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門深入,長時熏修

當願眾生 得清涼定-全1集

當願眾生 得清涼定-全1集

  經句:

  盛暑熱極,當願眾生,得清涼定,滅一切苦。

  ——《大方廣佛華嚴經》

  

  開示:

  『盛暑炎毒』,我們可以把它引申到一切逆境,不順心、不如意,或者是一切艱難困苦的階段,跟這個相類似,都要能夠警覺到。要放下,沒有什麼放不下的,為什麼?假的,不是真的,「法尚應捨,何況非法」。佛教弟子們,佛法稱為法寶,法寶尚且要放下,為什麼?因緣生法,凡是因緣生的就不是真的,凡是因緣生法皆是生滅法。

  你可以用它,你不能佔有它,它能幫助你、成就你,如果你要想控制它、佔有它,你就錯了,你立刻就墮落。這是世尊說到極處,佛法尚且如此,何況世間法?你想想哪一樣東西是你的?哪一樣東西你能夠永遠保持住?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569集) 2006/6/12

  

  希望在這個境界裡面覺悟!原來一樣都帶不走,為什麼不放下?放下最重要是心裡放下,心上不能有這個東西,心上有什麼?心上只有一句阿彌陀佛就夠了,其他的什麼都不要。像諦閑老和尚那個鍋漏匠的徒弟,只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六個字,他什麼都沒有,人家三年站著往生。諦老和尚對他尊敬,對他無比的讚歎,他成功了。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569集) 2006/6/12

  

  現在這個社會『苦惱人』很多,歡樂人實在見不到幾個。我們偶爾也見到,見到都是在大庭廣眾之下勉強現歡樂相,背後依然是苦不堪言。可以說在今天這個社會、今天這個世間,眾生只有苦,哪來的樂!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543集) 2006/5/6

  

  佛在經教裡面給我們舉了幾個例子,涅槃的四種樂,第一個是離一切世間苦,得出世間大樂。出世間樂是什麼?給諸位說,離苦就是樂。我們讀往生經,往生經就是淨土經論,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西方世界稱之為極樂,那個地方沒有苦,沒有苦就叫做樂,所以苦樂是相對的,苦沒有了,樂也就沒有了。你要想到這個世間種種快樂的事情,這種種快樂在佛法裡面叫壞苦。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543集) 2006/5/6

  

  佛法講三種苦,三大類,苦苦、壞苦、行苦,這三種苦都沒有了,這叫真樂。苦苦跟壞苦就是我們講的苦樂,苦苦是苦,壞苦是樂,這兩種都沒有了叫行苦。為什麼叫行苦?他不覺悟,他雖然苦樂都沒有了,他迷,迷而不覺,那還是苦,叫行苦。一切苦不外這三大類,這三大類的苦統統沒有了,那就叫樂,就叫極樂。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543集) 2006/5/6

  

  我們真正要離苦得樂,這經上跟我們講得就非常明顯。什麼時候我們得根本智?你看清涼大師所說的「斷惡道無明」。惡道是三惡道,惡道的無明,無明就是迷惑,大乘教裡面講的貪瞋痴,這大家好懂。惡道業無明就是貪瞋痴裡面的愚痴,愚痴斷掉了,那就叫無分別根本智現前。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543集) 2006/5/6

  

  諸位要知道,他為什麼會貪?為什麼會瞋恚?愚痴,所以貪瞋痴這三毒,痴是根。他要不痴他就不會貪,他要不痴他就不會瞋恚;無痴,智慧就現前。智慧從哪裡來?智慧從定來的,你看它統統都有連帶關係。不貪不瞋是定,定能生慧,這三個有連帶關係。貪是對順境,瞋是對逆境。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543集) 2006/5/6

  

  所以佛跟我們講的這四種不可久住,我們要把它認識清楚,不能久保。第一個要曉得世間無常,我們的警覺心要提起,決定沒有長住的。這個地方環境不錯,很好,我們很想在這裡定居下來,行不行?不能長保,說不定什麼因緣你又要搬家了。我對於這一句是體驗最深,從小真的叫無家可歸,到一個地方總想安定下來,住不多久逼著你一定要離開。現在才真正明白,曉得一切法無常,無論在哪個地方都像住旅館一樣,沒有貪戀,沒有喜愛,也沒有厭惡。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543集) 2006/5/6

  

  第二佛教我們「富貴必定貧窮」,一般人不懂這個道理。為什麼富貴必定貧窮?富貴從哪來的?是在貧窮時候積功累德得到的果報,享福的時候就忘了種福,所以福享盡又回到貧窮,永遠在循環。貧窮變成富貴,富貴變成貧窮,永遠在循環,是個輪迴相,你看明白了就很有趣味。所以真正聰明覺悟的人,他積功累德,得大福報他不享受,還過一般人的生活,這了不起,這是真實智慧,於是他的富貴代代不衰。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543集) 2006/5/6

