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學宗旨
依止導師 淨空法師
每日以聽經、念佛為主要活動
力扎三根:《弟子規》(儒)、《太上感應篇》(道)、《十善業道經》(佛)
遵循《淨宗同學修行守則》
行依:三福、六和、三學、六度、普賢十願
果求:學為人師,行為世範;信願念佛,往生淨土
導師關於修學次第的開示
世尊在經中所說,「佛子,不先學小乘,後學大乘,非佛弟子」,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的交代,要循序漸進,不能躐等。像念書一樣,小學、中學、大學,一直慢慢向上提升。小學還要六年,不能從小學一年級就跳到五年級、就跳到六年級,那個畢不了業的。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250集) 2013/4/3
學成了,佛也不承認你是弟子,為什麼?你把規矩破壞了。你是天才你可以,一般人不是天才,你怎麼可以躐等?一定要考量多數人,不能以自己為例子。所以一定是先學小乘,後學大乘。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101集) 2013/1/1
中國傳統文化,是儒釋道三家融合在一起,分不開。儒裡頭有佛、有道,沒有佛、道,儒的境界不能提升;佛的裡面有儒、有道,沒有儒跟道,佛教沒有根,這個關係你不能不搞清楚。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893集) 2008/1/15
傳統文化修學次第
初級學做人,奠定倫理、道德的基礎,教材用《聖學根之根》;中級學做事,主要學習「四書五經」;高級學《群書治要》,學成之後就懂得如何治國、平天下。這些傳統的經典不僅要會背,還要能講解、能做到,才能獲得個人身心健康、家庭幸福、社會安定、世界和平。
春節談話 2019/2/5
《聖學根之根》,有將近二十種,小學教材。教育的目的是聖賢君子,希望學生是現代的聖賢君子,來拯救社會,延續傳統文化。真正像張子所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我們是以這種心懷來辦學,來幫助下一代。
二〇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313集) 2016/2/27
這些教材是淺顯的文言文。小朋友聰明的,三歲半就開始讀《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像《弟子規》這一類的,他們就開始學習,所以到十歲讀四書五經,十五歲全完成了,四書五經都能背過,詩詞歌賦都懂。十五歲以後,這入太學了,國家辦的學校。
淨土大經科註(第四回)(第400集) 2016/11/11
《四書》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的合稱。《論語》跟《孟子》原來是獨立的,《大學》跟《中庸》是《禮記》裡面的兩篇,宋朝朱熹把這四種合成一部書,稱之為《四書》。從宋朝一直到清朝,這部書都非常盛行,成為讀書人必讀之書,政府選拔人才考試也一定要考這部書。
《中庸》是理論;《大學》是方法;《論語》是孔子表演,他把《中庸》跟《大學》做到了,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家庭,落實在事業,他統統做到了;《孟子》也是一個表演,是孟子表演。所以《論語》是聖人的表演,《孟子》是賢人在表演;聖人怎麼落實,賢人怎麼落實,《四書》講絕了,學習傳統文化可不能把這部書給忘掉。所以儒釋道三個根扎穩之後,第一部要學的是什麼?就是《四書》。這就是你真正把路找到了,這是成聖成賢的道路。
承傳傳統文化必讀《四書》 2015/12/18
《五經》是儒家讀的經典,最重要的五種,擴大就是《十三經》,那就多了;《十三經》不能讀,最低限度要讀《五經》,我們講四書五經。《五經》是《易經》、《詩經》、《書經》、《禮記》、《春秋》。《春秋》是《左傳》。這個五種,從前讀書人必讀的。
無量壽經(第18集) 1992/6
唐太宗編的《群書治要》,是中國經、史、子的精華錄,換句話說,《群書治要》代表統一全世界的智慧、理念、方法、經驗,它代表這個。是以倫理、道德、文化來統一,不是武力、不是政治,也不是科學技術,不是經濟貿易,不是的,是倫理、道德、文化。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457集) 2013/9/29
佛法修學次第
我們修淨宗所提倡經典的依據是淨土五經一論。修行的方法,提出了五個科目,三福、六和、三學、六度、十大願王,非常簡單,非常明瞭,一點都不複雜。
認識佛教(第6集) 1991/12
三福一共有三條,第一條是人天福報,第二條是小乘,就是聲聞、緣覺二乘人的福報,第三條是大乘菩薩的福報。這三層就好像下面的基礎,基礎有三層,這個基礎真的是非常之堅固。學佛,我們要想成佛、成菩薩,假如人都沒有做好,怎麼能成佛作祖?首先要把人做好。
淨業三福(第1集) 1992/4
《觀經》上記得很清楚,這三條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淨業正因」。過去現在未來這些菩薩們要修行成佛,都必須要遵守這三條,你說多重要!這三條第一條就是儒釋道三個根,「孝養父母,奉事師長」落實在《弟子規》,「慈心不殺」落實在《感應篇》,後面「修十善業」。儒釋道的三個根,少一個都不行,特別是前面根本的根本,就是孝親尊師。
淨土大經科註(第24集) 2011/10/21
禮失掉了,儒就沒有了,孔孟就是假的,不是真的;戒律失掉,佛是假的;因果要失掉了,道是假的。所以儒釋道三個根重要。我們今天怎麼救自己?怎樣救家庭?怎樣救社會?要把根找回來。儒的根,我們就找到《弟子規》;道的根,我們找到《感應篇》;佛的根,就找到了《十善業道經》。這三樣東西都很薄,一點點,如果用它做普世的教育、全民教育,社會可以安定,人民可以把良心找回來。
