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一門深入跟廣學多聞沒有衝突
2025.1.31

  讀書充實自己的知識面,愈廣愈深愈好,臨場應付才能靈活。所以廣學多聞是為別人;對自己,一門深入。一門深入跟廣學多聞有沒有衝突?沒有衝突。在初學,一定是一門深入,把戒定慧三學的基礎紮穩,之後,一門深入跟廣學多聞可以並重。

往生,不能心存僥倖
2025.1.30

  臨終一念十念往生要具備三個條件:第一個是臨終的時候神智很清楚,一點都不迷惑;第二是要有緣遇到善知識提醒,勸他念佛求生淨土;第三,聽了之後真能接受。要具足這些條件真難!所以,不能存僥倖心理,要趁身體還健康的時候,認真努力學習。

如何聽經?
2025.1.29

  學佛不能死在字裡行間、言語之下。馬鳴菩薩在《起信論》裡面教導我們,學教一個原則,「離言說相,離名字相,離心緣相」,這樣才有悟處。聽講的時候,心裡要是執著言說、執著名相,心裡還有所攀緣,就沒有開悟的指望。

念佛的目的是什麼?
2025.1.27

  心淨則佛土淨,心要不清淨,決定不能生淨土。不是說我天天念阿彌陀佛,就肯定往生。念佛是方法、是手段,目的是幫助我們恢復清淨心。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之處,心裡面起一個念頭,這一句阿彌陀佛是方法、是手段,把所有不清淨的念頭統統打掉。

「皈依」如何落實?
2025.1.26

  「皈依佛」,「皈依」如何落實?就是「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受」是佛在經典中的教誨,我們全盤接受;「持」是依教奉行,永遠保持而不喪失;「讀誦」是展開經卷就如同佛在面前一樣,聽佛說法,聽佛的教誨。「演」是要做到,做給人看,是身教,「說」是言教,這就是真正皈依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