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世,社會一般大眾稱出家人為「和尚」。「和尚」是梵語,它的意思是「親教師」。要用我們現代教育的名詞來說,和尚是兩種身分,第一種身分是學校校長。校長是和尚,除校長之外其他人不能稱「和尚」;其他的人在佛法裡面稱「阿闍黎」,我們中國人稱「法師」。和尚是主持教育的,他負責整個教學,他聘請這些教授、老師,是替他執行的;他管教育政策,決定教學計畫,怎樣能夠達到教學的目的,這是校長。所以,教職員都是幫助他執行的。所以和尚只有一個,沒有兩個。但是在大學研究所裡面,指導教授也算是和尚、親教師,研究所裡面的指導教授。所以和尚是這兩種身分,一個是校長,一個是指導教授,極其尊敬的稱呼。所以「和尚」不能隨便稱的,極其尊敬的稱呼。「阿闍黎」也是梵語,它的意思是,這一個老師他的言行可以做我的榜樣。所以古時候翻作「軌範師」,軌道、模範,這是一般稱教職員;教職員的言行可以做學生的榜樣、做學生的模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