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內容 | |
---|---|---|
1 | 弟子規-第1集 | |
2 | 弟子規-第2集 | |
3 | 弟子規-第3集 | |
4 | 弟子規-第4集 | |
5 | 弟子規-第5集 | |
6 | 弟子規-第6集 | |
7 | 弟子規-第7集 | |
8 | 弟子規-第8集 | |
9 | 弟子規-第9集 | |
10 | 弟子規-第10集 | |
11 | 弟子規-第11集 | |
12 | 弟子規-第12集 | |
13 | 弟子規-第13集 | |
14 | 弟子規-第14集 | |
15 | 弟子規-第15集 | |
16 | 弟子規-第16集 | |
17 | 弟子規-第17集 | |
18 | 弟子規-第18集 | |
19 | 弟子規-第19集 | |
20 | 弟子規-第20集 | |
21 | 弟子規-第21集 | |
22 | 弟子規-第22集 | |
23 | 弟子規-第23集 | |
24 | 弟子規-第24集 | |
25 | 弟子規-第25集 | |
26 | 弟子規-第26集 | |
27 | 弟子規-第27集 | |
28 | 弟子規-第28集 | |
29 | 弟子規-第29集 | |
30 | 弟子規-第30集 | |
31 | 弟子規-第31集 | |
32 | 弟子規-第32集 | |
33 | 弟子規-第33集 | |
34 | 弟子規-第34集 | |
35 | 弟子規-第35集 | |
36 | 弟子規-第36集 | |
37 | 弟子規-第37集 |
弟子規-第1集
尊敬的各位老師、尊敬的各位同學們,大家好!請掀開《聖學根之根》第一冊,第十七頁,我們今天一起來學習《弟子規》,先看「總敘」。
首先我們先來介紹一下《弟子規》這部書。《弟子規》它最初的名字叫《訓蒙文》,是在最初編訂的時候,也就是在清朝的康熙年間,李毓秀李夫子他作這部書的時候,原名就叫《訓蒙文》。後來經過賈存仁先生對於《訓蒙文》又做了修訂和改編,才改名為《弟子規》。而《訓蒙文》、《弟子規》它的內容是從《論語.學而篇》的第六條當中,根據這第六條的經文來編訂的。「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整部《弟子規》是根據《論語》的這一段經文的文義來編訂,是三字一句,兩句一韻。換句話說,這樣的一種形式讓孩童來學習的話,確實是非常的適合,它讀起來朗朗上口。我們在讀的時候,覺得《弟子規》經文讀起來非常順口,可是往往不知道,這部《弟子規》其實它這種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的編纂方式也是經過精心的編輯的。為什麼?因為賈存仁先生他是一位聲韻學家。竺家寧教授就曾經研究過《弟子規》跟聲韻學的關係,他發現在《弟子規》的上下句當中,它的聲韻是有規律的,就是陰跟陽它是交替的,有一套聲韻學的規律。正是因為這樣的一種精心的編輯,所以我們讀起來覺得經文的文句很順、很平易近人,朗朗上口。可是不知道這都是編者在修訂、在改編的過程當中,曾經精心的為每段文的韻腳來做一個符合聲韻規律的編輯的功夫。
而《弟子規》全篇是分成五個部分,這些內容就列舉出為人子弟,包括在家侍奉父母、對待親人、奉事長輩,以及出外待人接物、求學等方面應該具有的禮儀跟規範,而且是特別重視家庭教育跟生活教育。
好,我們首先來介紹一下《弟子規》編者李毓秀李夫子和賈存仁先生的生平。李毓秀,他是山西人,字子潛,採三是他的號。他出生在清朝的康熙年間,是山西的絳州人。他所處的時代是清朝的康雍乾的盛世,是在乾隆年間過世的。而李毓秀李夫子是清朝康雍乾時期非常有名的一位學者、一位教育家。而他的老師叫做黨冰壑,他跟著老師求學有二十年之久,這個時間是很長的。而且他對待老師所傳授的這些道德學問,他做為一個學生的態度確實是尊師重道。跟著老師這二十年的時間,對於老師所傳授的這些教誨,他都不敢有所改變,非常嚴謹、非常認真的遵從老師的學說。他在四書這些典籍,《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些典籍,他有深入的研究,後來就一直從事於講學的工作。
李夫子他的學問和修養都非常的好,所以他的學生很多,有許多弟子們慕名前來,來跟隨著李夫子求學。包括地方的官員,太平縣的御史王奐,也曾經多次就這些聖人的學問向他請教,對於李夫子他本人的道德學問是非常讚歎的。
李毓秀先生他也給後人留下了很多寶貴的著作,《弟子規》,也就是《訓蒙文》,這是在我們當今時代流傳很廣的。除了《弟子規》,也就是《訓蒙文》之外,李夫子還有關於四書、學庸這些方面的一些著作留傳於後世。由於他的道德學問非常的深廣,對後世影響也確實是很深遠,可以說在清朝的這個時代,他是非常受人尊敬的一位讀書人、一位賢德之人,所以他過世之後,他的牌位就被供奉在山西絳州的先賢祠當中。這是李毓秀李夫子。
我們再來簡單的介紹一下賈存仁先生,這是《弟子規》的另外一位編者。賈存仁先生對於《弟子規》的編訂與弘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賈存仁先生,字木齋,他是清朝乾隆年間辛卯科的副榜。他和李夫子幾乎是生活在同一個時代。賈存仁先生他對於他的父母是非常孝敬的,在《浮山縣志》當中就記載著,他是「朝夕承歡,不樂仁進」,就有點像李密一樣,承歡於父母的膝下,侍奉父母、孝養父母,享受這種天倫之樂。雖然他中了乾隆年間的副榜,但是他對於仕途、做官這方面,並不感興趣,一生當中都是甘於淡泊。雖然家庭並沒有那麼富有,但是他能夠有很多時間陪伴在他父母的身邊,早晚都承歡膝下,侍奉甘旨,未嘗少缺。就是說家裡雖然不是很富有,但是他父母親人所需要的這些生活上的吃的、用的,各個方面他都照顧得很周到。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賈存仁先生他是一位非常有學問的讀書人,他在小學方面下的功夫是很深的,他的書法寫得很好。而且在文字聲韻學這方面,特別是聲韻學,他是一個很有名的聲韻學家,在這方面他下了很深的功夫。他留給後人的著作當中,其中就有包括聲韻學這方面的著作,《等韻精要》以及《弟子規正字略》這些書留傳到後世。他過世之後也是被供奉在孝弟祠當中,後人對他非常的恭敬、非常的懷念。
