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智是一體的,人有悲心就會生智慧。悲心是悲憫一切眾生,想幫助一切眾生,人只要沒有自私自利,智慧就現前。悲愈重,智慧就愈大。愈是自私,智慧就愈沒有。有悲的人一定有智,有智的人一定有悲。
「禮拜歸命」,禮拜,就是普賢十願裡面「禮敬諸佛」,對一切人事物,就像恭敬阿彌陀佛那樣的恭敬。歸命,是盡形壽,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歸是回頭,依是依靠,真正回過頭來依靠這一部經的教誨,經上教我們做的努力去做,經上教我們不能做的絕不違犯。
信心之堅定有兩個來源:一種是無量劫培養的深厚善根,第二是深入經藏。所以,經典要很認真的去讀誦,把自己的思想見解言行,跟經典比照,自己有沒有做到,解行相應。會用功的人從初發心到如來地精進不懈,這種人修行證果一生就成就。
一切為眾生,決不為自己,當下就得大自在!縱然過去生中沒修福,可是這一念轉了之後,自性的福德現前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自性裡沒有我、人、眾生、壽者。還有一念為自己,一念為別人,沒有見性。為一切眾生,不著一切眾生相,這才真成功。這樣才叫做「信己善根,作諸功德」。
真正是個佛弟子,依如來的教誨,依教奉行,佛心裡沒有界限,我們也要學佛,心裡沒有界限,對於一切眾生一律平等看待,平等的禮敬、稱讚、供養。如果厚此薄彼,立刻就要覺悟,我們這一念是迷情,妄想分別執著這個東西錯了,立刻念阿彌陀佛,把我們的妄想分別執著打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