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可以不存善心。不管別人用什麼心對我,我用「真誠、清淨、平等、慈悲」心對他。他再惡,不記他的惡。人家對我有一天的好處,一個小時的好處,極其微細的好處,都記在心裡,感恩戴德。修自己圓滿真實的善心,讓自己一生、生生世世永遠生活在善的境界裡面。
修行方式雖然很多,原則只有一個,就是做一個轉變而已。無量法門不離這個原則,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為聖,這是佛法教學的目標。天天要轉,念念都要轉,才能轉得過來。如果把這個中心目標忘掉了,學了再多法門,學了再長的時間,沒轉,白學了。念佛要不做一個轉變,也不能往生。
仁義禮智信,心裡有這五個字,叫道,行為上有是德。這五個字跟五戒應對,仁不殺生,義不偷盜,禮不淫欲,智不飲酒,信不妄語。所以五戒是做人的基礎,一個人一生都能守住五戒,來生不失人身。五戒跟五常是六道裡頭取得人道的條件,這五個沒有了,人道資格就失掉了。
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修什麼法門?就修老實念佛,就這一句佛號。「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要加任何其他法門來幫助。成了佛之後,還用這一句佛號度化一切眾生成佛。
苦是真的,樂是假的。樂會變成苦,樂就是假的;苦不會變成樂,所以苦是真的。真正的樂是倫理道德,是從自性裡面流出來的。西方世界既然沒有苦,當然樂也就沒有了,苦樂是相對的,唯有苦樂都沒有才叫極樂,那是真樂。