賈存仁先生他本身是山西浮山縣的人,他所研究的學問,這是儒家這方面的,宋儒理學的學問,也是非常有成就。當時他在晚年的時候就曾經到京師去遊學,在遊學的過程當中,他就結交了當時的名士,包括周永年、戴震這些非常有名的大學者。我們知道領修《四庫全書》太史戴東原(戴震)他是學問非常的好。賈存仁先生曾經有一段時間,他有參加過《四庫全書》的編纂和修訂的工作。再從學問的這個方面來說,賈存仁先生相對於李毓秀夫子來講,他在聲韻學方面是有特別的專攻的。在晚年的時候,賈存仁先生他也是在家鄉教書育人,培養一些學生。
去世之後,他是葬在山西的浮山,就是他的故鄉當中。賈氏祠堂,賈家的祠堂,是在清朝的乾隆年間興建的。而在賈家的祠堂,一直到現在,人們去參訪、去參觀的時候,在它的正門匾額當中還能夠看到四個字,叫做「愛存愨著」。「愛」就是仁愛的意思;「存」,用仁愛來存心;「愨」字,愨字本身它是恭謹、敬謹,就是我們《弟子規》當中說的「謹而信」、「次謹信」,愨就是恭敬、謹慎的意思。「愛存愨著」,這是供奉在賈家的祠堂當中的匾額,它闡明了賈氏家族教育子孫、教育兒女的一個家規跟家訓。也就是說,在內心當中要效法孔老夫子、歷代聖賢人以仁愛存心的這種風範和精神,而當我們在立身處世的時候,則是要以誠信來著稱。「愛存愨著」,可以體現出這個家庭的家訓與族訓。而這四個字恰恰也與《弟子規》當中所說的次謹信、泛愛眾這些德目是相應的,愛存愨著就是體現出泛愛眾以及謹跟信的精神。我們從這幅匾當中,也可以體會到賈存仁先生他編訂《弟子規》,他對於《弟子規》當中所闡釋的這些精神、這些要義,其實是在他的日常生活當中確實去落實的;同時也是成為了賈氏家族的家規與家訓,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而賈存仁先生對於李夫子所編訂的《訓蒙文》,其實無論是從形式上,形式上就是我們說的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的這種形式,無論是從形式上,還是從內容上,他都有做了修改和訂正。這也使得《弟子規》能夠廣泛的流傳,就是他所下的這個功夫,是起了很大的作用的。《弟子規》能夠傳揚後世,影響這麼深遠,雖然他的作者是李毓秀李夫子,但是賈存仁先生對於《弟子規》所做出來的這種貢獻也是非常之大。特別是在他把這部書修訂完成之後,他去刊刻流通的時候,不但是自己去籌集銀兩來流通,而且還利用他在京城裡面他所認識的這些人脈關係,讓這部書得以廣泛的傳揚。從清朝康雍乾的時期到現在數百年間,《弟子規》對於我們中國人蒙學這方面,道德學問的養成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師父上人在講經的時候也常常提到所謂「三家村的窮秀才」,我們了解了李夫子,還有賈存仁先生他們一生的生平的時候,可以更深刻的體會到師父上人為什麼那麼尊敬三家村的窮秀才。確實這些從事於小學教育的老師,對於我們國家民族的貢獻是非常深遠的。
在古時候有這些老師,他們都是一生從事於教學的工作,而且這種教學是義務的性質,學生要奉養老師是隨著他能力的多寡,是沒有什麼限定的。老師他的教學工作是義務的、是無私的奉獻給大眾的。所謂的三家村的私塾先生,雖然說他在社會上的地位並不是特別特別的高。一般人一想起,特別是在我們這個時代,我們的價值觀跟古時候完全是不同的,現代人覺得說有高官、有厚祿,能夠賺很多錢,像這樣的人就是有本事、有地位的。但是古時候並不是這樣,古時候這些三家村的私塾先生,他們雖然地位並不高,可是他在社會上所從事的真正是積功累德的、了不起的事業,可以說是任何行業都沒有辦法跟他相比的。為什麼?所謂「建國君民,教學為先」,國家政權的建立,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什麼?其實並不是經濟、不是科技、不是軍事,最重要的其實是教育。這些三家村的窮秀才,雖然這一生生活得很清貧,甚至窮困潦倒,但是他來生的福報會很大。因為他這一生所做的好事是德澤萬代的了不起的事業,教導年輕人,讓這些年輕人都能夠成聖成賢,在這世間上有哪一項功業能夠比得上這件事情?而且這些教書先生他們所教的教材都是從蒙學的三百千,一直到四書五經、十三經,像這些都是聖賢的典籍。而且他是教學相長,自己教,教一遍自己溫習一遍,溫故而知新,一代一代的去培養新的這些年輕人。
我們看到像雪公老人,還有徐醒民老師,這一生當中所從事的事業就是師父上人所說的這種三家村的秀才事業。雪公老人創辦國文補習班,雖然它是沒有學歷的,不是一個正規的學校體制,但是從國文補習班當中真正是培養出人才,一批又一批的人才都是通過這種方式教導出來的。一直到現在,像徐醒民老師,他老人家也已經九十三歲高齡,這麼大的年紀,他每個星期還講三堂課。他今年過年的時候給師父拜年,還談到他每個星期教一堂《論語》、教一堂《易經》,還要教一堂《無量壽經》。就是到九十三歲、九十四歲,教學還是沒有中斷,真正是學習他的老師李炳南老居士的德範。李炳老也是一直到往生之前,他都還堅持上台講課。
像這些三家村的窮秀才,雖然生活很清貧,但是他知足常樂,不貪、不瞋、不痴,他生活是非常快樂的。並且把自己一生的心血、把他自己一生的期望都寄託在下一代人的身上,讓聖賢的教育可以代代都有傳人,能夠為國家、為社會來培養出聖賢的人才。我們想想看,有哪一項工作、哪一項事業比這樁事情更偉大?師父上人確實是非常有眼光,他在年輕的時候就了解這個道理,對於這些從事小學教育的老師是非常非常尊敬的,對他們非常讚歎。
特別是在古時候,我們看士農工商,這個士,讀書人,他雖然非常貧窮,雖然他生活各個方面過著非常儉樸的生活,可是在社會上他的地位是很高的,人們只要一提起讀書人、一提起教書的先生,打從內心裡都非常的恭敬。師父上人這個評價是非常正確的,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它的治亂與興衰,實實在在講,關鍵在什麼因素?其實關鍵就在於這些三家村的教書先生、私塾先生,如果他們都能夠做好自己的本分,用言教與身教把下一代的孩子培養好,國家跟社會一定能夠安定興旺,一定能夠長治久安的。
我們知道,教育也是要親師密切的配合,也就是說父母跟老師同時密切的配合,對於一個學生他的德行和學問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特別是在一個孩子小時候,他在上幼稚園、幼兒園、上小學,這個時候是他一個人一生當中人格養成最為關鍵的時期。因為如果他再大一點,到中學、大學,習慣成自然,習氣已經根深蒂固,你再去改變他,其實是比較困難的。所以小學時代教育,如果老師跟家長能夠充分的配合,把孩子從小就教好,我們國家、社會就能代代出人才。
