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親情不能留戀
2025.10.05

  親情不能留戀,如果留戀,這一生不能往生,彼此都要受苦,誰也幫不了誰。自己到極樂世界了,才真正可以幫助、救助他們。這個道理要想通了,習氣重,依舊放不下怎麼辦?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求阿彌陀佛威神加持,佛會幫助我們。

真正的恭敬、供養是依教奉行
2025.10.04

  恭敬比什麼都重要。用什麼供養?恭敬就是供養。依教修行供養,這是供養裡頭最殊勝的。老師教導我們,我們沒有去照做,供養、恭敬都沒有。真正的恭敬、供養是依教奉行,我真幹,真的放下萬緣,對這個世界絲毫沒有留戀。

輪迴心學佛還是造輪迴業
2025.10.03

  輪迴心學佛還是造輪迴業,輪迴業裡面的善業。這個善有多大完全看你的用心,如果還有自私自利、是非人我、貪瞋痴慢,得的福很小。為什麼?講經說法,口善而已;心不善、行不善,所以修的善不大。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2025.10.02

  「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聊天講別人的是非長短,這是過失,損自己的德行。別人縱然有過失,與我有什麼相干?不但不能談論,最好不要把它放在心上。把它放在心上,我們的心就被污染了,這個實在是非常冤枉,非常愚痴。

性本善還是本惡?
2025.9.28

  孟子主張性善,「人之初,性本善」;荀子主張性惡,「人之初,性本惡」。「性本善」跟佛講的自性是一樣的,從性上看,「一切眾生本來成佛」,那叫至善。荀子講的善惡是習性,不是本性。我們要學佛菩薩、世出世間大聖大賢,看一切眾生的本性。習性染上不好的習氣了,可以改的,我們要有耐心、要有智慧、要有善巧方便,幫助他回頭、幫助他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