所以因果教育,如果真正懂得因果教育,不敢為非作歹;懂得倫理道德,是不好意思為非作歹,良心責備。但是在高名厚利誘惑之下,往往昧著良心,他就屈服於名利之下,他就會幹壞事。所以,真正懂得因果教育不敢。
淨土大經科註(第4集) 2011/10/1
第二條「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這才是佛弟子。前面一條是社會普通大眾,這是我們一般講普世教育。那學佛,學佛從這兒開始,就是沒有普世教育的根你就不能學佛。所以佛法是建立在第一條的基礎上,第一條是孝道,第二條是師道,佛法是老師。師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孝沒有了,師就沒有了。
淨土大經科註(第24集) 2011/10/21
「三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三福這個十句都是自利,只有末後一句是利他。『勸進行者』,我們自己得到佛法如此殊勝的功德利益,我們怎樣報佛恩?只有一個方法,佛他的願望是希望一切眾生都能夠圓成佛道。成佛就是成就最圓滿的德行、最圓滿的學問,就是這個意思。
淨業三福(第3集) 1992/4
「六和」是我們大家在一起共修的戒條。佛法所說的僧團,是四個人以上居住在一起共修。世尊為我們制定了六條的戒條,遵守這六個戒條,這就是佛法的僧團,也就是世尊的弟子。
六條戒裡面,第一條是「見和同解」,要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建立共識。
第二是「戒和同修」。這一條的「戒」,就是大家同住在一起,總要訂一個規矩;如果沒有規矩就亂了,沒有秩序了。
第三是「身和同住」,大家住在一塊共修。道場的建立是成就每一個共修的分子,目的是在此地,絕對不是逃避社會責任。
第四個是「口和無諍」,這是說大家住在一起沒有爭論,真正能夠用功向道。
第五個是「意和同悅」,這就是平常講的法喜充滿。
末後一條是「利和同均」,這是講我們物質的生活,在一起共修的人決定是平等的。
「六和敬」裡面,一條都不能少,少了一條就不是釋迦牟尼佛的僧團了,也就不是佛的真正弟子了。
認識佛教(第4集) 1991/12
大致上把佛法歸納起來,不外乎戒定慧三學。佛講經說法是對治我們這一個時期、這一個地區。這個地區就是我們這個地球,地球是他教化的地區。這個時期就是釋迦牟尼的法運一萬兩千年,佛有正法、像法、末法。這一個時代、這一個地區的眾生,他的病在哪裡?第一個造惡,造十惡業。所以就用戒學,戒學是對治惡業的,你有惡業,惡業是病,這是一服藥,治這個病的。定學是對治散亂的,這人心散亂,心不能得定、不能得清淨,所以用定學來對治散亂。再用慧學來對治愚痴,愚痴很嚴重。所以這是這一個時代、地區眾生的三大病,所以佛就用這三個方法來對治。所以佛說法是因眾生而說的,眾生要沒有毛病,佛是無法可說。
認識佛教(第4集) 1991/12
我們知道佛法教學課程標準的內容,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要怎樣去過日子,要怎樣去對人、處事,佛在這些地方有沒有明確的教導,我想這是我們每一位同修都非常關心的。其實佛這個教導,在一切大乘經論裡面,廣泛的為我們說明,這就是菩薩行的六度,也就是說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對人對事對物要守這六個原則,這六條原則一定要遵守。守這六個原則,這個行持就叫做菩薩行。這六條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這是要應用在日常生活當中,從你早上起來漱口刷牙,到晚上睡覺,這一天所接觸的統統是六波羅蜜,這叫真正的修行。
認識佛教(第4集) 1991/12
從六波羅蜜的基礎再往上提升一層,是什麼法門?是《華嚴經》上普賢菩薩十大願王的法門,是成佛的法門,是理一心不亂的法門,法身大士的境界,所以這是最後修學的,這是不能夠躐等,它都有按次序的。
認識佛教(第5集) 1991/12
普賢行第一個,學對一切眾生都存恭敬心,「禮敬諸佛」。
第二個「稱讚如來」。這個人與我過不去,冤家對頭,可是他做了一樁好事,要不要稱讚?要,他這個事情對社會、對大眾有利益有好處,應該稱讚。他做的是自私自利,於社會、於大眾沒有好處的,不稱讚、不批評,養自己的德行。
「廣修供養」,這也是平等的。需要幫助的人,我們能有一分力量就盡一分力量,盡心盡力幫助他。
第四這才「懺悔業障」。無量劫來在六道搞輪迴,業障深重,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業障不消除,輪迴就離不開,業障不消除不能往生。
第五「隨喜功德」。這是破什麼?破嫉妒障礙的。
能隨喜才能「請轉法輪」。給諸位說,做功德裡頭第一大功德是什麼?是請善知識講經。
下面第七「請佛住世」。這句話我把它說成培養下一代,應該懂得全心全力培養下一代,讓佛法不至於斷絕,這個功德無量無邊。
第八句是「常隨佛學」。
第九句是「恆順眾生」,這一點很重要,這一點是修行的功夫。功夫在哪裡看?在恆順眾生,順、逆都隨順。
末後,「普皆迴向」,這一句更不得了,就是我們常常講的「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把自己的真實智慧、無量的德相(德能、相好),與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共享,這普皆迴向,完全展現出眾生跟自己是一體,是一不是二。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130集) 2010/9/1
我們一生遵守這個原則來修學,決定成就,真是古德所說的「萬修萬人去」,你要有理論的依據,要有修行的方法。這五個科目,就是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用什麼樣的心態、用什麼態度,對人、對事、對物,遵守這五個科目就決定不錯。然後一心念佛,求生淨土,沒有一個不成就的。
認識佛教(第6集) 19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