師父上人也常常提到,所謂「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一切以修身為本」。上自皇帝,下至平民百姓,什麼是根本?修身是根本。就是《大學》說的,修身才能夠齊家、治國、平天下。而「宇清國安,家和人樂」,我們想要使得社會能夠真正的安定和諧,國家能夠長治久安,每個家庭都能夠幸福和樂,如何才能夠達到這個目標?「一切以教學為先」。「建國君民,教學為先」,要使社會達到剛剛所說的這樣的結果,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要通過教學,特別是教授聖賢的學問,才能夠達到這樣的目的。
《弟子規》它的作者這些方面的情況,我們就先學習到這裡,下面進入總敘的內文。
【弟子規。聖人訓。】
『弟子規』就是指的《弟子規》的這部書。『聖人訓』,聖人是誰?聖人所指的就是大成至聖先師孔老夫子。《弟子規》這部書是根據孔老夫子他老人家的教誨,來編成的生活規範。而「弟子」,我們怎麼去理解弟子這個概念?弟子表面上的意思是指的學生,而實際上,做為任何一位願意來學習聖賢教誨的人,都可以稱為弟子。弟子,「學者尊師如父兄」,我們說師徒如父子。做為一個學生,他跟著老師在求學的時候,對老師就像對待自己的父親、自己的父母一樣,對老師是非常恭敬的。弟子是做為學生的自稱,並不只是說年紀小,而是做為學生本身自稱弟子。這裡有一個自謙之德存在,就是一種謙虛的德行存在,在老師面前,即使他的本領再高、即使他的福報再大,但是在老師、在長輩的面前,他也都要非常的謙虛,不敢有一絲一毫的驕傲、自滿的心態,這是弟子。
「聖」是通的意思,對於真理無所不通,而且沒有一毫的迷惑。換句話說,聖人他是通達宇宙人生的真相的,就稱為聖人。而在《弟子規》的這段經文裡面,它是專指的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為什麼?我們看整部書的內容,就是根據孔老夫子在《論語》當中的教誨來編纂的,這裡的聖在此地是特指。然而我們知道聖聖道同,孔老夫子他老人家也是「祖述堯舜,憲章文武」。從堯舜禹湯這些古聖先王代代相傳,所傳下來的這些聖賢的道理,都是用來教化後世的這些子民的。
陳弘謀先生也是讚歎孔老夫子在《論語.弟子章》當中所說的這段話,對他的讚歎跟評價是非常高的,說它是「千古蒙養之極則」。也就是說,自古以來我們教育,童蒙養正教育的根本原則,都離不開孔老夫子在《論語.弟子章》當中所談到的這幾句話,這也就成為了我們《弟子規》這部書的主要內容。用弟子的心來學習古聖先賢所留傳下來的這些教化,而且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確實把它落實、把它力行,我們期待我們都能夠成為跟古聖先賢一樣的,道德跟學問都能夠跟他們相近、相同,這就是之所以李夫子還有賈先生他們要編訂這部《弟子規》他的目的、他的原因。
這是江逸子老師所畫的孔老夫子的德像。前人有聯語說:「氣備四時,與天地日月鬼神合其德」,孔老夫子一生的教化之功是非常深廣、非常偉大的,是和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是這樣的一個偉大的教育家。古人也是讚歎孔老夫子,如果天不生仲尼,則萬古如長夜。如果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沒有像孔老夫子這樣了不起的教育家出現的話,萬古如長夜。為什麼這樣講?因為沒有好的老師的教化,我們就沒有辦法增長自己的智慧、自己的道德與學問,這樣就如同是生活在黑暗的長夜當中一樣。這是孔老夫子之德。
「教垂萬世,繼堯舜禹湯文武人之師」,孔老夫子被尊為萬世師表,他的教化是垂範於後世的。而夫子的一生,他非常的謙虛,雖然他的道德學問非常的深廣,但是他也總是說,他只是「祖述堯舜,憲章文武」,他所學、所講、所傳的,都是堯舜禹湯這些古聖先王,文王、武王這些古聖先王他們所留下來的道德學問,我沒有自己的發明,也沒有自己的創作,而是古聖先賢代代相傳的這種德教。
夫子之德是非常的偉大,這是在於他的教化確實傳承到我們現在,幾千年來,代代的中國人性格的養成、品德的造就,乃至於國家社會的安定與長治久安,都和夫子的教化是息息相關的。為什麼大乘佛法能夠在中國扎下這麼好的基礎,並且有如此深遠的發展?這個跟儒家、跟道家在我們中國這塊土地上進行非常好的教化,把人都教成了好人,都有很深厚的道德學問的基礎,跟這個是分不開的。正是有這樣的基礎,所以大乘佛法也才能夠在我們中國的這塊土地上發揚光大。我們對於這些古聖先賢確實是非常非常的尊敬,非常讚歎的。
既然《論語·學而》篇當中夫子所說的這段話這麼重要,清朝乾隆皇帝的封疆大吏陳弘謀先生,也是《五種遺規》的編者,讚歎這段話是千古蒙養的極則,從古到今,童蒙養正教育都是以這個做為最高的標準、最根本的準則。我們就來學習《論語·學而》篇的這段經文,雪廬老人也有非常深入的、深刻的講解。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弟子」我們剛剛也有介紹過,當然晚輩都可以稱為弟子。入則孝,「入」就是指在家。在家庭當中,最為尊貴的、最為尊敬的是我們的這些長輩,祖父母、父母,這是家中的尊長。在家中,入則孝,孝字是擺在第一位的,是最為重要的。當然我們說「百善孝為先」,孝字看起來簡單,實際上要把它推廣開來,把它講述清楚、講述深入,也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我們看到,在古時候,甚至於連帝王都會特別的尊崇《孝經》,甚至於幫這些古聖先賢留下來的經典特別來做註解,古時候的君王都知道孝字來治天下,這是找到了根本。入則孝,在家庭當中,孝是擺在第一位的。
對於父母盡孝,雪公老人在這裡也談到,父母的事要勞力去做,也就是說,這些事情都是孩子自己要親力親為的,能夠自己做,也就盡量不要去找人代勞。我們在歷史上看到,像有的讀書人,他書讀得很好,官位做得很大,可是回到家裡,就父母親大小便的這些尿器,還有這些衣服,他都要親自去清洗、親自去整理。這就是看出,對於父母的事,是兒女本分應當要做的,勞心勞力都應該要親力親為。而生活的事要供養,就是父母生活所需要的,他所吃的、所穿的、所用的,這一切的需要,我們做為子女是要奉養父母。這是外在的一種孝的表現,而在內在,我們對父母要有一種恭敬心、孝順的心,也就是說「誠於中,形於外」。當我們內心對父母具足了這種孝敬、恭敬的時候,體現在外面,自自然然所作所為都是真正的孝敬的行為。
