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慈悲不能感情用事
2024.7.28

  世間人的慈悲多半是感情用事,佛菩薩的慈悲,則是建立在理智、智慧的基礎上。沒有智慧,慈悲多禍害。

怎樣行菩薩道
2024.7.28

  「行菩薩道」,就是過菩薩的生活,菩薩是覺悟的人,我們凡夫迷惑顛倒,所以要學覺悟。修學的方法是首先要讀誦經典,然後認真求解,把經典的教訓,作為自己思想、言行的標準,跟自己的生活融合成一片,這樣就是「行菩薩道」。

燃燒自己,照耀別人
2024.7.26

  佛門裡面點蠟燭和油燈,都是提醒我們要「捨己為人」——燃燒自己,照耀別人。眾生之所以生生世世輪迴六道,都是因為「我執」太重,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正好提醒我們要犧牲自己,成就大眾,能夠長時間的熏習,我執自然會愈來愈淡。

讓信願行的力量超過業力
2024.7.25

  淨宗修學的關鍵在「信、願、行」,信願行達到一定的程度,自然就會開智慧,而且自利利他的願心會加深,平常修持也能得力。我們用功不得力,是因為信願行的力量不夠,抵不過妄想、煩惱,所以會被業力牽著跑。只有信願行的力量超過業力,往生才真正有把握。

取捨之間,一定有分寸
2024.7.23

  我們平日的言行舉動,都要想到利益眾生。對眾生有利益的,就應該說、應該做;對眾生沒有利益的,我們不去說,也不要做。換句話說,對於是非善惡我們心裡很清楚,但是取捨之間,一定有分寸,這就是戒定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