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修布施?孝順父母。以勞力奉事父母,照顧父母的生活起居,這是內財布施;以我們的智慧,父母的習氣嗜好都能想到,這是法布施。能夠使他們安心、快樂,離開一切憂惱,是無畏布施。三種布施從哪裡做起?從對自己的父母、老師做起。常常懷念老師,老師有什麼缺乏,跟父母一樣要照顧到。
「受持、讀誦、為人演說」,是真正的法布施,圓滿的法布施。受持要具足「信、解、行、證」,少一個字,受持就不圓滿。所以自己真正能做到,能為人講解,表演給人看,「身、語、意」三輪教化,這才是諸佛如來的家業。
「法門無量誓願學」跟一門深入有沒有矛盾?沒有,但是有先後順序,初學的時候,一定要一門深入,才可以幫助我們完成「煩惱無盡誓願斷」,煩惱斷了,恢復到清淨心,這時候才「法門無量誓願學」。四弘誓願是教導我們修行次第順序,第一要發心,發心之後斷煩惱,煩惱斷盡了學法門,法門圓滿就成佛道,一定要循序漸進。
持戒的意義就是守法、守規矩。佛在經裡面教我們要做的,我們一定認真努力去做,教我們不可以做的,一定要避免,這就是持戒。戒是廣義的,不是侷限在戒律條文當中,要懂得戒律精神之所在。佛在一切經中的教誨,字字句句都是戒。以及世間的法律、風俗習慣、道德觀念等等,都在戒律之中。
「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慈悲心憐憫、護念、關懷一切眾生,這是慈悲;有慈悲還得要有善巧方便,能夠表達出來。眾生很苦,要想幫助、救度他們,用什麼方法?唯一的方法,就是把佛法的道理,跟大家講清楚、講明白。所以,首先自己一定要把事實真相搞清楚,這是智慧,表達起來才能善巧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