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不離善知識是成功的第一個因素
2021.10.09

  善財童子要出去參學,文殊菩薩怎麼教他的?最重要的是「不見善知識過」,你才能成就。你若見善知識過,你決定不能成就,為什麼?不生尊敬心,不是真心跟他學了。對老師、善知識的恭敬心、誠敬心破壞了,你不能得利益。不離善知識是我們成功第一個因素,遠離善知識,你怎麼能成就!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2021.10.08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句話尤其重要,過失都在自己,別人沒有過失。我們看到古往今來,許許多多做學問的人、修行人失敗了,不能成功,都是沒做到這句話。如果你認為自己已經沒有過失,過失都是別人的,你永遠不會有進步,你永遠迷惑顛倒,你這一念就是罪業,這個念頭不斷,你的罪業念念增長。

三人行,必有我師
2021.10.07

  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三個人是什麼人?一個自己,一個善人,一個惡人,他們兩個都是我的老師。善人教導我正面的,我應該跟他學;惡人造作一切惡業,警惕我,他這些事情我自己絕不能做。你正反兩方面統統得利益!所以真正會學的人,一切時、一切處都是菩薩學處,一切人,善人、惡人都是善知識。

懺悔最重要的是改過自新
2021.10.06

  聰明人、有智慧的人天天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是什麼?反省。反省裡面最重要的是反省自己的過失,今天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有沒有過失,有過失趕緊改過來,明天不要再犯。懺悔不重形式,最重要的是改過自新,這是真懺悔,這是修身最高的指導原則。

一生不違背道德
2021.10.05

  五倫(父子、君臣、夫婦、長幼、朋友)是天道,若能隨順,有親、有義、有別、有序、有信,就稱為德。古聖先賢的教學,教與學是一不是二,教是教這五個科目,學也是學這五個科目。所以,長輩一定要做後輩的榜樣,一生處事待人接物決定不違背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