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深入,長時熏修

清淨無我-第598集

清淨無我-第598集

  法語:

  外面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障道,是自己的業障障著了。無論在什麼境界,訓練自己的心清淨不動,以無心應事,對任何事情,隨心應量,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心裡毫無成見;如果有我的見解,我的看法,我的主張,則人我是非隨之而來。心地永遠是清淨光明,如如不動,這才是真正學佛。

  

  節錄:

  放下自私自利,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五欲六塵的享受,放下貪瞋痴慢。因為這些東西障道,有了這些東西,我們在道業上寸步都入不進去,永遠擋在外面。要曉得,外面沒有障礙,找不到障礙,真正障礙就是這四樁事情。如果我們還不願意放下自私自利,還貪圖名聞利養,還享受五欲六塵,還有貪瞋痴慢,這一生只能說跟佛法結個緣,阿賴耶識裡面有了佛法種子,除此之外,什麼都不能成就,在六道裡面,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該怎麼輪迴還是怎麼輪迴。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835集) 2007/9/18

  

  菩提道上能障礙自己的,告訴諸位,就是自己,自己要不障礙自己,外面任何力量都障礙不了。別人在外面勾引你,你起煩惱,你內心的煩惱跟外頭去交感,那你才障道。外面不管怎麼樣誘惑,你裡頭如如不動,他有什麼用處?你還是精進不懈,障不了你。所以這個事情要自己負責任,與外面境界不相干。

  四十華嚴—普救夜神章(第26集) 1977

  

  除了你自己之外,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摻雜一點東西給你。所以真正明瞭,心平氣和,什麼煩惱都沒有,什麼境界都好,才能做到隨遇而安,心安理得。理上明白,得到了,心就安穩了,無論是什麼境界心都安穩。在境界裡能如如不動,才能做到清淨光明。

  妙法蓮華經(第15集) 1987

  

  智慧、德能、相好是自己本性裡頭統統具足的,不要向外求。佛法不主張向外,佛法主張向內修。所以經典叫內典,這門學問叫內學,它不向外的。外頭沒有東西,外面全是假的,真東西在自性裡頭。在佛法修學,它的終極目標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就自己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行、圓滿的相好,沒有一樣不圓滿。

  淨土大經科註(第249集) 2012/3/23

  

  時時刻刻提起「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就是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心地清淨一塵不染,叫無所住。而生其心,從無所住裡面,無所住就是一點私心都沒有,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前半部是講相,後半部是講見,見是念頭,心裡頭根本沒有我、人、眾生、壽者的念頭,這是真心現前。

  淨土大經科註(第372集) 2012/6/11

  

  大乘經上佛常說「真心離念」,沒有念頭是真心。如果沒有念頭,什麼都不知道,這不是真心,這是無想定,無想定有定沒慧,是心地乾淨,一塵不染,但是什麼都不知道,這不是真心。真心沒有念頭,什麼都知道,像一面鏡子一樣,如如不動,它照得清清楚楚。佛常用水做比喻,真心像水,乾淨、湛然、寂靜,沒有波浪,水平如鏡,它能照見,用這個心,用真心。

  淨土大經科註(第372集) 2012/6/11

  

  修行是什麼?修真心,修妙行。真心就如如不動,清淨光明;妙行是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事事無礙,這叫妙行。事事有障礙,這個行妙在哪裡?不妙了。妙行是事事無礙。什麼都隨緣,決定不固執自己的成見,大家要做,你們願意怎麼做就去做,怎麼做都好。在這裡面學什麼?學無我,學無我所,才能夠什麼都能容得下,把你的心量拓開,拓得像虛空法界一樣,什麼都可以包容,自己的心如如不動。

  四十華嚴觀自在章(第27集)

  

  所以要把心訓練成一個鏡子,每天早晨對著鏡子,那就是對佛,那就是在誦經、就是在課誦,自己怎麼不曉得?早晨起來,要把臉洗洗弄乾淨;對著鏡子,在六塵境界裡,為什麼不把心洗乾淨?這些事理真正叫懺除業障。

  四十華嚴觀自在章 (第27集)

  

  境界現前見如不見,不但不理會它,心裡面根本就不落印象,這就好,外面虛幻的境界很快就沒有了,以後也不會再現前。所以要曉得,惹事是自己,惹禍生非不能怪境界,怪外面境界錯了。「名正受,一切不受」,一切不受就是正受,「則不為一切所動,是為正定」。這兩句,把三昧的定義可以說是解釋得很圓滿、很透徹。正受就是一切都不受,正定就是絕不為外面境界所動,動是動心動念,絕不為外境動心動念,這叫正定。

  金剛經講義節要(第29集) 1995/2

  

  我們念佛人到這個境界的時候,叫念佛三昧。無論是順境、是逆境,順境就是你喜歡的環境,逆境是你討厭的環境,都不動心。順境裡面不生歡喜心,逆境裡面不生煩惱心,心是清淨的,永遠保持清淨,這就對了。清淨心起作用是智慧,不是煩惱。

  金剛經講義節要(第29集) 1995/2

  

  念佛一定要修「一心不亂,心不顛倒」,就是禪定。總而言之一句話,佛法是以禪定為樞紐,八萬四千法門,每一個法門都是修禪定,只是修禪定的手段方式不一樣,都是修禪定;唯有修禪定才能開智慧,所以佛法總歸納起來「戒、定、慧」三學。「戒」是如法,如理如法的修學那就叫戒,遵守佛菩薩經典裡面教導我們理論的方法,這叫持戒。用這些方法我們才能夠得定,得定用現代的話來說,我們才能夠不受外面境界誘惑,自己心裡頭有主宰,這就叫得定,得定之後起用就是智慧。

  大乘無量壽經(第25集) 1998/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