「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孝敬父母是仁的第一步。所謂「父子有親」,父子之間這種天然的親愛,它是愛的原點;換句話說,如果你連父母都不愛了,如果父母連孩子都不愛了,你說我去愛別人,那可能是有目的、有企圖的,他不是真情、真性的流露。所以說,孝敬父母是仁的第一步,父子有親是愛的原點,我們要找到我們自性當中本具的仁愛,就要從孝這個方面去落實,這樣根本才會穩固。「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這也是《論語》當中的經文。孝悌是仁愛的根本,進到家裡我們必須要行孝。
「出則弟」,我們在前面學習《聖學根之根.小兒語》、《續小兒語》當中,也跟大家分享過這句《禮記》的經文。《禮記》說「年長以倍則父事之」,譬如說這位長輩他的年紀比我們大一倍,對待這樣的尊長,我們就要像侍奉父母一樣來侍奉他。年長十歲則兄事之,如果說長輩他是比我大十歲,我就以兄弟之禮,就是敬奉兄長的這種禮來奉侍他。對兄弟必須弟,「出則弟」弟就是友愛的意思,這個弟跟豎心旁再加個弟這個悌是一樣的意思,它是友愛,就是要把自己的兄弟姐妹看成手足一樣。我們對自己的身體很愛護,當然你不能說我只愛我的頭,我不愛我的手、不愛我的腳。人的整個身體,它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不可能是有所分割的。我們愛自己、愛自己的全身,當然我愛我的頭,我也愛我的手。待自己的手足如何,對兄弟也要如此。我們常說手足兄弟,兄弟跟我們是一體的。把它推而廣之,所謂「四海之內,皆兄弟也」,我們走到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遇到跟我們的兄弟姐妹是同樣年齡的人,我們同樣也能夠對他非常的友愛,這是我們對人需要做到這一點。孝跟悌這是根本,我們無論是學習《弟子規》,還是學習《太上感應篇》,《弟子規》說「入則孝」、「首孝弟」,而《太上感應篇》說「忠孝友悌,正己化人」,都是把孝跟悌擺在第一位的,這是非常的重要。
下面是「謹而信」,謹而信,我們對待一切事情,一定要謹慎,而且都要有誠信。雪公老人在這裡談到,我們要推動仁德,也就是《大學》當中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以及夫子教化的這種仁愛,這樣的教育的事業,為忠信,如車能行,有汽油才能推動。我們所體現在外面的,要有謹而信,有忠信的這樣一種表現,我們所推展的這些才能夠推得動。就譬如說我們到國外去的時候,就發現外國人是非常重視誠信的,如果我們誠信方面有所虧失的話,我們想把中國傳統文化這些方面把它推廣出去,外國人可能就對我們信用上面打折扣。所以謹跟信,為忠信,這都是非常重要。
「汎愛眾,而親仁」。汎愛眾這個「汎」是寬的意思,我們說寬泛;「眾」則是眾人的意思。雪公說愛眾如愛花,乾了要加水,太濕了就少加水,有蟲去蟲,要保護它,廣泛重視一切。我們呵護眾人,就如同在呵護我們所種的這些花草樹木一樣,要去了解今天它缺不缺水,它有沒有施肥,陽光雨露足不足,能夠這樣精心的呵護,花才能長得美,這就形容我們對待眾人這種愛護,要用這樣的一種心。
我記得我的父親種花、種水果,每次都種得非常的好,花就開得特別美。像之前有一些蘭花,在花卉市場賣的時候,蘭花幾乎都要死掉了,賣者也就半賣半送的,就賣給我的父親,非常便宜。可是他帶回家之後,就對這些蘭花非常細心的呵護,每天要非常細心的去照料它,結果這些本來都快要死掉的蘭花,到了山上去養一段時間之後,我記得有一盆蘭花連續開了好多年,而且那個花就一直都開得非常的美。平常我回去的時候,就看到父親對這個花每天都非常的呵護,所以我們只是在那欣賞,蘭花特別的美,但是父親則是每天用愛心去澆灌它、去照顧它。這就形容我們對待人也是這樣子,我們照顧一個孩子、照顧一些年輕人,他需要什麼、他缺少什麼,做為一個父母,或者是做為一個長輩,內心裡面總是時時的去關心、去掛念、去愛護,是同樣的道理。
「汎愛眾,而親仁」,這裡就談到有親有疏,壞人也不損害,愛惜他,但是要親近善知識。「汎愛眾」,這裡就是佛家的怨親平等,也就是大慈大悲。這種愛,在佛門當中,這種愛的心量是周遍虛空法界的,也就是說它不只是愛我們的家人,也不只是愛我們的國家,而是能夠愛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族群、不同的文化,乃至於不同的星球,這些不同維次的眾生,都是在佛家的這種平等的慈悲與大愛的範圍當中的。佛家說怨親平等,佛家也強調大慈大悲,這個就是汎愛眾的體現。
而親仁,我們學習聖賢的道理,要去親近真正的善知識,要跟他學,而要遠離惡知識,所謂親君子遠小人也。我們在《論語》當中看到「三人行,必有我師」,三人行我們要怎麼去理解?其實它並不是說三個人,它是一種表法。這三個人當中,其中一個人是我們自己,而另外兩個人,一個是善人、一個是惡人。善人我們要親近他、要學習他;而惡人則是提醒我們,不要向他學習。善知識、惡知識,如果我們有一個智慧的眼睛可以去分辨的話,無論我們親近什麼人、跟什麼人接觸,其實我們都能夠學到東西,就是對於善人我們要效法學習他,對於惡人我們就不要跟他學習,是這個意思。
這五條是我們做人非常要緊的條件,雪公說我們要不做就不是人,就不符合人的標準。能夠做到前面這五條,也就是「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這五條落實的話,我們還有餘力、還有餘時,譬如說遇到父母有事情,做為子女的就要先幫父母把父母的事情做完,再來做我們自己的事,「行有餘力,則以學文」。「行有餘力」並不是說我們有空閒的時候才做,而是說前面所說的這五條,就是「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汎愛眾,而親仁」,這五條是基本的條件,這是我們身為人,立足在天地當中,我們必須要去做的,做了這五條,我們還行有餘力的時候,才必須學文。
「文」也有不同的解釋,我們看漢代的註解,談到這是指六藝,漢代只有禮樂,這個文有個說法是指六藝。雪公老人在這裡給我們講解的就更加的明白易懂,凡是國家所需要的學問都必須學,這是則以學文。並不是說我們前面孝悌這些做完了才來學六藝,以及國家所需要的這些學問,而是前面這五條是根本,而其餘的一切學問我們都要去做、去學。
