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要依靠佛的教誨,自求多福。真正的福報就是幫助一切眾生,認真努力修財、法、無畏布施。幫助眾生,人家肯接受,心生歡喜,這被歡喜污染了;反之,人家不接受,就生煩惱,這被煩惱污染了。布施若著相亦如是。應「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心不受污染,才不會退轉。
一般人一生不能成就,原因都可以說是遇緣不善,一切法因緣所生。而一個好的緣分,真的是可遇不可求,好的緣分會不會遇到?答案是肯定的。為什麼?「佛氏門中,不捨一人」。問題在我們自己發心,如果發心純正,諸佛菩薩一定會來給我們做增上緣,會來幫助我們。
《無量壽經》講修善的三個綱領:「善護口業,不譏他過;善護身業,不犯威儀;善護意業,清淨無染」。時時刻刻要記住善護三業,處事待人接物要謹言慎行,合乎禮儀戒律,清淨身語意三業。必須要做到,才能救自己、才能救眾生。
怎樣的知見才算是正知見?放下對一切人事物的執著。先把不善的放下,然後進一步,善的念頭也放下。修善還執著善,不是上善;把做善事的那個念頭放下,用清淨心去做善事,這是上善。從這個地方再慢慢向上提升。
任何人對我們的批評,都樂意接受,認真反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縱然是誤會,我們還是感激。有良好的修學態度,這一生道業才能成就,生活才會美滿。人家說我們的過失,聽到就不高興,毛病、過失永遠改不過來,這是道業上的大障礙,如何能成就!世出世法成就之人,勇於改過,歡喜接受別人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