沒有死板的。所以章嘉大師說,「佛教重實質不重形式」,我們要懂得這個道理,才能真正得到修行的真實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