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欲橫流的現代社會中,人類傳統文化的仁愛精神是否真正能夠帶動企業良性發展?在中國有兩家企業用實踐為此做出了證明。
成立於一九九七年的北京匯通匯利公司,是專營分體式壁掛爐的企業。自二〇〇六年董事長胡小林先生學習傳統文化後,開始運用《弟子規》教育員工、管理企業,證實了傳統文化不僅能生財有道,更能使人人都過上幸福生活,使企業實現良性發展。公司奉行仁愛精神,放棄了打壓競爭對手以賺錢的思想,將工作重點放在提高產品質量,為客戶服務上,從而使管理成本大幅下降,公司盈利越來越多,合同質量越來越好,在開發商與同行中建立了良好的口碑。
公司還成立了「愛心部」和員工「愛心基金」,用以關心員工,奉獻愛心;並把售後服務部改成「捨得部」,撥款幫助困難用戶。胡董事長從自身做起,成人之美,代人之勞,將愛心與尊重帶給每一位員工和客戶,使全公司成為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在中國還有一家製造半導體器件的上市公司蘇州固鍀,提出用中國傳統的「家文化」構建幸福企業典範的嘗試,探索出了幸福企業「八大模塊」。固鍀把員工的幸福作為第一要務,並以此確立了公司的核心價值觀:「企業的價值在於員工的幸福和客戶的感動。」固鍀幸福企業是以人文關懷為基礎,以建立信任為關鍵。董事長吳念博先生率先垂範,帶動每位幹部成為員工的「君親師」,並感動員工用心在生活、工作上敦倫盡分。企業主管真正把員工視為家人,員工把主管視為大家長。
胡小林老師將《弟子規》變成公司的家規,以此解決公司大大小小的問題,漸漸公司上下以愛心團結在一起, 堅信「本性本善」為管理的依歸。
固鍀公司用以「孝」為核心的道德教育來教導員工;像家人一樣信任、愛護員工,使員工內心充滿踏實感和幸福感。公司還立志承擔社會責任, 熱心公益,建設綠色環保和有生命持續力的幸福企業,共同實現幸福企業「家」文化的夢想。
數千年來,中國傳統的大家庭維繫著整個社會的安定、和諧。像北京匯通匯利、蘇州固鍀這樣奉行《弟子規》「家」文化的公司,所成就的是國家千年萬世的事業。它不僅能夠安定、惠利一方,更能夠讓全世界看到中國傳統文化的真實利益。
如果每個企業家、領導者、學校校長等都能夠正己化人,用聖賢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感化員工、百姓、老師、學生等等,這個社會將會是和諧幸福的社會。蘇州固鍀通過四年多的時間,進行中華傳統「家文化」實踐,有了一些初步心得。
今年八月份,中央黨校《中國領導科學》報導了廣東潮州黃河慈善福利會由區政府主辦的「家庭道德教育基地」,自二〇一一年起開辦每期七天的「道德講堂」以來,現累計教化了包括政府官員在內的來各行各業學員兩萬多人,幫助家庭和諧、社會安定。
講堂採用光盤封閉式的教學,完全遵照傳統教學理念,以《弟子規》、《感應篇》和《了凡四訓》為主要內容,強調倫理道德教育。學員因而勇於改過、遠離作惡,證明「人是教得好的」,吸引了國內外政要學者參訪,各地紛紛效法。足見「人人學習傳統文化,乃天下大之治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