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修行完全在日常生活當中,我提出兩句話:內學釋迦牟尼佛,斷絕貪瞋痴慢疑,這五個是根本煩惱,如果有這個煩惱興起,你功夫不得力,內斷貪瞋痴慢疑;外現孔夫子這些溫良恭儉讓,對一切人溫和、善良、節儉、忍讓。要學孔子溫良恭儉讓,恭敬,對一切人不能小看,一切人都是佛菩薩,只是現在迷惑顛倒,如果他要不迷,跟十方諸佛如來完全相同。所以外面要學溫良恭儉讓,我們把溫良恭儉讓帶給這個小鎮,完全在日常生活當中做到,真修!
依照經典那個裡面,做出這些形式,實際上外面不如法,還是有鬥爭,這就錯了。為什麼要讓?這個世間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你要是爭就造業,善是造善業,果報在三善道;不善的造惡業,果報在三途,到時候自己就明瞭了,這樣學佛就大錯特錯了。學佛最低限度,要能夠超越六道輪迴,算是成就,小成,小成就;能夠脫離十法界,大成就,那是大菩薩,不是小菩薩。
走淨土這個路,捷徑,條件就是絕對相信,沒有絲毫懷疑,真有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我們只要具足深信,不懷疑,切願,一心一意就想往生極樂世界,這個世界完全放下。所以人家爭就給他,你們跟我在一起的,我有幾個小道場,人家要,給他了。沒有地方住,我們去流浪,我也不跟他爭,能放下,能捨。
第二,要修一個善心、善行。儒家講的善良,善良從哪裡修起?要從忍讓。他給我障礙,造謠生事,帶來許多困苦艱難,我感謝他。為什麼?他來考我,我有沒有動瞋恨心?有沒有懷恨?沒有,那我通過了。他是我的老師,來考試我,我這關通過了,我感謝老師,我沒有怨恨。一生,九十一年了,沒有一個我怨恨的人,這就是我修行的功夫。我的心目當中,個個都是佛菩薩再來的,只是他迷了,他沒有覺悟,貪瞋痴慢疑沒放下,溫良恭儉讓沒學到。我們的標準就這十樁事情,認真努力修學,真正在這一生當中成聖成賢。我們的老家在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樣樣都現成的,你什麼都不要帶去。所以,你有的統統放下、統統布施、統統幫助別人,好!得大自在,自己沒有絲毫負擔,這就對了。
我們非常稀有難得生在這個時代,為什麼我這麼說?我們遇到過去、未來所沒有過的緣分,這就是拯救中國傳統文化的這個緣分,過去沒有,有很多人承傳;如果滅掉了,將來也沒有。我們今天能發這個心,這個心的功德無量無邊。只要真正發這個心,你這一生會跟我一樣真正享福,真正自在。任務沒有完成,你走不了,你的壽命佛菩薩替你延長,這話都是真的,不是假的;福報是現成的,想做什麼事情它就有緣,就能成就。像我們想了很多年,想這個漢學,怎麼能辦個學校,幫助年輕人來認真學習?沒有想到遇到校長,我跟他談這個問題,他有同感,有熱忱,非常歡喜。我們沒有想到,我們認識才一年半,漢學院就上課了。這是過去甘珠活佛告訴我的,只要路走得正確,是為眾生的,不是為自己的,與自己名聞利養毫不相干,沒有壽命,壽命延長;沒有福報,福報現前;沒有機會,機會都擺在面前,都被你遇到。所以我們最重要的是有信心,努力,三寶加持,祖宗保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