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深入,長時熏修

華嚴奧藏,法華祕髓,都在淨土裡面-第1716集

華嚴奧藏,法華祕髓,都在淨土裡面-第1716集

  「《華嚴》末後以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今本經全顯淨宗,導引凡聖,同歸極樂。故稱本經為中本《華嚴》誠有據也」。這確實是有經典做根據的,不是隨便說的。稱本經是中本《華嚴》,是清朝乾隆年間彭際清居士說的。彭居士也不是普通人,通宗通教,顯密圓融,聰明絕頂。考中了進士,一生沒做官,一心學佛,在佛法裡有大成就。他有一本著作《華嚴念佛三昧論》,是他作的。所以他是第一個說出這個話,《無量壽經》就是中本《華嚴》。

  「又據《要解》判小本曰:華嚴奧藏,法華祕髓,一切諸佛之心要,菩薩萬行之司南,皆不出於此矣。」這是蕅益大師說的,明朝的末年。蕅益大師是我們淨土宗第九代的祖師。他寫這本《要解》,就是給《彌陀經》的註解,簡單扼要,九天寫成的。在這個書裡,後面他自己有個很短的跋文,把寫的時間都記載下來。近代印光法師對這個《要解》,他的評語是這麼說的,「即使古佛再來,替《阿彌陀經》寫個註解,也不能超過其上」。印光大師這個讚歎,讚歎到極處,讚歎到頂點。

  前些年我在新加坡,演培法師,這是老朋友。有一天他問我,他說印光大師對《要解》的讚歎是不是太過分?我給他說,恰到好處,一點都不過分。真的不是假的。華嚴奧藏,法華祕髓,都在淨土裡頭。一切諸佛的心要,菩薩萬行的指南,司南就是指南,一本小本的《阿彌陀經》統統具足,這個大本的《無量壽經》那當然更是具足了。我們想學佛,這一部經夠了,這一部經就圓滿了。

  如果怕麻煩,簡單一點,學《阿彌陀經》;想多學一點,多了解一點的時候,學《無量壽經》。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準能得念佛三昧,準能開悟。開悟往生,生實報莊嚴土;得三昧往生,生方便有餘土,都不在同居土。同居土是什麼?沒開悟,沒得三昧,在同居土,這我們一定要知道。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70集)

  201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