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深入,長時熏修

業障消除,處境順利-第596集

業障消除,處境順利-第596集

  法語:

  一切境界均是心識變現出來的,只要離開分別執著就會得到清涼自在。對無緣無故來侮辱我們的人,絕不可存報復之心,應存報恩之想。一切法得成於忍,無忍辱則布施持戒均不能成就。想做什麼事而遭受人家的破壞,是來消我們業障的,應如飲甘露;業障消除之後,到了晚年可以有順利的處境。

  

  節錄:

  《華嚴經》上所講的,虛空法界一切眾生,無量無邊的國土依正莊嚴,無一不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這是佛在本經上說的。「心」是真心,「識」是妄心;換句話說,虛空法界依正莊嚴,都是自己真心、妄心變現出來的。一真法界是真心變的,十法界依正莊嚴是妄心變的,真心、妄心是一個心,是自己,不是別人。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308集) 2000/5/26

  

  法身大士搞清楚、搞明白了,知道事實真相,所以才生起「同體大悲,無緣大慈」,知道跟一切眾生我們是同一個體,這個「體」就是法身。這個話很難懂,所以我們今天換一個名詞,換個名詞並不很貼切,相似,我們叫「生命共同體」。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308集) 2000/5/26

  

  如果稍稍有分別執著,你心地就不清淨,清淨心住清涼地。清涼地在哪裡?哪個地方都清涼,問題只要你清淨心現前,沒有一個地方不清涼;清淨心不能現前,到極樂世界也沒有極樂,這是經論裡說得太多了,境隨心轉。佛沒有教別的,就是教我們放下妄想分別執著,恢復性德,明心見性。性德是最完美的,是清涼自在的,所以從清淨心生出來的智慧,真實智慧。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286集) 2000/3/22

  

  《般若心經》每一位同修都會念,都念得很熟,經文第一句是「觀自在菩薩」,第一句話就提醒我們,叫我們要觀,不要去想。想,你用心意識,用心意識就不自在,那是凡夫。離心意識就叫觀,用這個字來代表。眼見色叫觀,耳聞聲也叫觀,六根接觸外面的境界,就用觀字做代表,離心意識;也就是說不分別、不執著,沒有妄想,這就叫做觀。如果有分別執著,那就是意,那就不是觀,因為你有意思在裡頭。有意就迷了,觀是覺悟,觀是不迷,所以他得自在。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第46集) 1996/4

  

  處今天的社會,真正所謂是不如意事常八九,你能不能忍受?毀謗你的人總不免,教內教外欺負你的人、侮辱你的人、陷害你的人都在所不免,你能不能忍耐?能不能像對和尚一樣?老師!能不能像對父母一樣?你要是把那些無緣無故呵斥你的人、毀謗你的人都看作是父母、都看作是老師,你成就了,沒有怨恨,只有感恩,為什麼?過去今生我們做了多少業,這個業障怎麼消除?這樣就消除了,這是什麼?果報現前,我造的惡業我應當要受。

  大乘無量壽經(第184集) 2006/2/27

  

  我們學佛的人,真正想修功德的人,那個警覺性就很高。決定不發脾氣,不管什麼事情,惹起我們心裡不高興,想發脾氣了,你要警覺到,那是什麼?魔障;魔看到你已經不少功德,就勸你燒!燒!你就真聽話,就把功德燒掉。如果你要是不發脾氣?你的功德在,任何人都沒有辦法把你破除掉,魔也沒有法子,魔還是叫你自己把你自己功德摧毀,他沒有能力。所以你有警覺心,我不幹,我絕不發脾氣,絕不肯聽從,這個功德才能保持。

  無量壽經(新加坡二次宣講)(第9集) 1994/11

  

  功德跟福德不一樣的。福德,發脾氣沒有關係,那個福報還在,功德不行,功德一發脾氣就沒有了。由此可知,要能真正恭慎保持,一定是貪瞋痴慢煩惱習氣統統斷掉了,那他的功德就能保持了。《金剛經》上教導我們初學的人「一切法得成於忍」,所以忍辱波羅蜜能把功德保持住。布施、持戒是修功德,忍辱是保持功德。所以沒有忍,雖修功德隨時都會被燒掉的、都失掉的。所以菩薩六度是每一個環節都扣得緊緊的,彼此有密切的關係;到精進、禪定,那你功德成就了,這才顯示出無量的智慧。

  無量壽經(新加坡二次宣講)(第9集) 1994/11

  

  這些輕賤我們的人、障礙我們的人、侮辱我們的人替我們消了業障,這是一定要覺悟的,我們對於這些人決定不能夠輕慢、決定不可以抱怨。果然覺悟了,我們對這些人還生感激之心,他替我消業障,沒他我業障不能消除。

  金剛經研習報告(第12集) 1995/8

  

  古德教給我們的「隨緣消舊業,莫更造新殃」,不要再造罪業。見善人是佛菩薩,見惡人還是佛菩薩,聞善言心裡歡喜,聞惡言心更歡喜。人家侮辱我們、毀謗我們、罵我們,造謠毀謗我們聽了之後心裡歡喜。為什麼?自己的業障消了。如果你再要起怨恨,某人對我怎麼樣,就不得了,那你就又造新業。他為什麼不毀謗別人,他毀謗我?當然是我過去一定是毀謗他,他今天毀謗我應該的,理所當然。聞惡言如飲甘露,為什麼?他是我的大恩人,為我消業障。若不是如此的話,我的業障怎麼能消得了!

  妙法蓮華經大意(第44集) 1981

  

  佛的願望,這是一切諸佛都是「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回歸到清淨心,回歸到清淨身,回歸到清淨業,果報就清淨。諸佛菩薩大慈大悲做這樣的示現,我們要會學,我們能夠向他學習,他知道。我們起心動念、言語造作,這個信息剎那剎那在往外面透露,這一透露,速度非常快,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如來全收到。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308集) 2011/2/28

  

  跟他同心同願、同德同行,他能不加持你嗎?肯定是這個道理,得三寶加持,這個佛事自行化他就格外的順利。我們遇到挫折怎麼辦?挫折也是加持,加持什麼?消除業障。心正、行正,為眾生,不是為自己,還有許許多多的困難,有意想不到的這些挫折,全是消業障,業障消除之後一帆風順。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308集) 20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