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我智慧光,普照十方剎

2017-07-26 18:17}修訂

『願我智慧光,普照十方剎』。阿彌陀佛無量壽、無量光,無量壽是從體上講的,無量光是從相上講的、從作用上講的。他放光普照十方剎,為什麼?我們知道,佛化身無量無邊,每一尊化身佛光明都普照十方剎,到十方剎去接引念佛求生淨土的人。

十方佛剎無量無邊,十方剎土裡面接受本師教誨,像我們這個世界,娑婆世界,這是一個佛剎,釋迦牟尼佛的佛剎,世尊在這個世間勸導大家,信願持名,求生淨土。十方諸佛,每一尊佛在他自己教區,這個教區就是三千大千世界,這其中九法界,最高的菩薩,緣覺、聲聞,下面是六道,叫九法界的眾生,勸大家信願持名,求生淨土,為什麼?無量無邊法門不是不好,每個法門都好,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要偏偏弘揚信願持名、求生淨土這個法門?這個法門簡單、容易,只要你肯信,你肯念這句佛號,沒有一個不成就。這什麼緣故?都是仗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都是仗阿彌陀佛這兩句文所說的,「願我智慧光,普照十方剎」,這是阿彌陀佛的本願,與本願相應,佛化身到十方世界去接引。沒有佛接引,極樂世界在哪裡,十方世界眾生找不到;不但眾生找不到,菩薩也找不到,所以菩薩往生還是佛來接引。

智慧光有兩個意思,第一個像《涅槃經》上所說的:「光明名為智慧。」光明是智慧的別名,智慧也是光明的別名,光明叫智慧。「又《超日明三昧經》」,這裡面說:「大智發外,能照法界,名為光明。」這個大智從哪裡生的?從自性本定裡面生的,自性本定就是無量壽。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告訴我們,「何期自性,本無動搖」,自性是真心,沒有動過,沒有搖晃過,無有動搖就是自性本定。所以佛法,法門無量無邊,修什麼?統統修禪定。為什麼?禪定跟自性本定(就是本無動搖)相應,道理在此地。我們凡夫起心動念從來沒有定過,真心本無動搖,妄心念念動搖。

這個微細的念頭我們一定要知道,學佛才有個概念。我們的動搖沒有停止過,前念滅、後念生,這就是動搖。頻率多快?彌勒菩薩告訴我們,我們把它換算成秒,單位用秒,一秒鐘多少次的波動?也就是用這個經上的話,多少次的動搖,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一秒鐘。這樣快速的高頻率,我們掌握不到,它太快了。我們動個念頭,知道自己動個念頭,這個念頭裡面有多少次的生滅?彌勒菩薩告訴我們「三十二億百千念」,百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三百二十兆,這一彈指;一秒鐘可以彈七次,乘七,二千二百四十兆,太快了,我們無法體會。所以看到外面的境界,境界是由心動產生的幻相,根本沒有真實的東西,像看電視螢幕上的畫面。看電視,屏幕上的畫面全是波動產生的。電視一秒鐘一百次,波動一百次,我們看到就好像是真的。

我們現實的環境,眼耳鼻舌接觸外頭境界,一秒鐘不是三十二億百千念,要乘七,二千二百四十兆,這就是佛經上講的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相是如此而已。菩薩知道,所以菩薩放下了。阿羅漢、辟支佛還不知道,所以他還有起心動念、他還有分別,他沒有執著,他不執著了。到菩薩,不但不執著,分別心也沒有了。一定要到法身菩薩,怎麼樣?在這個境界裡頭不起心、不動念。不起心、不動念,就是禪定,就是三摩地,與自性本定相應。禪定久了,功夫深了,能做到什麼?眼見色、耳聞聲,見色聞聲同時不起心動念,這個人佛經上稱他為法身菩薩。確實不起心、不動念了,但是他還有起心動念的習氣,習氣不礙事,只障礙他不能回歸常寂光;如果這個習氣斷了,他就回歸常寂光,回歸常寂光才是真正證得無上菩提,證得究竟的佛果。究竟佛果,《楞嚴經》上說的「歸無所得」,你有沒有得到?什麼也沒有。那是什麼境界?你完全回歸自性,你所得到的是自性本來有的,本自具足,不是新的得來。明心見性之後,什麼都是現成的,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統統現前。隱現自在,有緣現,沒有緣不現;不現就是常寂光,現了就是一真法界、就是實報莊嚴土。所以它是活的,它不是死呆板的,妙用無窮。現相為什麼?為度化眾生,接引菩薩回歸常寂光,這是大事業。

我們再看第二,「二者,如曇鸞大師《讚阿彌陀佛偈》曰:佛光能破無明闇,故佛又號智慧光。上句,義同前。下句,則表智慧光是彌陀聖號之一」。阿彌陀佛稱為十二光佛,這是十二種光裡面的一個,這個智慧光能破無明,不但破無明,連無明的習氣都破得乾乾淨淨,這個時候圓滿回歸常寂光,是這個意思。

我們再看下面,念老把這經文的出處給我們交代出來。「願我智慧光」,這一句是從五種原譯本裡面《宋譯》本這個文字。「在《唐譯》則為願獲如來無量光」,這是《唐譯》的本子。《宋譯》的簡單,願我智慧光。「據此則智慧光,即無量光。且彌陀雖列十二名,實則一一名中,均圓攝餘之光德」,故知智慧光就是無量光,就是無邊光,就是無礙光,就是無等光,就是常照光,就是清淨光。每一個光裡頭都有其他十一個名字,圓融無礙,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是故下句即普照十方剎」,阿彌陀佛的光明遍照十方無量無邊諸佛剎土,這個裡面還有包含著過去的諸佛、現在諸佛、未來諸佛,統統普照。在這個境界裡頭,我們講的時間跟空間沒有了。時間、空間從哪來的?妄念上來的。阿賴耶裡頭有時間、空間,轉識成智之後,時間、空間都沒有了,光明普照,是故下句普照十方剎。「無量光,則橫遍十虛」,遍是遍照,這是講的空間,「故無剎不照」,沒有照不到的。

「且此光明即是智慧」。惠能大師告訴我們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麼?第一個無量智慧(就是無量光),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用這三句把遍法界虛空界全都包括在其中了。智慧能照,萬物是所照,十方剎土一切萬物是所照。「能照破眾生無明之垢闇」,無明是我們為什麼變成六道眾生根本的原因。無明怎麼來的?大乘經上佛常說「一念不覺」。可見得自性是覺而不迷,這是佛。如果一念不覺,帶來的是念念不覺,這個麻煩就大了,這就是「無明不覺生三細」,這一念不覺裡面就生三細相,三細相就是阿賴耶,阿賴耶的業相、轉相、境界相。業相就是今天我們講的能量,轉相就是末那識,境界相就是物質現象。轉相就是念頭,起心動念。所以佛常說,「一切法」,這是講九法界,從哪裡來的?「從心想生」。心裡什麼都不想了,九法界就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