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親尊師 世界祥和 9月29日,以「孝親尊師 世界祥和」為主題的祭孔大典,於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隆重舉行。淨空老法師親臨會場,與四千多名海內外嘉賓一同觀禮。儀式遵循古禮,分迎神、初獻、亞獻、終獻、徹饌、送神六大部分。三度獻禮之時同時獻上「六佾舞」,以典雅的舞姿配合優美的辭曲,讚頌至聖先師孔子流芳千古的師範。
▼香港舉辦釋奠典禮,紀念孔子誕辰二千五百七十週年 
▼義工引導觀禮者入場 
▼大會精心贈送《祭孔大典禮儀規範》解說圖冊及結緣品 
▼釋奠典禮會場肅穆莊嚴,供奉先聖、先哲、先賢、先儒牌位 

▼祭典前,恭敬聆聽淨空老法師講述《孔子的言傳身教對現代人的啟示》 

▼上午十點半,通贊(司儀)宣布釋奠典禮正式開始 


▼釋奠先聖先師之禮可上溯至周朝,皇帝祭孔則始於漢高祖劉邦 


▼執事者各司其職 

▼孔教學院常務副院長李文俊先生擔任正獻官 
▼分獻官由佛教代表開幹法師、香港道教聯合會副主席陳國超先生擔任 

▼陪祭官端肅身心,陪同祭祀 

▼啟扉。開啟大成門 

▼迎神。敬神如神在,以誠敬心恭迎先聖先賢蒞臨會場 

▼淨空老法師蒞臨釋奠典禮會場 
▼進饌。事死如事生,呈獻祭品以饗先師 

▼上香。正獻官隨引贊詣神位前上香 
▼三度獻禮之時,獻上「六佾舞」 
▼樂生槌擊「柷」(音「觸」)內壁三下,代表樂章開始 
▼樂章奏畢,先敲擊「敔」(音「與」)首三下,再以「籈」(音「真」)刷敔背三次 
▼當地中學生擔任佾生,隨詩樂節奏起舞 
▼佾生右手執翟(音「笛」,象徵士人的風骨),左手舉籥(音「悅」,象徵事物的根本、衡準) 
▼佾舞具動勢,其立意為儒家道德觀念與禮樂治道精神 


▼讀祝生恭讀《祭孔祝文》,頌揚、緬懷孔子聖德 
▼正獻官飲福受果 

▼送神。全體肅立恭送先聖先賢 

▼捧祝帛詣燎所焚化,獻禮程序完成 


▼禮成,撤班 
▼淨空老法師、各宗教代表、主辦方代表們與祭官、禮生、樂生、佾生等合影 

下午的專題講座,由悟道法師、馬濤老師擔任主講。大會亦特別安排禮樂文化表演。開場是以沙畫精彩演繹孔子聖蹟,彈指之間所展現出的孔子聖像栩栩如生,夫子聖蹟震撼人心。終場以《弟子規》舞劇為壓軸,融匯音樂與舞蹈,傳遞出中國傳統文化「孝敬親愛」的核心精神。禮樂教化能夠移風易俗,化導人心,這正是今日舉辦這場莊嚴的祭孔大典意義之所在。
▼悟道法師開示說,在社會動亂之時尤應以講經、念佛,消障啟智,化解衝突 

▼馬濤老師闡釋了孔子「修身為本、教學為先」之德行風範 
▼以沙作畫,繪製出至聖先師孔子感人至深的教化事蹟 
▼繪圖者不斷變換手法,使畫面在破與留的轉換間串聯出故事性與歷史感 
▼千年古訓蘊涵於《弟子規》舞劇之中 


▼通過莊嚴肅穆的祭孔大典,期望喚醒人們重視以禮樂教化為代表的聖賢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