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教什麼?教我們放下妄心,真心就現前。真心不生不滅,只是現在是有一重障礙,這個障礙拿掉就行了。你本來是佛,你說成佛不成佛都沒意義,這都不存在,叫見性。性,具足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明心見性之後。
我們的心也不明了,所以讀《大學》,《大學》的三綱,儒家,為什麼求學?跟佛法講的沒有兩樣,為「明明德」,為「親民」,為「止於至善」。這三句,我們跟大乘經的經文對一對,比一比,同樣的境界。在印度稱為佛陀,在中國稱為聖人,聖人跟佛陀同一個境界,如果釋迦要生在中國,中國人稱他聖人;孔子如果生在印度,印度人稱他佛陀。為什麼他能?本能,本來就有的,永遠不變,永遠不會失掉的。所以佛在經上常提醒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句話重要。誰敢承當?敢承當的人是信佛的人。不敢承當的人,是對佛還沒有足夠的信心,還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