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別人有好事,心裡不太舒服,這就是嫉妒。千萬不要以為這是很小的事情,殊不知,積小過就變成大過,積小罪就變成重罪,一定要重視。修行就是要在微細地方,時時刻刻提高警覺。多數人都有個通病,以為小善無所謂,不肯認真去做,小惡也無所謂,也就疏忽了,這是修行不能夠成就的重大障礙。
功德跟福德不一樣。世間人施財、施法,都是福。怎樣把福德變成功德?清淨心就把福德變成功德。譬如講經說法能「隨文入觀」,即自己講到這個經文,心就入了這個境界,這就是功德。所以持戒有功,得定就是德。修定有功,開慧就是德。功是因,德是果。
修學不能不選擇道場,道場不能不莊嚴。真正的莊嚴是一心,一心為大眾,一心為佛法。決不能有一念私心,有一念私心就與魔相應。一念清淨心,一念為眾生、為佛法,就跟諸佛菩薩相應。
要想求無上道,到哪裡去求?自性當中求。與自性不能相應,就決定不能滿願。「佛氏門中,有求必應」,向自性裡面求,就有求必應,向外面求未必會應。一切法不離自性,「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念佛成佛也是根據這個道理。
修行為什麼會退轉?為什麼功力這樣的薄弱?外抵不過誘惑,內抵不過習氣煩惱,原因在哪裡?願太小,願不真,願心不切,遇到境界,願就退轉了。祖師大德、諸佛菩薩的願,堅定不易,不達到目標絕不罷休。發願幫助一切眾生,如果自己不肯斷煩惱,不肯學法門,願不可能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