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句:
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
——《唐譯地藏經跋》蓮池大師
釋義:
地藏王菩薩在久遠劫以前,曾發下誓願,要度盡一切苦難眾生,自己才證得圓滿菩提;只要地獄中還有一個眾生,就誓不成佛。
開示:
「憫念眾生」,憐憫一切眾生。為度眾生,雖然是地獄他也願意去,地藏菩薩就是個榜樣,「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那個地方眾生在受苦受難,我們應當發心去幫助他,除非沒有這個緣分,有緣分一定要去。如果不去,實在講就是自己發的願也違背了。不管你是真的還是假的,你在佛前面總發過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現在有苦眾生希望你度,「那太苦了,我不去」,換句話說,立刻與自己的誓願就相違背了。
阿彌陀經疏鈔演義(第132集)
1984/12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獄空不了!在地獄度什麼眾生?還是度善根深厚的眾生。生生世世念佛,為什麼會墮地獄去?最後一念差了,被名聞利養誘惑,這樣就墮地獄去了。雖墮地獄,阿賴耶裡頭善根深厚,所以菩薩到地獄去找他們,跟他們一說法他馬上醒悟過來。這一覺悟過來,他懺悔業障,後不再造,真正回頭,念佛往生,他真成就了。
淨土大經科註(第139集)
2012/1/15
菩薩固然是要普度眾生,可是你要記住,要先度自己。自己沒有度要能度人,佛在經上說「無有是處」。可是我們在大乘經上也曾經看到,自己未度,先度別人,叫菩薩發心。這話怎麼講?自己未度,那個未度是自己沒有成佛,先去度別人。不是說自己還在六道輪迴,那個不行,一定要自己先度。我們有能力超越六道輪迴,我不著急成佛,我作菩薩廣度眾生,這叫菩薩發心。地藏王菩薩是最有名的一個代表,他老人家「地獄不空,誓不成佛」,永遠當菩薩。他的學生成佛的不曉得有多少。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便蒙鈔(第7集)
1994/7
地藏是什麼菩薩?等覺菩薩,不著急成佛。所以這一點這個經裡面決定不能把意思錯會。我們要怎樣學菩薩?先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去了以後再來,效法地藏菩薩,行!這個沒錯。如果還在六道輪迴裡面,要想發心度眾生,不願意成就,這個不願意成就,不願意往生,這個麻煩就大。你在六道裡面必定沈淪,必定迷惑,必定被境界所轉。這個願是一樁事情,你的智慧、德能做不到!所以諸佛如來勸勉我們,勸我們發願求生淨土。
佛說阿彌陀經要解便蒙鈔(第7集)
1994/7
我們要明瞭,度眾生要有度眾生的能力,如果自己沒有能力,不但度不了眾生,自己還要受連累。譬如救溺一樣,看到一個人掉水裡面,快要淹死了,我要趕快下水去救他,可是自己也不會游泳,跳下去,只不過是多賠一條命而已,這是愚痴。我們發的願是眾生無邊誓願度,就是現在沒有這個能力,現在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為了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本事都具足了,這才能倒駕慈航,回來普度眾生。所以,求生西方絕不是消極,絕不是逃避現實,是要學好能力,準備為一切眾生服務,是這麼個道理。
無量壽經(第17集)
1988
菩薩都發了四弘誓願,第一願「眾生無邊誓願度」,應該度眾生。確實有這樣的菩薩,發的這個願,先度眾生,像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他是先度眾生,最後自己成佛。而實際上地藏菩薩有沒有成佛?早就成佛了。他的學生那麼多都成佛了,他自己沒成佛嗎?已經成佛而不居成佛的地位,以菩薩身分度眾生。他久遠劫功德已經圓滿了,這個我們要知道,這在示現。
淨土大經科註(第532集)
2012/9/26
我們展開《地藏經》,《地藏經》的序品太殊勝了,你看與會的大眾是諸佛如來,法身菩薩陪同佛來參加忉利天宮這個法會,都是諸佛如來。這些諸佛如來全是地藏菩薩的學生,都已經成佛了,來證明地藏菩薩發的這個願是真的,他現在還是菩薩。所以我們一定曉得,要明瞭,早就成佛了,不過是以菩薩身分,沒有改變,這是慈悲到極處。
淨土大經科註(第532集)
2012/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