這就是《論語》在〈學而篇〉當中夫子所談的這段話,這段話就是做為《弟子規》,它整部書的內容就是從夫子的《論語》的這段經文而來的。
我們中國古聖先賢代代相傳的這些傳統的教育是非常重視家庭教育,家庭的教育是我們中國傳統教育的一個特質。我們知道在歐洲有很多學者,他們也曾經研究過,說為什麼在世界上有這麼多的文明古國,四大文明古國,許多的這些國家雖然歷史上有燦爛的文明,但是最後還是消亡了、消滅了,可是為什麼中國這個民族、文化可以留傳這麼多年,千百年來代代相傳,它不會滅亡,它依然存在?有許多歐洲的專家學者曾經做過這樣的研究跟討論,他們最後得出的結果就是,大概是中國人重視家庭教育的緣故。換句話說,中國人把一個孩子,從小在家的時候,就把他的道德跟學問的基礎扎好了,奠定了他一生的這種成聖成賢的基礎,代代所培養出來的都是好人。這是從家庭教育起步的,中國的社會才能夠長治久安,中國的文明也才能夠綿延不絕,這不是沒有道理的。從這個方面來講,我們非常感恩古聖先賢所留給我們的這麼寶貴的聖賢教育,我們真的是要把它繼承下來,把它發揚光大。
中國傳統教育的特質就是家庭教育,父母尊長他是用身教,就是父母跟老師他所教給孩子的這些學問,都是在生活當中他就已經落實出來、表演出來給孩子看,孩子他從小是耳濡目染。不要覺得孩子好像出生之後他不懂事,孩子還在母親懷抱當中,他的眼睛就已經會看、耳朵會聽,他的小腦袋也在分辨大人的一言一行,他也都記在他的心裡了。父母跟老師在孩子小時候,是把道德仁義的這些德教在生活當中就做給孩子看,孩子從小就模仿,父母的這些品德、他的性格、他為人處世的方法,孩子從小就看得很清楚,慢慢的就變成了他自己的習慣。家庭教育給孩子的影響,可以說是三歲看八十、七歲看終身,影響太深遠了。
學校教育則是家庭教育的延續。家庭已經奠定好了把孩子培養成小聖賢的基礎了,學校教育再進一步的鞏固,讓他去深入這些四書五經、十三經,把更深奧的哲理、更深奧的聖賢之道理再灌輸給學生,它是延續家庭教育的。社會教育則是廣學多聞,成就才藝。大乘教育方達究竟圓滿。
這四種教育把一個人生命的靈性不斷的提升,到後來通過社會教育、通過藝術的形式,各種方式承載著道統,最後還能夠通過大乘這種教育,讓他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能夠去造就幸福美滿的人生,我們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育確實是非常了不起。
《弟子規》這部書對於孩子啟蒙養正、對於子弟的教育是至關重要的,這裡面所講述的原理原則,是貫穿在人的一生當中,甚至於生生世世都會有所影響,這就看出這部書的重要性。而它對於子弟的教育,就是教導人能夠敦倫盡分、能夠閑邪存誠,這樣他就可以養成忠厚的家風。
首先敦倫盡分,「敦」就是誠懇和睦的意思,「倫」就是指人倫,敦倫也就是人與人之間怎樣能夠和睦相處,我們通過學習《弟子規》就能夠做到這一點。要做到人必須盡到自己的責任跟義務,責任跟義務就是我們人生活在世間要盡的一種本分。哪些是我們需要盡的本分?本分就包括了五倫、五常,也就是說,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這是五倫的關係,這五種關係都能夠盡到自己的職責,盡到自己的責任與義務,依本分,做好了之後,整個社會國家才能夠安定。所以家庭是一個社會的細胞,如果我們在家庭當中,能夠把人倫的關係都落實好,社會它才能夠健康的發展。這是敦倫盡分。
閑邪存誠,「閑」是防止的意思,「邪」就是指的邪惡,閑邪就是防止邪惡入侵。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夠常常保持自己身心的清淨,就是用《弟子規》當中所教的這每一個條目,我們每天都能夠用這個來反省和檢點一天的所作所為,哪個方面有落實了《弟子規》,哪個方面我們還需要再改進,沒有做到的,這就是我們在立身處世當中的一個標準。「存誠」是保存忠誠的心性,我們處事待人接物的時候,能夠保持這樣的恭敬之心。我們能夠這樣做,自自然然就是能夠誠於中而形於外,我們為人處世自然就能夠受到人們的尊重跟敬愛。我們看一個人,如果他非常的真誠,待人非常真誠,往往人們就喜歡跟他親近,他能夠有很好的人際關係。所以《弟子規》當中,所教我們的內容是關於「敦倫盡分,閑邪存誠」。
我們接著往下看,下一句經文:
【首孝弟。次謹信。】
『首孝弟』,首先在日常的生活當中要能夠孝順父母,能夠友愛我們的兄弟姐妹。『次謹信』,則是我們在一切的日常生活的言語行為當中,要能夠小心謹慎,而且要能夠講求信用。我們先來看「首孝弟」,「首」就是提到我們做人的根本是在哪裡,這裡一開篇就指出了答案,我們做人的根本就在於「孝」跟「弟」。能夠孝順我們的父母,能夠友愛兄弟姐妹,尊敬長輩,這個是德行的根本。師父上人常常提醒我們,孝親尊師無論是入世還是出世,這都是大根大本。孝是根,敬是本。如果我們學習聖賢的道理,乃至於從事於世間的行業,無論是各個方面,想要真正的成功,都不能夠離開孝跟敬這個根本,它是我們成敗的關鍵。所以孝是我們自性當中的第一德,所謂「百善孝為先」。
孝是什麼意思?從這個字當中我們就可以體會到它的含義是不可思議的。中國的文字是智慧的符號,在這文字當中就充滿了古聖先賢的智慧。中國的文字它的美、它的善,在全世界任何國家民族,他們的文字很難找到能夠跟它相比的。這個方面也是有很多歐洲、世界各地的漢學家,對這個問題都有許多很精彩的闡釋、評論。
我們從孝字其實就能夠體會到,你看「孝」,它是一個會意字,而這個字的形體,它是由「老」,老字是在上面,「子」字是在下面,由老跟子這兩個字所形成的。它是代表著上一代跟下一代,這兩代人之間,他是一體不二的關係,老跟子合為一個字,它是一體的。上一代跟下一代他是一個生命的共同體,而且這種聯繫的關係是非常的緊密。我們從上面再往上追溯,父母上面還有祖父母,再往上去還有曾祖父母,一代一代的往上去推演,就是上一代還有上一代,過去無始。
中國人的家譜,有的家譜有幾百年的歷史,它去追溯家族的源流,往往可以追溯到幾千年前的老祖先,就是我們這一脈究竟是從遠祖,第一世的遠祖,第二世、第三世,一代一代的追溯可以追溯到黃帝的時代、炎帝的時代,追溯到幾千年前。上一代還有上一代,這是過去無始;而下一代還有下一代,這是未來無終。我們的生命也不是這一生就完結的,我們還有兒子、有孫子,子子孫孫、一代一代,也都希望代代都有賢才、有賢人出現,有聖賢人出現。下面還有下面,未來無終,這無始無終它是一個生命的共同體。也就是符合我們在佛門裡面所說的「橫遍十方,豎窮三際」,是一個生命的總體。
