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憲底下接著又說:「修行佛道者,死魔為恐。生死間隔,退緣根本也。」這句話要警惕,真的,佛對這樁事情非常重視。哪個人能保證你明天還在世間?明年還在世間?靠不住。經上告訴我們,人命在呼吸之間,一口氣不來,這一生結束了。到哪裡去?自己不知道,迷惑顛倒,所以才把三惡道當作善道。他要知道是惡道,他怎麼會去?不知道。進去之後就出不來,愈迷愈深,造作罪業,就是起心動念,愈來愈嚴重,非常可怕!這是退墮的根本,一死之後就一落千丈。「見佛聞法,值遇眾聖,供養諸佛,親近善友,自然快樂,無有眾苦,其德非一」,一是一種,不止一種,都要壽命。「若壽命短促者,遺恨幾計」,念老在括弧說沒法子計算,「如玉杯無底故。此願最至要者也」。這一願提醒我們,太重要了,就要求長壽。長壽能求到嗎?能。怎麼求法?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就得真正的長壽。我們在這一生當中,這一生什麼是最大的事情?應該就這樁事情最大,我們求真長壽,我們不搞假的,假的東西統統放下。這個決心要下,要真下。
下面,「又望西亦曰:諸樂根本,只在此願」。壽命無量才是一切樂的根本,如果死亡,一切樂永遠都離開了,淪落到三途,那往後不堪設想。天雖然是樂,壽命也很長,不究竟,它不是無量壽。無量壽只有極樂世界,只有西方淨土,捨此不修,搞別的,明白人眼中你全錯了。你能回頭,佛菩薩一定示現幫你忙。你堅固執著,自以為是,諸佛菩薩也無可奈何,幫不上忙,不是不幫助你。你的煩惱習氣太重,見異思遷,這種人怎麼會有成就?無論在世出世間都不會有大成就。
「又如《群疑論》謂彼國人民命極長遠,縱令凡夫,還入變易,究竟成佛」。這裡頭有個括弧,講縱令凡夫「了分段生死而入變易生死」,這是說修學其他法門。了脫分段生死指什麼人?阿羅漢。阿羅漢脫離六道輪迴,生到四聖法界,聲聞、緣覺、菩薩、佛,十法界,出不了十法界,為什麼?變易生死。他雖然沒有身體這一段一段、一世一世的,這種現象沒有了,他還要苦修,慢慢往上提升,向上提升這叫變易。從阿羅漢變成辟支佛,從辟支佛變成菩薩,菩薩階位有三十個,十住、十行、十迴向。要到初地,明心見性,才能夠超越十法界,往生實報土。這個時間長,要論劫算,不是容易事情。「蓋生極樂,見佛聞法,一切時處皆是增上,無有退緣,壽命復又無量,故不論根器如何,凡往生者必定成佛。稱之為淨土第一德,良有以也」,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同學們,你們如果真的真信、真願,願生西方極樂世界,好大的福氣,人間天上找不到。你的福氣、福報比轉輪聖王大、比大梵天王大、比摩醯首羅天王還大,比阿羅漢、辟支佛都大。不要小看自己,就是真信切願一心求生淨土,你的智慧、你的福報就超過前面所說的,真正不可思議。
《群疑論》裡頭這幾句話說得好,念老最後的結論說得非常清楚,往生極樂世界見佛聞法,特別是一切時在極樂世界生活,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處所都是增上,幫助你向上提升,壽命又無量。所以,不講求根器,上根、中根、下根都無所謂,往生到極樂世界,就像前面十二願所說的,定成正覺,這個語氣多肯定,決定成正覺。這個正覺是無上正等正覺,《華嚴經》上所說的妙覺如來,上面沒有了。所以善導大師把五個真實願,第一個就是定成正覺。你還懷疑什麼?再懷疑就是你沒這麼大的福報,你沒智慧,沒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