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大士歷來在民間廣受恭敬供養,俗話說「家家觀世音,戶戶阿彌陀」。可見,大士聖號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少有不知者。
一、觀音名號釋義
觀世音菩薩,梵文अवलोकितेश्वर (Avalokiteśvara)。從大士修行因地上講,《楞嚴經》所說「耳根圓通」,大士是耳根不向外聞,而「反聞自性」,不是追求聲塵(如這個聲音是咒罵我,還是讚歎我),而是利用耳根,觀照能聽的「本性」、「聞性」,得證菩提,成無上道;故鳩摩羅什大師之舊譯為「觀世音」。由此法修證成功的行者,能徹萬法根源,看透所有存在的本來面目,十方世界自由來往,過去現在未來,一切無不自在;故玄奘大師新譯為「觀自在」。
又古德雲,(從悲心而言)「觀機往救,自在無失,故以為名(觀世音) 」;(從智慧而言)於事理無礙之境,觀達自在,故立此名(觀自在)。唐朝以後,中國文化崇簡,故始稱「觀音」。
二、觀音菩薩是何人?
1、彌陀長子、西方三聖之一(顯教之說法)
《悲華經》雲:「往昔因中,彌陀作輪王時,觀音為長子,勢至為次子。今在極樂,居彌陀左右,輔弼佛化,候補作佛。」過往生中,觀音是阿彌陀佛的長子,大勢至菩薩是次子。現在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左邊是觀世音菩薩,右邊即大勢至菩薩;輔助阿彌陀佛,分身十方,普度眾生,共稱西方三聖。觀音菩薩候補佛位,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
2、古佛再來(顯教之說法)
又《觀音三昧經》雲:「觀音在我前成佛,名正法明如來。我為苦行弟子。」(這句經文中之「我」,即釋迦如來)可見,觀音成佛在釋迦牟尼佛之前,乃古佛再來。
3、彌陀化身(密宗之說法)
「顯教言『大士』乃阿彌陀之弟子,密宗以為阿彌陀之化身」,密宗以為觀音是阿彌陀佛的化身。密宗有「三身法」之說:化身是蓮花生祖師,報身就是四臂觀音,法身就是無量壽佛(阿彌陀佛)。所以,稱念觀音菩薩就是稱念阿彌陀佛。
三、觀音大士與我們娑婆世界最為有緣
觀世音菩薩不但遍滿十方世界,永恆存在過去現在未來一切劫數,而且還以其大慈大悲、不可思議之行願,永不休止地在為所有輪回中的苦惱眾生,救苦救難,無一缺漏,可以說是整個宇宙空間最忙的人。
大士與此娑婆世界最為有緣,尋聲救苦——任何眾生呼喚大士,大士皆能隨緣赴感,有求必應。給眾生謀求最真實利益,讓眾生得到最究竟安樂。故釋迦牟尼佛給我們印證:「若有極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
四、觀音菩薩為何如此慈悲
觀音大士的示現,令我們感動和感恩!觀音的慈悲,縱然你天天辱罵、譭謗菩薩,甚至你把觀音菩薩像砸得爛碎,菩薩還是幫助你、救度你!絕不因為你對我不禮貌,我就恨你,我就派小鬼來抓你,不是那樣的!那是妖魔鬼怪幹的事情,不是菩薩幹的事情。
佛菩薩為什麼這麼慈悲?因為他知道你跟他是一體,這個關係多密切!如果我們把身體比作整個宇宙,萬事萬物就是我們身體不同的器官,外面眼耳鼻舌身,裡面五臟六腑,不同的、不一樣。但都是一個基本的物質組成的,那就是五蘊。五蘊:色受想行識,是質,基本的物質,它有這五個現象。現在科學家稱為這個是中微子,或者稱它作小光子、量子,佛經裡面稱它作「極微之微」,一合相;組成這個身體、整個宇宙是一合相。觀世音菩薩具足智慧,照見五蘊皆空。五蘊有,是幻有,不是真有。它的體就是自性。自性不是物質,但能現物質;自性不是精神,但能現精神。所以這些現象,無論是物質現象、精神現象,或者是自然現象,都屬於「當體即空,了不可得」。「當體即空,了不可得」,佛菩薩還要現身教學,還要示現「隨緣妙用、威儀有則、柔和質直、代眾生苦」,這叫大慈大悲,叫觀世音。
五、觀音大士從哪來的
觀音大士乃自性變現的!他那些智慧神通、救苦救難是自性的性德,不是別的。觀音、彌陀、十方世界所有一切眾生跟自己都是一體。譬如我們身上的一個細胞、一個粒子、一個小光子。中國人有一個比喻——心肝寶貝,自己的心肝、自己的五臟六腑,他怎麼不寶貝它?怎麼不愛它?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全是自己的心肝寶貝!要是明白這個道理,瞭解事實真相,承認了,你跟它就融合成一體了,恭喜你,你成佛了,成佛就這麼回事情!確確實實整個宇宙跟自己合成為一體,這叫成佛,這叫法身大士。融合成一體,沒有達到究竟圓滿是法身菩薩,達到究竟圓滿這叫成佛。成佛、成菩薩是這麼一樁事情。
然後你就想,哪一個佛菩薩不愛眾生,哪一個佛菩薩會厭棄眾生,決定沒有。真正行菩薩道,你以惡意對他,他會以善意對你;他要以惡意來回報的話,他不是菩薩,他跟你一樣是凡人。他要是真學佛的,絕對是以善意回報你。
六、勸行大悲,仁慈博愛,化解災難
悲心為佛法之根本。《佛說法集經》雲:「菩薩若行大悲,一切諸佛法如在掌中。」儒家《大學》中寫道:「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親民」是作用,就是慈悲、愛心。自性第一德就是「愛心」,佛家講「大慈大悲」,中國人講「仁慈」。
大乘的發菩提心,廣度眾生,就是悲心發動。悲心是一切眾生本來具有的,但因煩惱所惑、自私情見所圍,導致心境狹隘,不能擴大同情成為平等、廣大之悲心。行大悲者凡見人類之苦痛,均能平等予以救度,拔除其苦;不論親疏愛憎、時空遠近。佛告誡眾生,欲得菩薩護念、無有恐怖,需修學觀音菩薩的大悲。在當前的社會裡,更要有一顆愛人的心、容人的心,時時刻刻為全人類的幸福與和平著想。如果人人都能效法觀音大士的悲心,這個世界就不會有災難了,真正是人間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