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念佛人的生活表現,決定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看破是對於世出世間一切理事、因果清楚明白。放下是心裡面對於世出世間法,一絲毫都不沾染;不是事情不做,事情照做,做得比別人還要積極、還要好,而心地清淨絲毫不染著。這是菩薩行。能夠將之落實是真修行,能夠理解明白是真智慧。
佛教我們求生西方極樂世界,怎樣才能往生?心要清淨,「心淨則佛土淨」。念佛要把清淨心、慈悲心念出來。若天天念佛,清淨、平等、慈悲不能現前,那只是跟阿彌陀佛結個緣而已,這一生不能往生。念到與清淨、平等、慈悲相應,就有把握決定得生淨土。
五十三參中,第一位善友是吉祥雲比丘,代表「念佛法門」;最後一位善友是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所以徹始徹終就是一句阿彌陀佛念到底。不但要念佛,最後必須要求生西方淨土,我們要從這裡去領悟。
倘若不從心理、行為上做個改變,念佛也不能往生。經上講得很清楚,西方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我們的心行不善,怎麼能往生!
古德說,念佛人要功夫得力,一定要把生處轉變成熟處,熟處轉變成生處。妄想習氣是熟處,佛號很生疏,所以念頭一起都是煩惱。這就是教我們把生熟換一換,在一切時、一切處,心裡一起念就是阿彌陀佛,把佛號變熟,把煩惱習氣變生疏,功夫就會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