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忘恩負義不會有成就
2021.10.12

  做人必須要從孝敬父母、尊重師長做起,孝親尊師,這是聖賢的大根大本。我們的身體得自於父母,父母對我們有養育之恩;我們的智慧得自於老師,老師給我們法身慧命。一個人,無論是世法、是佛法,真正成就,得力於這兩個大恩人,要知恩報恩。忘恩負義不會有成就,無論他有多大的福報,有多麼能幹,做多大的事業,最終不會成就,為什麼?像樹一樣,沒根。

一切法得成于忍
2021.10.11

  今天能有耐心的人就有成就,沒有耐心的人肯定沒有成就。《金剛經》上說得好「一切法得成于忍」,無論是世間法、出世間法,最重要的是耐心。

格物致知
2021.10.10

  人的智慧不開,是什麼原因?被物欲迷惑了,物欲錮蔽真智,蒙蔽了自性本有的智慧。用佛法來講,離妄想、分別、執著這叫格物。真正修身從斷煩惱下手,格物就是斷煩惱,物欲是煩惱。致知是智慧生起來,煩惱輕智慧長。

不離善知識是成功的第一個因素
2021.10.09

  善財童子要出去參學,文殊菩薩怎麼教他的?最重要的是「不見善知識過」,你才能成就。你若見善知識過,你決定不能成就,為什麼?不生尊敬心,不是真心跟他學了。對老師、善知識的恭敬心、誠敬心破壞了,你不能得利益。不離善知識是我們成功第一個因素,遠離善知識,你怎麼能成就!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2021.10.08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句話尤其重要,過失都在自己,別人沒有過失。我們看到古往今來,許許多多做學問的人、修行人失敗了,不能成功,都是沒做到這句話。如果你認為自己已經沒有過失,過失都是別人的,你永遠不會有進步,你永遠迷惑顛倒,你這一念就是罪業,這個念頭不斷,你的罪業念念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