  

  第三個是「會合必定別離」,佛家講的愛別離苦。再親愛,夫妻、父子、朋友一定要別離,生離死別,死了之後不可能再在一起,為什麼?各人的業不相同。你自己沒有功夫,在六道裡頭隨業受報,各人造的業不一樣,他怎麼會在一起?真正能夠永遠在一起的只有一個方法,念佛求生淨土。這一生大家都很認真念佛,依照經典的理論方法去學習,生到西方淨土那壽命都是無量的,那真的無量不是假的無量,真正無量壽,那個時候才能永遠在一起。如果不能往生到極樂世界,在六道裡面會合一定有別離。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543集) 2006/5/6

  

  

  第四個是「身體強健必定有老死」。佛跟我們講這四樁事情,你一定要知道,知道怎麼?要趁身體健康的時候真正發憤用功,到老的時候來不及了。老的時候精神體力都不管用,想用功也不行,所以一定要抓住現在身體還健康、記憶力還可以的時候,認真去幹。如果身體還可以,記憶力已經衰退了,念經記不住,不要緊,老老實實的念,恭恭敬敬的念,不必去記它,平常這句佛號不間斷就好。這是四樁事情佛教導我們,我們必須要明白,要時時刻刻提高警覺。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543集) 2006/5/6

  

  『永滅一切眾生苦』,這是修習菩提道的大用。我為什麼要教學,為什麼要修行,目的就在這一句。此地講的「一切眾生」是雙關語,怎麼雙關的?自己是一切眾生,所以一切眾生是對於自己個人來講的。我們個人這個身,佛在經上說,四大五蘊和合而生。四大五蘊是眾,我們這個身是眾緣和合而生的,所以叫眾生。這個眾生不是指很多人,眾生是指自己,這是「眾生」的本意,這個名詞根本的意思是這個說法。引伸的意思是眾多的大眾,為什麼?一切人、一切物、一切事都是眾緣和合而生的。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91集)

  

  佛教導我們轉苦為樂,這是果。果的轉變必定從因,從因上轉變是真的轉變,因上是轉迷為悟,所以佛法裡頭有真樂。世間沒有,世間講樂的轉變是果上講的,不是從因上講的;因上講的是真轉,果上講的沒有轉。不但要滅這一生的苦、滅一樁苦,還要滅一切苦,還要滅生生世世之苦,那就是菩提大道。精進不懈,努力的去修學,破見思煩惱,你得到初步的成就,六道生死輪迴之苦你沒有了,你超越了;再進一步修學,了斷塵沙煩惱,這個樣子四聖法界變易生死之苦你也脫掉了,超越十法界了。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91集)

  

  到一真法界,無明沒有斷盡還是苦,那個苦很微細,我們凡夫覺察不到,他們本身覺察到了。覺察到他才會斷,他才會修。如果覺察不到,修什麼?所以我們從法身大士那個地方去觀察,然後回頭想想自己,我們自己知道自己有過失則好改,不知道自己過失從哪裡改起?沒地方改。所以,知道自己過失就叫做開悟。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91集)

  

  我們的過失,身體造作有過失,言語過失最多,起心動念都有過失,所以要時時刻刻發現自己的過失,這個不容易。怎樣才能發現?觀察,看外面境界。所以一般人見別人過失容易,見自己難,他不知道回光返照。但是見別人行,見別人立刻回頭想想我自己有沒有,就發現了,用這個方法來發現自己過失。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91集)

  

  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界之中,只要你留心都是菩薩學處,都是如來道場,成就自己的菩提道。所以同學們要記住,單單在講堂、在經本上學的東西太有限,甚至一生在講堂裡天天講經說法,什麼也沒學到,這話是真的,絕對不是假的。你所學到的是什麼?言說,空話,沒有一句你落實,落實才是真正得到,你真得受用。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91集)

  

  那個覺悟,時時覺,處處覺,念念覺,覺了就不迷。不迷就是迷改過來了,那就是修行,把迷立刻就修正過來。更進一步,幫助一些沒覺悟的人,這就是「一切眾生」引伸的意思了。先度自己,再度一切眾生,然後知道自他不二;一切眾生就是自己,自己就是一切眾生。「永滅一切眾生苦」,從事相上來說,要勸導一切眾生深信淨土法門,明解淨土法門,學習淨土法門,求生淨土,這個一切苦真的永滅了。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91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