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深入,長時熏修

謹言(粵語版)-第4集

謹言(粵語版)-第4集


  「謹」是一種態度,落實在言語、行為當中,古人常講要謹言慎行。假如言語不謹慎,則可能「一言興邦,一言喪邦。」所謂言多必失,因為還沒有思考清楚就說出去,說了就收不回來了。孔子說:「三思而後行,三思而後言。」

  《易經》云:「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吉祥的人言語少,急躁的人言語很多。一個人滔滔不絕,他的心一定很急躁,沒有安全感。人處於這樣的心境就容易說錯話、得罪人。由於心雜亂,才導致禍不單行,這都是心沒有主宰,才會一而再、再而三犯過失。

  所以,心要能靜得下來。當你言語少,心就比較平和;人心平和,對於所處的環境、所發生的事,就能清楚的觀察、觀照,就不容易出現差錯。

  言語的謹慎度要隨著我們的歷練慢慢提升,在不熟悉的場合下盡量先保持沉默,多看、多聽、多付出,這一點很重要。但是在企業團體當中,假如是為了決策、發展的一些問題,我們在開會當中就不可以「話說多,不如少」,一定要就我們所觀察了解到的情況,和大家一起暢所欲言。其目的是為了做好決策,在討論過程中取得共識,這時就不能不講話。有些人是開會的時候一句話都沒有,開完會後話很多,這就不是一種正確的方式。

  當別人真正需要我們時,一定要盡心盡力去引導、規勸。但是時機不成熟的時候,確實不要講得太多,以免令人生煩惱。進退之間,緣分的成熟與否,還要自己去累積經驗。

  所以,多說不如少說,但只要開口講話,就一定要講利益別人的話。有一次我接到一位朋友的電話,在電話裡就聽到她哭哭啼啼敘說她先生諸多不是。等她講完,情緒比較緩和了,我就跟她說:「妳已經有小孩了,一定要把家庭經營好。」在家庭生活當中要保持一個態度,無論對方對或錯與我無關,我對不對最重要。所以,先不要去看先生的不是,要先看自己,我當太太有沒有當好?我當媽媽有沒有當好?我當媳婦有沒有盡力?假如我們都沒有做好,豈有資格生氣說別人?現在有很多家庭的情況都是愈來愈嚴重,而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往往都是遇到事情意氣用事,不但家庭毀了,孩子也遭殃。所以應當理智應對一切事。

  後來我的朋友說:「我在打電話給你之前,已經打給我的幾個閨蜜,她們的答案都跟你不一樣,她們都說非常時期一定要用非常手段。」古語說:「寧拆十座橋,不破一樁婚。」橋斷了還可以重建,婚姻破裂了,破鏡很難重圓,碎片撿起來都很難復原了。

  我們與人交談,一定要掌握一個原則,就是要讓他自我反省,引導他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真正化解矛盾。而往往他在反省時,情緒就能平和下來,即使他沒有立刻按照你的話去做,可能過了一段時間之後,他會覺得你講得很對;假如他真正照著你的話去做,他會感謝你。

  人往往很容易受情緒感染、影響,也往往都會站在自己的角度觀察事物,因此切記不可只聽一面之詞,以免受影響,而有了先入為主的看法,這樣就失去客觀性。所以,要會分辨哪些話是對的,哪些話是錯的,然後向他解釋並告訴他,現在的情況是結果,原因在哪裡。如此去引導,找出原因,他才能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要以和為貴,絕對不可再製造矛盾、紛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