我們看孝字,它的意義,它所蘊含的這種內涵是無窮無極的。孔老夫子說,「夫孝,德之本也」,孝是德行的大根大本,孝是道德的根本。而孝字它包含著我們自性當中的萬德萬能,換句話說,我們能夠開啟自性本有的孝心,自性當中許許多多的德能,也就隨之能夠流露出來、開啟出來,就好像打開了一個百寶箱,裡面各種各樣的寶貝都有。但是這把鑰匙怎麼開?這把鑰匙是要通過孝來開啟的,一個人德行的啟發是從孝來下手。盡孝也就是我們自性性德的一種圓滿的流露,這是說到深處了。在佛法裡面也是說,「父母離塵垢,子道方成就」,我們把孝盡到圓滿就成佛了,就開啟了自性當中無量無邊的智慧德能,這是從理上來講。
從事上來講,五倫、八德統統都包括在其中,如果這五倫、八德我們沒有把它做到,孝也就不圓滿。孝字衍生出來的義理是無量無邊的。五倫,包括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我們在生活當中要把親、別、義、序、信落實;五常就是仁義禮智信,這是五倫五常。還有四維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像這些都能夠把它落實在我們的身上,落實在我們的生活當中,孝道才是真正圓滿的。
前面從理上來闡釋了孝字它的重要性,下面再來跟大家分享在歷朝歷代的這些古聖先賢他們的故事,確實體現出真正是《弟子規》當中所講的「首孝弟」。許多古聖先賢,都是用他們一生的德行來為我們表演出忠孝友悌的德範,非常值得我們學習。
在《論語》當中看過這樣的一段經文,這是孔老夫子對於泰伯的評價。周朝為什麼可以享國八百年?國家能夠長治久安這麼長的時間,我們要追溯它的根源,也是跟孝、跟悌有關係的。這齣好戲,這是由周朝太王的三個兒子,泰伯、仲雍跟王季他們所演出來的。孔老夫子曾經說:「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孔老夫子對於泰伯這個讚歎是非常之高的。
雪公老人講解這段歷史的時候就談到,我們中國的歷史比較可考的,從唐堯虞舜,夏禹之後是殷商。之前我們在學習《常禮舉要》的時候,雪公老人就曾經提醒過我們,希望我們要多讀點歷史,做為一個中國人,要對於中國人自己的歷史有所了解。再來,老人家也提倡我們要看看京劇,因為古時候的這些戲曲、這些藝術,它都會把一些歷史的典故放在其中。一個人他如何處事待人接物,這些人生的道理、智慧跟經驗,在這些戲劇裡面都有所體現。雪公老人希望我們能夠好好的學習中國的歷史,也看看中國的京劇。
我們上次在法國巴黎的時候,因為師父上人一直在提倡老人樂園,希望老人都可以每天欣賞這些戲劇、京劇傳統藝術的表演,讓他生命中的晚年過得非常的充實、非常的快樂,當時有同修去找到一些表演的藝術家來表演京劇。我們看到有「趙氏孤兒」、有「三娘教子」,這些傳統的劇目都給我們很深的啟發,它有歷史的故事,也有教育子女應該要有的一種方法、一種經驗和智慧。看這些京劇,這裡面倫理道德因果的這些教育,都是寓教於樂,含括在其中了。
雪公老人對於中國的歷史,有很深入的研究跟學習。我們中國歷史比較可考的,從堯舜禹湯這個時代,夏禹之後是殷商,成湯革命為商王,到了中期因為發大水,改遷於殷,我們今天看到的殷墟。到了商紂王做天子的時候,在諸侯當中有一個西北的諸侯叫古公亶父,他是跟北方外族接近。我們知道外族人,在古時候因為這種傳統的教化還沒有普及到邊疆的地區,有些外族並沒有受到很好的教育,他的生性就比較野蠻,不懂禮,也不懂人情世故。這些外族人因為他侵犯了古公亶父他的土地,他們也是非常殘暴的這種性情。當時古公亶父就覺得,這樣終日兩邊殺來殺去的,確實是沒完沒了,所以他就遷徙到了岐山之下,這就是西岐。
古公亶父是非常有德行的,人們跟他在一起對他很擁護,又很讚歎,這就是太王。當時他們的土地其實很小,只有幾十里的地。而太王(也就是古公亶父)他有三個兒子,這三個兒子分別就是泰伯、仲雍跟王季(也就是季歷的意思)。
中國自古以來都是長子世襲制度,家裡有長子,在家庭當中他地位是很高的,從小對他的教育也就特別的好,這是自古以來我們中國人就有這樣的習俗。父在時聽父親的,父不在的時候就聽兄長的,哥哥為主,諸侯傳統的制度也是傳給長子。可是這個時候,王季(也就是季歷)他生下了一個兒子叫做昌,昌也就是周文王。古公亶父在的時候,季歷就生了周文王,這是他的孫子,古公亶父對他很讚歎,他說:「我後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他看到這個孩子一出生就跟一般的孩子不同,他覺得他們這個家族一定能夠把國家興旺起來,他覺得希望就寄託在這個孫子的身上。換句話說,這個孩子一出生的時候,爺爺內心裡面就很想要把他做為繼承人來培養。
但因為古時候是長子世襲的制度,太王他的大兒子是泰伯。泰伯他了解到父親的想法之後,他就找了一個藉口,到外面去採藥。他的弟弟仲雍看到哥哥跑出去採藥,他也跟著去了,就到大江以南的吳國,也就是今天的江蘇這一帶。泰伯到了江南,也是斷髮文身。到了古公亶父臨終的時候,他就讓季歷,他的第三個兒子去請他的兩個哥哥回來,請泰伯跟仲雍回來。等到古公亶父的喪事辦完了,泰伯就請季歷繼位,就是王季,他還是希望能夠讓他的弟弟來繼位,這是第一次把天下讓出來。但是季歷他不願意接受,因為他是弟弟,都覺得王位應該讓給自己的哥哥。他再查歷史有先例,哥哥還是想要讓給弟弟,這是第二次讓天下,他的弟弟還是不願意接受。我們看這一家人,真的都是非常有德行。到了最後一次,哥哥就跟他說,哥哥到吳越一帶去,吳越的習俗是斷髮文身,跟中原是不同的,「刑餘之人,不可為宗廟社稷之主」,他說我已經是斷髮文身的人,不能夠入主中國了,這是第三次讓天下。
我們看這一家人,整個天下都能夠互相的相讓,因為這兩個哥哥覺得父親在世的時候就看中了他的孫子,其實內心是希望他的孫子,周文王繼位的。他的父親排行老三,照理說不能夠繼承王位。但是兩個哥哥非常能夠體察他父親的心願,三次都把天下讓出來,一家人都有這樣的一種德行。泰伯跟仲雍後來他們就離開了,於是老三,也就是季歷(王季)就順理成章的繼位,成為諸侯。他命終之後,王位也傳給了他的兒子姬昌,也就是後來的周文王。而後來因為殷商王非常的暴虐無道,到了武王的時期才討伐紂王,滅了殷紂王。
這一段故事在《論語》當中記載的。孔老夫子對泰伯非常的讚歎,說他是至德,「三以天下讓」。王位都能夠互相的相讓,人的一生當中,人們所追求的所有的一切還有什麼讓不出來的?
