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如何修大福報?
2024.11.10

  福是修來的。修布施,修供養。布施跟供養是一樁事情,只是在用心上有差別。供養的時候,心地真誠恭敬;布施的時候,恭敬心就下降了,甚至於完全沒有恭敬心,但是都能夠得福。對一切眾生,像對諸佛如來一樣的恭敬心來供養,這個福報就大了。

什麼是「乘願再來」?
2024.11.09

  什麼叫「乘願再來」?我們如果發個願,願力超過我們的業力,現在就乘願再來了。佛菩薩是什麼願?佛菩薩應化在這個世間,身體是為大眾服務的。我們得這個身體,念念是為我的,為我是業力。身體不是我的,是為一切眾生服務的工具,盡量發揮這個工具,為一切眾生造福,不為自己,那你就是乘願再來,跟佛菩薩沒有兩樣。

健康的真正因素
2024.11.08

  健康真正的因素,是心地清淨,沒有妄想、雜念。其次,是飲食起居如法。有秩序,有節制,決定不沾染五欲六塵,心才會清淨;一定要放下名聞利養,放下貪瞋痴慢。心地清淨,這是健康的真因;一切隨緣而不攀緣,這是健康的外緣。有真因,有外緣,健康的果報自然就現前。

「法門無量誓願學」真正的意思
2024.11.06

  凡是修學孝親尊師的人就是地藏菩薩,凡是修學慈悲救一切眾生苦難的人就是觀音菩薩。一生具足一切菩薩才能圓成佛道,我們要學地藏的孝敬、觀音的慈悲、文殊的智慧、普賢的落實,這是一個身具足了四大菩薩。四大菩薩再要細分,就是無量無邊一切菩薩,這叫法門無量誓願學。

我們修的善圓滿嗎?
2024.11.05

  應該怎樣才是「滿善」?布施,真正做到三輪體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捨要捨得乾淨,如果認為「我都布施掉了、捨了,明天我怎麼辦?誰肯布施我?」念念不忘「我」,就不敢真的完全放下。因此,修善不能達到滿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