在他的兄弟之間相互禮讓的過程當中,他成就了哪些德行?首先他是成就了孝道這種德行,他能夠體會父親的心意,了解父親所思所想的;第二是讓出了友愛的德行,兄弟之間的友愛連天下都可以相讓,後世兄弟之間爭財產也好、爭名奪利也好,如果看一看太王這一家,泰伯三兄弟他們的行持,確實後人也會非常的慚愧、非常感動的;第三是讓出了忠,忠於天下人民。為什麼?因為泰伯跟仲雍這一讓,可以讓出一個明君聖主來領導全國的人民,這是真正的德行,也是真正的家風。為什麼孔老夫子對於泰伯跟仲雍讚歎他是德之至也,如果沒有這樣的至德,是做不出禮讓天下的行為。這段故事我們就學到這裡。
我們接著來學習,文王一生是如何行孝的。周朝它能夠享國八百年之久,歷朝歷代都很難做到這一點。它開國的這些君王,真的都是明君聖主,他們在生活當中就真正的是在力行孝道。
周文王也就是姬昌,當他在做世子的時候,他每天都會去朝見他的父親王季三次,去看望他的父親。早晨雞剛剛叫的時候,周文王他就穿好了禮服,到父親的寢門外去跟父親問安。如果宮裡的這些小官跟他說父親昨天晚上睡得很好,今天早上起來精神也非常好,文王聽了之後,臉上就表現出非常高興的神情。到了中午的時候,文王又去給父親問安,依然照早晨的方式來問候;到了晚上,文王還去給父親問安,一天問候父親王季問候三次。
有的時候王季偶爾感到身體有一點不舒服,因為畢竟父親年紀大了,身體有這樣那樣的毛病總是在所難免。看到父親如果身體不舒服的時候,文王的臉上就充滿了憂愁的神情,甚至連走路都走不穩。表示他內心非常的擔憂,怕自己的父親身體這個狀況,能不能早一天好起來,他非常的牽掛。等到後來父親王季能夠恢復正常的飲食,文王他才恢復他正常的神情,臉上這種憂愁的臉色才消失。
每次父親的飯菜送進去的時候,文王他一定親自去檢查菜會不會太涼了,還是會不會太燙了,合不合自己父親的口味。因為做為兒子孝順父親,他一定都了解父親喜歡吃什麼,飯菜他一定親自來查看。等到父親王季吃完飯了之後,把飯菜端下來,文王就會詢問說,父親今天吃得怎麼樣,什麼菜有沒有多吃一點,非常關心的問寒問暖。並且對這些管理父親飲食的人,特別要交代他們說,不要把原有的飯菜再獻上去。也就是說,每頓飯都要給父親做新鮮的飯菜,千萬不要讓他再去吃那些剩菜剩飯。一直等到這些事情都交代得清清楚楚,負責的人也都非常明白應該怎麼做,這個時候文王才敢退出來。
文王的孝道能夠感得這個朝代傳承如此之久,正應了所謂「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家孝,一國就興孝,確確實實是上行下效。周朝能夠享國八百年,百世其昌,都是文王孝敬之德所開啟的,這是真正的以孝來治天下。我們看到,文王他所做的這點點滴滴的孝行,也就是我們在《弟子規》當中所看的,像「冬則溫,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都是很平常的舉動,其實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的。我們都有自己的父母,像他貴為諸侯之王,周文王他身分這麼尊貴,他都能夠在點點滴滴的生活行為當中盡到一個為人子所應該有的孝道,做為我們平常人,孝順更是我們的本分,真的要效法古聖先王的這些德行。
當然,周朝開國的這些君王也都有很多很感人的故事,包括周武王、周公,這是孔老夫子最為佩服的一位了不起的聖賢之人,他們也有很多感人的故事,希望以後有機會的時候再慢慢的跟大家分享。
在這裡再講一個跟佛門有關的故事,就是「楊黼活佛」。這個故事發生在安徽,安徽太和這個地方有個人叫做楊黼。當時他拜別自己的父母,到了四川這一帶,他想要去參訪無際大師,無際大師也就是石頭希遷禪師,是非常有德行的一位高僧大德。在路上他遇到了一個出家人,他就問他,說:「你要去什麼地方?」楊黼跟他說:「我要去拜訪無際大師。」這位老修行人就跟他說:「你見無際大師,你不如去見佛。」楊黼就說:「佛在哪裡?」出家人就跟他講:「你就回到家裡,見到一個身上披著棉被、倒著穿鞋的人,他就是活佛,就是佛。」
楊黼他信以為真,於是回到了自己的家裡。當然路很長,因為從安徽走到四川,這要再走回來,也是要很久的時間。有一天他終於趕到家了,回到家已經很晚,於是他就敲門。這時候他的母親聽到了兒子敲門的聲音,她就非常的歡喜,急著就要跑出來開門,連衣服、襪子都來不及穿,就趕緊拿了一個大被子披在身上,倒穿著鞋子跑出來了。楊黼一看到母親的這個樣子,他馬上就非常的感動,知道真正父母親才是家裡的活佛,所以他竭力的去孝順母親。到後來八十歲的時候誦偈而逝,他本人修行也是非常有成就。
為什麼要講這個故事?這幾年因為我們經常在海外,在歐洲這一帶,跟著師父上人做這些弘法的工作,我們在去年也很成功的,大家團結一心,把師父所倡導的中華民族萬姓先祖,乃至世界各族萬姓先祖的祭祖大典,成功的在法國巴黎,還有德國的法蘭克福都舉辦了,當地的華人,甚至一些外國人參加了都非常感動。這幾年在海外走的時間就比較長,比較難得有時間、有機會回到家裡看望母親。
這次從巴黎、從德國祭祖回來之後,終於有機會回到家鄉,剛好是陽曆新年的時候。因為平常的這些工作、學習的這些任務很繁重,平常是不敢輕易請假的。到了陽曆新年的時候,有一天確實也特別想念母親,剛好過幾天我們在這裡有兩場的義工課,有二三百位義工來聽我們講課,就想回去看望一下母親,順便把母親帶過來一起跟大家聽聽課,讓她也了解到我們最近的成長、進步怎麼樣了,讓母親了解一下。我就打電話回家,因為太久沒有回到家裡,當時打電話跟母親說我明天就回來了,回來看望母親。平常母親她講話是反應都非常快的,這時候她突然停了幾秒鐘,就反應不過來,覺得這個話好像不是真的,好像挺不可思議的。停了幾秒鐘都不敢相信,接著就說,「這是真的嗎?」當時我聽到母親講這個話,我馬上就想起「楊黼活佛」的故事。雖然母親總是在電話裡講說「妳就安心工作、安心學習,不用牽掛我們,妳在外面做得好,這是我們最開心的事情」,母親總是這樣安慰我們,可是其實她內心裡面對於自己的孩子還是非常思念的。特別是逢年過節的時候,「每逢佳節倍思親」,每逢佳節,親人也是倍加的思念我們。這個時候跟母親打了這通電話,母親非常的歡喜。
每次能夠回到家裡,除了和母親提醒她還要繼續認真努力的學習聖賢的教育,同時因為過年過節要讓母親開心,也會陪著母親看一看她喜歡看的春晚節目,還有新年跨年的節目。但這些節目當中有的節目老人家不是很喜歡看,因為都太現代感了,但有些節目有一些老藝術家唱歌,或者唱京劇,表演一些小品,現在國內很多節目都很有正能量,通過新年、過年的時候,都會對各行各業的勞動者進行一些感恩、鼓勵,還有表彰,這都是非常好的一種風氣。所以就趁著有限的時間,陪著母親看這些她喜歡看的節目,她喜歡看什麼,我們就播什麼給母親看。陪著母親聊聊天、吃吃飯,在一起,然後再把媽媽帶回來。剛好一月五日的時候有一堂義工課,有二三百個義工。每年在這裡都有這個課程,我們也跟義工分享一下倫理道德因果方面的故事,就請母親過來聽,讓母親通過這個課程也了解我們最近幾年有沒有進步等等。
真的是感覺到,在這個世界上,雖然我們學習聖賢教育、學習佛法,行之有年,也是離開家裡時間很長了,但是我們總是要在這些力所能及的時候陪伴母親,然後給母親也啟發她如何再進德修業,如何再提升自己的智慧德行,在這方面跟母親多交流、多溝通,關心一下母親日常的生活,這些都是我們能夠做得到的。
我們以前廬江文化教育中心那個時期在推廣《弟子規》,每每聽到像「跪羊圖」很多德育的歌曲,我們都會感動得流下眼淚。正如歌詞裡面所說的,「古聖先賢孝為宗,萬善之門孝為基。禮敬尊親如活佛,成就生命大意義」,我們的父母親就是我們的活佛。我們去供奉佛菩薩、供奉古聖先賢,最重要的首先就是奉養自己的父母,我們能夠對父母盡到了真誠的孝心,對於老師、對於佛菩薩這種孝心才會是真實的。能夠了解到「父母恩德重如山,知恩報恩不忘本。做人飲水要思源,才不愧對父母恩」,像這種很有正能量的歌曲,真的是要多聽多學、多去落實。
「首孝弟」,當我們一個人落實孝弟的時候,「孝弟」是可以理解為:「孝」是孝順父母,「弟」除了友愛兄弟之外,對於別人的父母也能夠恭敬對待,所謂「事諸父,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我們從孝親這個原點再引申到尊師,對於老師就能夠生起真正的恭敬的心、真正的尊敬的心,這個就是我們德行的大根大本。可以說整個《弟子規》,首先「首孝弟」,孝弟這兩個字,就可以概括整個《弟子規》全篇的內容,它是最核心的一個經義、教義了。
我記得之前我們在分享《聖學根之根.小兒語》跟《續小兒語》,那時候常常有機會跟周虎林教授親近,周教授也特別教導我們《禮記》當中的這段話,剛剛我們在雪公老人的講義裡面看到的,「年長以倍則父事之」,這是周教授多次跟我們講這段經文,因為他老人家也是研究《禮記》的專家。他就教我們,「年長以倍則父事之」,當這位長輩他的年齡比我們大一倍,就要把他當作自己的父母來侍奉他;而「十年以長則兄事之」,如果長輩比我們大十歲,我們就把他當成自己的哥哥、自己的兄長來照顧、來看待;「五年以長則肩隨之」,比我們大五歲的,這就算是我們的同齡、同輩,是這樣子來分的。
當時剛好是冬至的時候,周教授每次來他都會扶著師父上人。周教授八十多歲了,師父九十多歲了,一位老人扶著另外一位更年長的老人。邊扶著邊走路,周教授就邊教我們,他說照顧老人,在冬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老人的四個地方要注意保暖,就是他的頭部、他的頸部、他的腰部,還有他的腳,腳要保暖。這是很有道理的。
我記得有一個長輩,他是生活在東北,東北零下二三十度的氣溫,有一位長輩他就特別教導過我們,他說他一輩子身體都很好,就是腿部很注重保暖。天冷的時候,他都會把腿包好、包緊,在東北穿的是大棉褲,他都不會嫌麻煩,會把它穿在身上。他說腳千萬不能夠受寒,這是非常重要。我們看這個老人家身體就很健康,他就很注重這一點。
師父對周教授非常的好,因為這些老人家都是國寶,能夠把傳統的漢學講得這麼到位、這麼深入,這些老人都是很有智慧、很有經驗,也很有德行。師父上人在餐桌上親自給周教授夾菜,並且還教導我們說,這些工作都應該是學生要學好,以後你們照顧老人、照顧老教授就知道怎麼照顧。甚至臨別的時候,師父一定親自把這些老教授送到門口,像這都是用身教來教導我們。
周教授和師父上人之間的緣分也是非常的傳奇,最近周教授就寫了一篇文章,回憶起他當年在親近方東美教授和徐教授時候的經歷,徐子明教授。周教授回憶起是在民國四十六年的時候,因為當時大學的老師很缺乏,東吳大學當時特別向台灣大學聘了五六位著名的教授,到東吳來講授專業的課程。當時周教授只有十九歲,他考上東吳大學之後,有這個機會聽徐子明教授跟方東美教授的課程,各聽過兩年。徐子明教授他老人家是很有名的,一位很嚴謹的學者,之前劉克雄教授也上過他的《左傳》和《史記》的課。兩個老人家都回憶起當時徐子明教授的教學特別的嚴格,學生都需要把這些史書記下來。而且平常徐教授不苟言笑,可是卻對周虎林教授特別的疼愛。方東美教授他是講授《中國哲學史》,在他身上就有一種謙謙君子的風範,學生對這些老師都非常非常愛戴的。
當時徐教授已經是七十歲左右,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他到德國的海德堡大學拿博士學位,後來又去美國拿哲學博士。方東美教授比徐教授要年輕十一歲,他們是在同一個學校拿到博士的,兩位教授交往很密切。後來徐教授就常常邀請方東美教授晚飯之後一起聊天,在聊天的時候還常讓周虎林教授,周虎林教授當時是學生,讓他在身邊事奉兩位老師。他就有機會通過聊天的方式,聽到各種各樣在書本當中學不到的知識,包括歷史、哲學各方面,都是非常珍貴的智慧跟經驗。
他記得好幾次方東美教授提到他有一個學生,不是台大的,是他另外在家裡教導的一個學生,雖然還沒有出家,但是他卻有復興中華文化跟弘揚宗教的大志,當時方東美教授就常常灌輸他一些思想,傳統的儒釋道哲學思想以及西方的哲學觀念。
有一次教授還提到湯恩比博士曾經說過:「二十一世紀是中國人的世紀」,並且分析說湯恩比所說的「要解決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只有中國的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並且融合世界各種宗教,從教育入手才能夠克竟其功」,兩位教授聊到這個話題都非常的認同。
但是,這位學生到底是誰,當時這兩位教授都沒有提過,而且當時方東美教授特別說,如果這個學生將來出家,以他的頭腦,把佛家的思想跟儒釋道的哲學結合起來,將來必定成為高僧。果然老師的眼睛真的是伯樂識千里馬,看得非常準確,後來師父上人弘法,到現在六十週年弘法,果然成為了影響非常深遠的一代高僧。
後來周虎林教授經過幾十年的時間,一直都沒有真正找到方教授所說的學生到底是誰,直到後來他見到師父上人的時候。我們知道師父上人非常尊敬自己的老師、父母,還有護法,無論到世界任何一個地方,所居住的房子,客廳裡面、攝影棚裡面,還有會議室裡面,都一定會掛著父母、老師的照片。結果周教授一下子就看到了方東美教授的照片,於是經過了幾十年的時間,他終於找到了方教授所讚歎的那位學生。這段故事也可以說是一段佳話。
周教授特別讚歎師父上人,把張載夫子橫渠先生所說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確實一生都在落實這幾句話。周教授說,現在師父又開始「為萬世開太平」。他說這聯的前三句就如同「天柱賴以尊,地維賴以立」。這為萬世開太平,周教授就談到包括在英國威爾士大學開辦的漢學院,並且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了淨空之友社,通過這個平台,跟各個國家的大使、嘉賓們交流,希望能夠把儒釋道的聖賢教育結合著各大宗教的經典,共同團結在一起,恢復聖賢人的教育,使世界得到真正的安定和平。周教授就讚歎師父上人,是為萬世開太平的第一人。現在九十四歲高齡,又特別重視要把傳統私塾一條龍的教育,在世界上的各個國家都能夠恢復起來,也是希望給世界帶來永續的安定和平。所以這種悲願、這種慈悲之心,以及對於傳統文化能夠復興的孜孜不倦的努力,以及強大的願力,讓我們都非常的感動。
好,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這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